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向雯
疫情蔓延的2020年,中歐班列作為穩定國際運輸通道、搭建抗疫合作平臺的重要擔當備受好評,也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先行者。
2020年11月18日,浙江義烏迎來了中歐班列的行業盛會——“第三屆中歐班列暨歐亞多式聯運峰會”。此次峰會是由占全國發運總量95%的11個主要班列運營平臺主辦,這也是疫情后行業內首次大規模聚首,共話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
當天,伴隨著陣陣汽笛的轟鳴,全國首列多省跨區域合作的中歐班列——“跨境電商歐洲專列”在義烏西站發車,運載的100標準箱貨品由11個平臺共同組貨,這在國內尚屬首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一帶一路”物流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聯合組貨標志著中歐班列從百花齊放向融合共生的高質量發展邁進。
作為此次峰會的承辦方,義新歐貿易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旭斌明白,中歐班列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未來如何行穩致遠發展,是所有中歐班列運營平臺面臨的艱巨挑戰。
仿佛是命運的安排。2014年11月18日,首趟“義新歐”鐵路國際貨運班列從義烏出發,開啟“義新歐”的時代。這是“義新歐”的起點,卻不是馮旭斌的起點。
時間回到2010年,彼時,馮旭斌才剛剛接觸物流,對國際物流更是知之甚少。作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每天都有很多發往中亞和俄羅斯的貨物,以公路或鐵路的方式運到新疆烏魯木齊或阿拉山口再出關。由于中亞地區地處內陸,沒有直接的出口通道和出海口,義烏出口小商品到達新疆后,一般會以邊貿方式運至中亞地區各國。
“為何不選擇鐵路國際聯運?”彼時還是義烏物流行業“菜鳥”的馮旭斌萌生了這一念頭。經過多方了解,馮旭斌得知從義烏直接出口中亞地區國家的渠道不夠暢通,義烏鐵路國際聯運還處于空白階段。對市場敏銳的他感覺這里肯定有好商機,當即決定擱置在外地的商業地產項目,回到義烏重新創業。
國際鐵路集裝箱班列與海運相比,雖然可以縮短運輸時間,時效性較強,但運價較高,到歐洲的港口城市不具備競爭優勢。境外段與國外企業的業務合作較為混亂,沒有統一標準、統一價格,服務更是參差不齊。面對開展鐵路國際聯運業務的種種困難和親朋好友的不理解,馮旭斌咬牙堅持著,“既然看好國際物流的發展前景,我就全力籌備成立國際鐵路貨運班列的運營公司,義無反顧”。
2012年2月28日,義烏市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盟公司”)正式獲批成立,喻意“出天山、達歐盟”。當時,義烏鐵路西站沒有海關監管區,沒有專門的集裝箱吊機,沒有堆場,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污水橫流,道路坑坑洼洼,環境也非常差。除了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天盟公司也一直在改造場站設施,一邊等待,一邊尋求機遇。
幸得義烏市委、市政府,集聚區管委會,還有其他相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再加上義烏也奮力發展鐵路國際集裝箱聯運,努力開辟小商品出口新通道,兩年后,情況便有了極大改善。2014年4月23日,義烏-中亞五國鐵路國際集裝箱專列正式首發。時間和運輸費用節省了一半,客人很開心,經營戶也高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客商至少增加了30%。雖然班列僅僅是斷斷續續發車和只通到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再轉運其他國家,但“義新歐”對小商品的出口已經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2014年9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西班牙時任首相拉霍伊時表示,“義新歐”鐵路計劃從浙江義烏出發,抵達終點馬德里,中方歡迎西方積極參與建設和運營,共同提升兩國經貿合作水平。當時,電視機前的馮旭斌十分激動,他早就想把原先往來中亞國家的線路進行延伸拓展,習主席的話讓他看到了新的商機。
浙江省委、省政府領導對“義新歐”班列建設也非常關心、支持。2014年10月17日,時任浙江省省長的李強專程前往義烏座談調研“義新歐”班列建設情況,聽取相關工作匯報,部署下一步“義新歐”建設和運行工作。
因為馮旭斌有鐵路運輸進出口貿易的經驗,在他的爭取下,順利拿到了“義新歐”中歐班列的運營權限。“把班列開起來,既符合商業的需求,又符合大市場這個環境的要求,更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能夠和‘一帶一路’倡議共振。”馮旭斌說。
