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賢 本刊記者

2021年4月27日,由中國太保壽險作為首席承保公司,中國人壽、新華人壽、平安養老、人保健康、泰康養老、平安健康、太平養老、建信人壽等8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的上海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滬惠保”正式發布。
據介紹,“滬惠保”個人一年僅需保費115元,即可獲醫保目錄外最高230萬元醫療保障。自上線之日起,凡是上海基本醫保參保人(含上海市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參保人),且為在保狀態的,都可以通過“滬惠保”官方微信公眾號或者隨申辦、支付寶、騰訊微保等渠道在線投保,投保截止時間為2021年6月30日。上線31小時投保人數即突破200萬。截至5月10日,已有超500萬人投保。
上海作為特大型城市,醫療資源豐富,人們的保障需求多樣。自2017年以來,上海市醫療保障局、上海銀保監局等相關部門就指導上海保險行業啟動醫保個人賬戶結余購買商業健康保險試點工作,商業保險公司陸續推出6款專屬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此后,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精神,為助力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上海市以政府指導、商保承辦、城市定制、銜接醫保為原則,發揮市場主體作用,主動創新、服務民生,在此基礎上,推出上海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滬惠保”。該產品由上海市醫療保障局指導、上海銀保監局監督、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協調、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提供技術支持。
“滬惠保”進一步拓展政策受益面和覆蓋范圍,本市職工醫保參保人和居民醫保參保人均可投保,職工還可為其參加本市基本醫保的家庭成員投保,增強家庭抵御醫療支出風險能力。據中國銀保信總裁王哲介紹,“滬惠保”依托上海醫保專屬商業健康保險業務系統,有效銜接基本醫療保險,充分發揮了醫保個人賬戶資金效能,旨在提高醫保參保人的保障程度,降低醫療費用負擔,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風險。同時,“滬惠保”采用的共保體承保模式,有效打通醫保、商保和政務數據,通過多方信息交互,實現線上、線下協同作業,既能契合當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完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有益探索。王哲認為,“滬惠保”將有利于醫保參保人接受更加全面、先進的治療,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醫療保障需求,有利于充分發揮商業健康保險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全民健康保障。

過去一年,惠民保產品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其“低門檻、高保障、廣覆蓋”等特點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更為全面的健康保障。縱觀全國,“滬惠保”是目前國內少有的集“共保體模式”“個賬支付、家庭共濟”“質子、重離子保障”等諸多優點于一身的惠民保產品,它與上海市醫保現狀、醫療水平以及市民保障需求緊密結合,響應上海參保群眾醫保范圍外的實際醫療保障需求,真正做到了“一城一策”。
據悉,“滬惠保”聚焦大病醫療,具有以下特點:(1)門檻低,覆蓋廣。面向1900萬上海基本醫保參保人,不限年齡、不限職業、不限健康狀況,無需體檢,高齡老人、高危職業、既往癥人群均可投保。(2)價格普惠,老少均價。“滬惠保”不分男女老幼,保費統一115元/年,可獲得醫保范圍外一年最高230萬元的補充醫療保障。(3)三大保障,全面守護。“滬惠保”包括特定住院自費醫療費用保險金、21種特定高額藥品費用保險金和質子、重離子醫療保險金三大保障。尤其是質子、重離子醫療保障讓普通人在不幸患癌后也有機會得到國際先進技術的治療。(4)個賬支付,家庭共濟。參保人使用個人醫保卡歷年賬戶余額直接繳納保費,為本人及最多5位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投保。(5)共保模式,降低風險。經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協調,“滬惠保”采用“共保體模式”,9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通過建立風險分攤機制,保障產品的可持續運營,保護參保人的權益。
在報銷比例上,特定住院自費醫療費用支付超2萬元部分,最高報銷100萬元,非既往癥人群賠付70%,既往癥人群賠付50%;21種特定高額自費藥品費用,0免賠額,最高報銷100萬元,非既往癥人群賠付70%,既往癥人群賠付30%;在上海市具備相關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質子、重離子治療產生的費用,0免賠額,最高報銷30萬元,非既往癥人群賠付70%,既往癥人群賠付30%。
上海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滬惠保”將為本市基本醫保參保人員罹患重病大病再增加一份補充保障,助力建設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打造健康醫保、價值醫保、可持續醫保、服務醫保和智慧醫保,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站在“十四五”開局新起點上,上海市將繼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進“健康上海”建設,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在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醫療保障需求,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