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新勝
摘? ? 要:結合卓尼縣城市園林綠化發展過程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城市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一些建議,希望能為高寒地區城市園林綠化植物配置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城市園林;植物配置;高寒地區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6-003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31.2? ? ? ?文獻標志碼: B
卓尼縣由于分布在高寒地區,受諸多因素影響,在城市綠化樹種栽種方面太過單一,主要選擇云杉、油松、柳樹、楊樹等樹種進行造林,并搭配草坪等地被植物,城市園林生態建設景觀效果不佳。所以針對卓尼縣城市園林綠化植物配置進行了相關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卓尼縣城市園林綠化整體水平,推動卓尼縣健康、可持續發展。
1? ?卓尼縣基本概況
卓尼縣屬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地帶,海拔2 490 m,屬于高寒半濕潤氣候,年均氣溫處于4.5 ℃,極端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分別為29.4 ℃、-23.4 ℃,年平均降水量為578 mm,冬春季節雨水較少,秋季尤其是7—9月降雨頻繁,蒸發量為1 189~1 416 mm,無霜期80~100 d。卓尼縣是一個傳統林業大縣,縣域森林覆蓋率達到38%。
由于卓尼縣屬于高寒地區,受地形地貌及氣候因素影響,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主要選擇云杉、柳樹、楊樹等樹種進行綠化。近年來,經過不斷研究,引入很多喬灌樹種,如香花槐、雪松、國槐、迎春、小葉黃楊、長春藤等進行園林綠化,通過強化養護管理,這些樹種長勢良好[1-2]。但是在卓尼縣城市園林綠化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2? ?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
(1)單一的綠化樹種植物配置,影響園林綠化建設景觀效果。在園林綠化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藝術性與科學性。特別是高寒城市,受諸多因素影響,更應當加強園林綠化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確保園林綠化樹種和環境相協調,并多層次地設計喬、灌、草等各類植物進行造林綠化,提高園林綠化效果,促進其生態效益發揮。
(2)綠化工作開展過程中,認識層面還存在一些誤區,對低海拔地區樹種引進較重視,但是當地鄉土樹種培育卻常常被忽視,如杜鵑、白樺樹、華山松、花楸、丁香、金露梅、珍珠梅等都適宜在高海拔地區進行種植,是當地的重要喬灌植物品種。
(3)當地還缺少本地野生樹種及外來引進樹種培育馴化苗木基地。
(4)樹木栽植、管護工作方面還存在很大不足。雖然很多樹種栽植過后能夠成活,但是長勢不是很好,如國槐引種過程中,施工方未開挖大坑,未將石塊清除,表層土厚度僅有40 cm,下部都是鵝卵石,影響樹木健康生長,導致其長勢不良。而一些土層條件深厚的區域,樹木長勢卻很好。
3? ?科學選擇與配置綠化植物
3.1? ?提高馴化與引種工作
在園林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建設園林苗圃是推動園林發展的重要基礎,這是由于引種馴化優良綠化樹種,都是通過苗圃來實現的,所以應當擴大優良野生樹種引種馴化工作。引種馴化野生花木,目前依然是新品種培育的重要手段。野生花木觀賞性較好,同時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成本投入相對較低,而且具有見效快等特點,應當與當地資源優勢充分結合,對野生花木資源進行大力開發與合理應用,進一步豐富綠化植物品種。
卓尼縣屬于高寒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林區有很多耐寒性能好、觀賞價值較高的綠化植物,如細葉百合、紫斑牡丹、紅景天、芍藥、大葉杓蘭等草本花卉植物,同時有華北鱗毛蕨、中華蹄蓋蕨及掌葉鐵線蕨等蕨類植物,具有極強的耐陰性,而且有暴馬丁香、金露梅、卓尼杜鵑、平枝子、珍珠梅、陜甘花楸等灌木樹種。另外,還有紅樺樹、華山松、遼東櫟、白樺樹、圓柏、華山松等喬木樹種及在高寒地區生長較好的國槐、香花槐及雪松、紅葉李、櫻花等樹種,這些樹種可提高植物多樣性,增加觀賞性。
3.2? ?遵循適地適樹原則
植物要想獲得良好的生長,首先生態環境必須要適宜。不同地區的植物,在生長習性上存在很大不同,種植及施工過程中,應當將因地制宜原則充分落到實處,并認真遵循適地適樹原則,分析研究人為因素給植物生長帶來的影響。高寒地區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同時氣候也較寒冷,所以更應當加強鄉土樹種的栽植,并發揮其優勢,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綠化效果,增加相應的投資效益[3]。
