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剛
(四川省川建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00)
隨著勘察設計工作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在勘察設計過程中所需使用的技術設備、應用軟件的數量逐年遞增,大大加劇了勘察設計的難度。同時,企業耗費大量資金所購買的技術設備和應用軟件必須依靠專門的技術人員才可發揮其正常的作用,因此,企業不得不安排人員并投入資金去學習和掌握上述新技術的使用方法,更加劇了勘察設計企業的經營性投入。
作為勘察設計企業生產經營的主力軍,部分資深的設計人員、經營業務人員會因薪酬待遇或職務晉升等原因離開原來的公司,而由于部分勘察設計任務都是由上述資深人員負責具體實施,一旦其離職,部分工作將無法繼續正常開展。同時,資深人員的離職不但會影響企業正在進行的業務,而且勘察設計企業在長期經營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基礎數據庫信息或是數據模型也會被離職人員所竊用,從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大部分勘察設計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化體系,主要是由于管理系統的初期投資較大且并未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使企業在投入方面存在一定的顧慮,即使是部分企業開始引進信息化管理系統,也往往因為分期向不同的供應商購買不同的管理系統,從而其系統整體性較差。同時,由于缺乏后期的管理和維護,所購買的信息化系統經常出現系統錯誤、數據庫丟失等問題。
勘察設計企業中通常將設計、外業測繪、繪圖等生產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劃歸為主要業務人員,而將其他行政、數據中心、圖紙制作等后勤機構人員劃歸為次要業務人員。上述2類業務人員在工資收入、獎金待遇、職位晉升等條件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導致次要業務人員的流動量較大,且從事工作的積極性也較低、工作成效不顯著。
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每家勘察設計企業都能將所有業務及其中間成果進行入庫處理,不僅如此,每個項目組為各自項目所進行的組內討論、方案草稿、甲方審查意見、各階段項目成果及其修改意見都能進行詳細的記錄,項目組成員可方便地利用數據庫中快速地查詢、搜索相關歷史資料,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采用何種終端設備,都可在第一時間內找到其所需要的資料[1]。例如,某項目業主單位負責人突然決定在項目現場召開方案討論會,并要求在會議中項目組能夠就部分問題進行調整。在未建立數據庫系統之前,項目組成員必須提前數日甚至數周的時間進行匯報材料的準備以及PPT文稿的制作;而當數據庫系統建立后,系統可自動利用數據庫內的現有資料(如設計草案、歷屆方案成果等)生產匯報用的PPT文稿,甚至系統可自動匯總本次需要匯報具體對象在其歷次溝通過程中所提出的修改意見,以及根據其修改意見進行的方案修改工作。同時,一旦遇到項目組內人員離職或被調離參與別的項目時,項目組內剩余的人員也可以通過查閱其所繪制的圖紙或編寫的成果報告來繼續完成未完成的項目任務。
勘察設計企業在項目業務開展的過程中,常會使用到精度較高的衛星影像圖、地形圖等涉密資料,為了保證上述涉密資料不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影響,國家安全相關部門對于企業對涉密資料的保管監察工作力度也越來越大,其要求企業建立一套完善的涉密資料保管制度。數字化信息系統能夠建立獨立與外部網絡數據庫,從而將所有涉密資料進行“線下保管”,杜絕保密信息從網絡平臺被不法分子盜取,進而危及國家安全。即使是勘察設計企業內部工作人員需要調查相關涉密資料,也需要通過保密系統進行登記相關信息后方可調閱其所需要的資料[2]。為保證所有保密信息能得到有效監管,當設計人員在單位的工作電腦上調閱涉密資料時,一旦打開數據庫,系統將會自動斷開該電腦的外部網絡,而數據庫內的涉密資料也無法通過網絡進行發送。
鑒于部分勘察設計企業離職人員在其離職過程中會將原企業中的數據庫進行下載,以便其在新的單位中能夠繼續使用原企業的數據庫信息或數據模型,而這些數據庫往往是原企業在多年經營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部分數據還屬于企業的核心機密,如此大量的“商業機密”流失對于原企業而言是極大的損失。在應用信息系統后將直接對企業內部成果數據進行監管,所有數據和模型均只可以以PDF格式進行查閱,而進行模型演算時,也僅需將相關數據導入數據庫,由后臺系統負責進行計算,并將計算成果發送給提交人。每一份中數據庫中下載的資料都有相關使用人、下載資料清單等信息,通常情況下離職人員會在其決定離職前的一段時間內大量下載原企業數據庫中資料,而通過監管系統可及時地發現人員大量下載與其所負責項目無關的技術數據,并立即提醒企業HR對上述情況予以關注,從而減少企業內部數據的流失。
目前,各類數字技術的研發速度越來越快,各類設計輔助軟件層出不窮,各類探測感應設備精度不斷提高,從而使勘察設計企業中所應用的生產技術發生了更新換代式的“革命”。
首先,勘察設計企業在進行外業測繪時,測量工作的定位精確性會直接影響工作的準確性,隨著我國“高分三號”等一系列高清晰度航拍衛星成功入軌,我國民用領域影像圖的精度已經達到0.2 m級別,各類高清晰度的影像資料配合“北斗”全球定位系統(見圖1)所提供的精準經緯度坐標體系,便可在各類GIS軟件十分準確地進行目標的測繪工作。

圖1 北斗衛星定位系統
其次,無人機技術的成熟大大提高了勘察設計企業的工作效率(見圖2)。在以往山區、森林或河流縱橫的田間進行外業測量時,蜿蜒的山路和川流不息的河水往往會阻礙測量人員和設備的通行,有時為了尋找一條通往目標區域的道路,設計人員不得不繞道幾十公里。一旦無人機技術應用在測繪領域,則可將天塹變通途高山流水再也無法阻擋設計人員前進的步伐。

圖2 無人機傾斜攝影測繪技術
最后,在諸多數字化技術中,集測量、設計、建造為一體的BIM技術成為助力勘察設計企業技術革命的“強心劑”。BIM技術的優勢在于能夠將平面化的圖紙進行了三維化改造,從而實現圖紙的可視化。通過BIM技術的應用可實現觀察視角上的切換,既可隨時化整為零,又可迅速將拆卸的結構拼裝在一起,這便十分有利于部分內部結構較為復雜,尤其是各類設施和管線密布的建筑物設計工作,將傳統的設計方式轉化為“外科手術式”的設計方式[3]。
數字化管理是勘察設計企業應對日益強烈的市場競爭所必備的條件,其不僅能幫助企業對企業內部數據進行科學的管理,而且在數據保密等方面也具有顯著的優勢。通過數字化管理系統的應用能夠使企業的管理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經營性成本降低、員工工作效率提高,為企業轉型發展升級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勘察設計單位如能將數字化管理應用與各類勘察報告或設計成果合規性檢查及校核工作中,通過對設計成果或勘察報告進行大數據比對,圖斑信息研判等技術處理,從而達到縮短設計周期、減少設計偏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