章春蕾
(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第一中學 江西景德鎮 333400)
如何上好一節生物課
章春蕾
(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第一中學 江西景德鎮 333400)
素質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教師和學生也不再是簡單的授與受的關系,而是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對于每一門學科都應該如此,作為一名生物老師,最基本的應當從上好一節生物課開始。
備好一節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明確教學目的、重點、難點、課時安排,對教材的透徹理解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教師要設想好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需要在腦中演練一遍授課過程,如何使內容前后連貫,以及以何種方式講解學生才能有興趣去接受,只有自己做好十足的準備才能給學生全面的講解。把握住了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如何講解重點,突破難點就成為備課中最重要的了。生物雖然是獨立的一門課程,但內容上并不是獨立的,它與其他學科知識都有聯系。但由于教育改革,生物開始實行高中三年制,導致學生在沒有學習相關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就要學習更高水平的生物學知識,這使得在教授生物課程上出現了很大的障礙,如在學生蛋白質的結構這一節內容時,學生并沒有學習化學中有機化學的內容,以及學習孟德爾定律時,學生也沒有學習數學中的排列組合這一知識,對于其他學科相對于學習生物知識的滯后性問題,教師應該及時處理。所以我們要先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該補充的相關知識應當及時補充,以免使學生進入一種沒有基礎卻要建造“空中樓閣”的困境。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接受能力和反應能力不同的情況,也需要進行準備,爭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例如設置的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的問題需要難易結合,一方面調動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一方面又保留有學生提升的空間。對于需要探討的問題,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時間,這個時候就可以適當的分組討論,達到學生們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的目的。
教學很容易就變成古板機械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這樣的教學很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等。生物科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觀察、分析、試驗生物學生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妨用生物與生活的聯系,生活中發生的一些現象來引入課程,讓學生們意識到生物不僅是一門學科,而且與生活息息相關,不僅削弱了學生對陌生知識的“恐慌感”,又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產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意識。如在學習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這一節內容時,可先在教師的知道下觀看有關動植物的圖片和影片,了解生物之間的有趣聯系,通過簡要介紹達爾文的環球旅行以及其沿途的所見所聞引入達爾文發現自然選擇學說的過程,以及在此基礎上延伸出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這樣通過“活動-體驗-評價”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使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充分發揮。在教學的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可以適當的采取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知識,而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表現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由于學科的特殊性,做生物實驗也成為了學生更好學習知識的一種方式,如紅細胞吸收漲破以及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實驗,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使知識存在于學生們的操作中,使學生在有趣的實驗中掌握了學習生物和研究生物學的科學方法。
最好的鞏固就是反復的練習,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重點、突破難點,而且學生在練習中暴露的問題也可以及時的反饋給教師,使教師在反思中成長。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使很多學生只知道“死記硬背”,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卻知之甚少,以“題海戰術”為核心的獲取高分的形式已經淘汰,教師需要在考察知識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改革題型,使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的余地,擴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對生活,對自然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才是學以致用。
總而言之,上好一節生物課,教師要教有所思,學生要學有所獲,這與教師付出的努力是密切相關的。我們必須要備好每一節課,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