經過分析調研,開通“義烏-馬德里”班列條件比較成熟。西班牙是義烏小商品進軍歐洲市場的中轉站,西班牙市場上銷售的小商品3/4來自中國義烏。在西班牙的華商和僑商已經在馬德里集聚起一個批發市場,大量來自中國的商品,都經由這個批發市場分銷至歐盟各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一趟“義烏-馬德里”班列初步確定10月28日開行。但由于貨源組織情況不理想,僅組到10來個集裝箱的貨,距離班列開行所要求的41個集裝箱相去甚遠。為了解決這個大問題,作為當時“義新歐”工作的牽頭部門,義烏市物流辦組織了一次交流會。義烏影響力較大的國際貨代、進出口公司及部分廠家、商會雖出席會議,但對班列運行始終顧慮甚多。
“途中萬一貨丟了咋辦?”“途經那么多國家,各國海關通關問題如何解決?”“以前海運時間雖然長些,但出了問題可以找船公司,現在出了問題你能保證嗎?”面對企業代表們的“刁難”,眼看對接會就要“不歡而散”,馮旭斌和他的團隊明白,一旦錯過這次機會,再發動組貨會更加困難。當時,馮旭斌紅著眼眶對客戶們打包票,“我寫擔保書,簽合同,途中運輸、通關出問題,雙倍賠償”。被他的誠意打動,企業代表們你一箱、我一箱,不久就湊起了10多個集裝箱。
2014年11月18日上午,海關人員對最后一只集裝箱檢查完畢,鐵路吊機工作人員將其準確裝上車板后,首趟“義新歐”(義烏-馬德里)中歐班列開通儀式開始,聽到發車信號后,披著絲綢紅花的列車汽笛長鳴,在眾多目光見證下緩緩啟動,駛上一條橫貫亞歐大陸的經濟大動脈。
自此以后,中歐班列(義烏)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2018年中國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上,“義新歐”班列館展示了來自西班牙的葡萄酒等豐富的進口商品The Pavilion of “Yixinou” Trains displays various imports, such as Spanish wine, at the 2018 China Yiwu Imported Commodities Fair(東方IC 供圖)
2015年3月11日,來自西班牙1.4萬瓶紅酒等商品,成為中歐班列(義烏)首批抵達海關接受查驗的回程貨物;2017年1月24日,義烏始發的中歐班列首次抵達英國倫敦;接下來,義烏陸續打通捷克布拉格、立陶宛維爾紐斯、越南河內等目的地。目前,中歐班列(義烏)開行線路已達13條,在沿線設立4個分支機構、5個物流分撥中心,連通了亞歐大陸37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運營方向最多、載重率最高、跨越國家最多、運輸線路最長的中歐班列。
2020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復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區到義烏,義烏正式邁入“自貿區”時代,服務貿易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買全球、賣全球、買賣全球”的貿易紐帶作用越發凸顯。在第三屆中歐班列暨歐亞多式聯運峰會期間首發的“跨境電商歐洲專列”正是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跨境電商需求。目前班列每周開行一列,終點為歐洲比利時。
事實上,2020年以來,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部署下,“義新歐”通過機制創新打造金華、義烏雙平臺,班列開行數量、質量大幅提升。“義新歐”成為浙江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四港”聯動建設的生動實踐載體。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中歐班列(義烏)共運行1000列,發運8.3萬個標箱,同比增長203%,發運量約占中國總量10%。
“現在,每天基本要吊裝100多個標箱,多的時候有300多個標箱。”在義烏鐵路西站,義烏市陸港鐵路口岸發展有限公司的黃棟一邊操作集裝箱龍門吊一邊告訴記者。
與之相呼應的,是峰會期間火爆的搖號抽獎訂艙活動。新疆億聯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影是第一個搖到號的幸運兒,張影告訴記者:“公司最早是做中亞線的,2020年開拓了歐洲市場,未來對中歐班列的需求會更多。特殊時期倉位確實很緊張,這次中標讓公司對2021年目標規劃更加清晰,對公司拓展歐洲市場也是很好的契機。”
如今,把中歐班列(義烏)已成為眾多企業“走出去”、通達歐亞的物流首選。截至目前,已有來自上海、江蘇、安徽、廣東、山東、河北等15省市10萬種中國制造商品搭乘中歐班列(義烏)“走出去”。
11月24日,浙江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行動方案》重磅出爐,這將成為浙江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引擎。《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歐班列(義烏)年開行量達2000列,金華-義烏港成為長三角地區最大的鐵路國際陸港和中歐班列集散樞紐,集裝箱吞吐量達400萬標箱,海鐵聯運量達40萬標箱。
2021年,“義新歐”前進的目標更加清晰。藍圖繪就,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