在配置植物過程中,應當與當地的土壤條件充分結合,同時考慮氣候因素,對合適的植物種類進行選擇,將適地適樹原則充分落到實處,如榆葉梅、旱柳、華山松、珍珠梅、圓柏等樹種適宜在光照條件充足的區域進行種植;白毛山梅花及青榨槭適宜種植在樓宇或者墻北面較陰的地方。在一些陰暗角落或者一些喬木下較陰暗植物無法立足的地方,可以設置假山,并進行相應蕨類植物配置,以增加觀賞性。可以選擇掌葉鐵線蕨、中華蹄蓋蕨及華北鱗毛蕨等,通過合理植物配置,創造良好的植物觀賞景觀。在一些居民區或者樓房南側,小氣候較為溫和的區域,可以選擇名貴的櫻花及雪松等樹種進行栽植,提高觀賞價值,增加綠化檔次,并配合應用一些小的灌木,如銀露梅、金露梅及繡線菊等。
3.3? ?合理應用植物季相色彩變化,增加彩葉及觀果樹種,體現豐富的色彩變化
在高寒地區城市園林綠化過程中,要達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效果,存在較大難度,然而可以將樹種枝條具有的色彩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結合葉色與果實產生的季相變化,科學搭配植物材料,對常綠樹種比例合理增加,也能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景、兩季有花的效果。如在-8~5 ℃條件下,野山芍藥可以出土,而且積雪覆蓋的花朵也不會掉落;在2 200~2 800 m海拔范圍內分布著馬藺花,其花呈現喇叭狀,為藍紫色或者白色和天藍色,生長于花梗頂端,花色非常美麗、淡雅,4—6月是其花期,一般開花7~10 d,觀賞效果極佳,在邊坡綠化過程中可以選用,還可種植在公園綠地、街道、花壇景觀等區域。現在栽植的花卉,比較其花期,雖然難以實現三季有花的效果,然而可以使觀花期提前1個月,使當地的觀花期及綠色期時間大大增加。而且這些野生花卉在早春時節開放,非常艷麗、優美,同時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且分布廣泛,使早春時節木本花卉不足的現狀得到有效補充,可以將野生的宿根花卉布置在草坪中,例如馬藺花、山芍藥等,能夠讓花期提前至4月。
卓尼縣種植的球花莢醚開花時間在4月中旬,開花期間如果遇到大雪,在白雪映襯下,粉紅色的花顯得更加艷麗,更加有特色,毫無凍害。在同一環境中混合栽植丁香、連翹、黃刺玫、金露梅、銀露梅、大月季、珍珠梅等,可以使其觀賞期進一步延長[4]。
配置植物過程中,為了有效應對高寒地區城市綠化過程中花色不足的問題,應當運用各種色彩植物材料,科學合理地進行搭配,如將彩葉樹種和觀果樹種合理搭配。小葉黃楊、紅葉小檗及紅葉李具有非常強的適應性,在春季展葉之后,色彩非常艷麗,樺葉四蕊槭、青榨槭、秋季茶條槭和紅樺樹、白樺樹相搭配,并配合圓柏、華山松與云杉等樹種,會產生極強的觀賞效果,使景色更加鮮艷。另外,白雪映襯下的樺葉莢蒾、水荀子紅褐色的枝條再加上紅、白色的果實,顯得非常誘人,彼此襯托,增加色彩對比性,提高高寒地區城市園林綠化景觀效果。
3.4? ?運用造型植物,配置富有變化特點的景觀
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通常將植物材料的整形配置方式運用其中,而且針對于高寒地區城市園林綠化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將這一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可以使高寒城市植物材料存在的相對不足得到有效彌補,而且能夠讓景觀配置更加富于變化。
對秋冬季枝干形態優美的樹種加強培育,可以使秋冬季節樹木姿態觀賞性大幅提升,將一些針葉綠化樹種打造成婀娜多姿、風姿優雅的樹形,如迎客形、偃臥形、奔月形、臨水形等,這些樹形有著飄逸的枝條,能夠給人帶來更加優美的審美體驗,可以選擇耐修剪與易成型的茶條槭設置成彩葉籬,夏季時節長出濃綠的葉片,秋季長出紅色的葉片,同時小葉黃楊及紅葉小檗等樹種也非常適宜[5]。
4? ?結語
對于高寒城市園林綠化植物配置而言,應當首選鄉土樹種,加強馴化,同時對高寒地區適宜生長的外來樹種進行合理選擇,并和周圍環境充分結合,增強植物自身文化性特點。將植物具有的色彩、線條及形態等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展現其色彩美、意境美和形態美。結合植物季相與生命周期改變來達到理想的景觀效果,科學合理地搭配落葉樹種與常綠樹種,合理運用喬、灌、藤、草,構建完善的植物群落,點綴一些小品,增加綠化美化效果,提高城市園林景觀品位。
參考文獻:
[ 1 ] 王偉成.高寒地帶城市園林植物的選擇與配置[J].園林,2018,13(9):22-24.
[ 2 ] 劉云香.淺談北方城市園林建設中的植物配置[J].現代農業,2019,20(12):15-17.
[ 3 ] 任志鋒.淺談寒地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應用原則[J].現代園林,2017,19(2):13-15.
[ 4 ] 張慶東.甘肅省舟曲縣花卉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J].甘肅林業科技,2019,22(1):15-16.
[ 5 ] 孫振翔.栽培關鍵技術及高原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林業實用科技,2018,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