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鋒 潘偉蓮 楊鵬
摘? ? 要: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林場造林是關乎國家生態、經濟方面的重大工程,同時是國家實現綠化環境的重要保障,它的成功直接依賴于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但是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發現,基于林場發展有關因素的影響,樹木整體的成活率與保存率尚未達到理想狀態,林場的價值很難得以呈現。分析了提升林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以期為有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措施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6-0091-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25? ? ? ?文獻標志碼: A
林業始終是生態建設過程的重中之重,如果其發展質量不佳,那么不僅會影響林區的經濟效益,同時會降低其生態功能,所以需要重視林業建設的質量。林業成活率和保存率是直接影響林業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為了提升林場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以改善其成活率低的現狀,進而使林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1? ?關于林場造林的概述
在進一步展開分析之前,應當對林場造林的概念有一個較為準確的把握,才能為后續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參考。下面從兩個方面展開分析。
1.1? ?林場造林苗木的選擇
根據有關人員的調查發現,樹苗的選擇直接關系著林場樹苗的存活率和保存率,所以做好苗木的選擇工作也就顯得極為重要。林業和草原局在樹苗選擇的過程中,一般需要統一的標準。例如,在相同的樹齡和高度下,樹苗的干徑越粗壯,代表此類苗木的質量越好。
另外,在選擇林場造林苗木時,還需要細心留意是否存在病蟲害,存在病癥的苗木不能選用,因為這樣會形成樹苗之間的感染。
1.2? ?造林時間與造林方法
造林時間一般以春季為最佳,需要提早開展造林工作,當土壤化凍15 cm以上時開展為宜。具體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植苗,在植苗造林的過程中,切忌發生苗木長途運輸和異地栽植的情況,并且在起苗的時候要澆透水,在外運的時候要注意做好根的包裝。不能及時開展造林的苗木,此時則需要開展假植,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提升林場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2? ?林場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提升的制約因素
根據專業人員的研究發現,林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會直接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 ?成活率方面的影響
一般來講,成活率是指造林成活的數量同整個造林栽植數量的比例。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區域性的氣候條件。例如降水量、溫度差、地形及地表溫度等條件。對于氣候因素來講,最為重要的工作是樹種類型的選擇,有效的方法是確保所選擇的樹種類型與氣候相一致,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確保樹木的成活率。此外,造林園的儲備資金量、管理模式及監管水平等因素,都是影響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2.2? ?保存率方面的影響
保存率主要指的是樹木成活之后,常常會因為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一部分的樹木出現死亡,例如受到人為因素的損害。最終成活下來的樹木與原數量樹木之間的比,被稱為保存率。保存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監管工作開展不到位。某些園林采用的管理制度、監管措施不能及時有效發揮出作用,未能避免樹木受到外界損害,并且針對受損的樹木不能及時采取治理措施,進而導致所制定出來的制度形同虛設。
3? ?提升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有效措施
通過前兩個部分內容的分析,能夠從中明確了解到,造林成活率與保存率的提升工作非常重要,影響著我國林業的發展。而提升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應當從以下方面展開研究。
3.1? ?根據自然條件選擇高質量苗木
自然條件往往指的是林業區內部的氣候及土壤等因素,這表明有關工作人員在展開造林工作之前,需要針對這些方面的要點開展勘察工作,同時根據勘察出來的記錄,做好實際林木的種植工作,這樣能夠為具體施工操作提供參考。
勘察工作主要包括當地的地形、氣候、土壤及地下水等條件,所以在開展有關管理工作時,需要根據林場的造林目的,確定出適宜種植的樹種,并選擇理想的看護方式。
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一方面,應當嚴格按照勘察的結果,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開展方案。另一方面,則應當要選擇高質量的苗木。
有關人員在選擇苗木時,應當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盡可能選擇當地的鄉土樹種,因為鄉土樹種最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這樣成活率相對較高。還需要注意的是,在樹種選擇時,要選擇品質較好、適合栽植的良木,并且要做好栽植后期的管理工作,以防外界因素對其造成損害。由此可見,開展此方面的工作,對于整項工作來講將會產生極其重要的意義,應當對此予以高度重視[1]。
3.2? ?完善抗旱造林新技術
通過長期實踐研究發現,在土地貧瘠、土壤干旱的地區,栽植的樹苗成活率最低,之所以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根本原因在于其受到了地區狹隘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這些地區想要應用全新的抗旱技術較為困難,這表明將完善的抗旱造林技術切實推廣到這些地區,將會有非同小可的意義。
想要完善抗旱造林技術,具體需要從以下3個角度開展。
3.2.1? ?采用容器苗造林
根據當前應用的具體情況可知,針葉樹容器苗對提升造林成活率有很大的幫助,它的重要方法就是根據苗木的規格,采取不同的容器,裝入到營養土中展開培育,這樣能極大地保護苗木根系,確保苗木根部不會受到損傷。
3.2.2? ?有效增加備用行
因為雨季時節的樹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降水量過大造成不能成活。因此,在造林過程中多種植一些備用行,解決雨季補植用苗困難的問題。
3.2.3? ?合理采用更為先進的全新工藝技術
目前市面上出現的根部保濕劑及保水劑等工藝,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上能有效提升造林綠化的成活率。
3.3? ?提升造林人員綜合素質
樹苗保存率較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為管理水平不佳所造成的。因此,最為關鍵的措施便是提高管理人員的水平。落實到具體操作上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針對剛剛進入工作領域的育林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工作開展的內容開展專業考核,其目的在于確保他們真正擁有相應的工作能力。
其次,在人員工作開展期間,還需要定時、定期地開展培訓工作,制定出合理高效的培訓方案,依據不同層次和不同崗位開展培訓。
最后,當培訓工作完成之后,還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在考核過程中尤其要對人員的實用技術進行考核,確保培訓技術能夠應用到日常林場工作當中,從而提升造林者的造林技術水平,提高造林標準質量,同時,相關的技術工作人員要對工作中的具體措施引起高度重視。
3.4? ?做好造林整地工作
根據有關人員的經驗可知,造林整地工作始終都是種植工作開展前最為關鍵的環節,通常情況下該項工作都是在秋季開展,這是因為秋季是提高地表溫度、增加蓄水及提升土壤含水率的重要時期,如果選擇春季開展,則不能很好地開展頂漿造林工作。從這個方面來看,秋季是整地的重要時期。
在整地工作開展的時期,必須要做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需要種植的土壤,需要按照不同的林種、樹種及規格,規劃好實際所需要的用地標準,從而采取不同的整地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地工作實際操作中,還需要提前做好植樹挖坑工作,切實做好頂漿造林工作。
3.5? ?注重林場造林設計技術
在整項工程開展的前期,有關人員需要對自然環境、立地條件、物種基礎展開科學、翔實的調查,這是此項編制林場造林設計的基礎。落實到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結合林場的環境,編制出林場造林的設計方向,并且實現對立地條件、物種資源等全面兼顧,之后再根據氣候、自然資源等因素,規范造林的樹種,確定林木樹種種植的密度,確定展開造林的實際工作,這樣才能為提升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供重要的基礎前提條件。工作人員需要予以重視,在有關操作工作的前期投入較多精力研究,力求該項工作的開展水平及完善性能夠得到全方位的實現[2]。
4? ?結束語
從本文描述中清楚了解到林場造林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及科學提升措施,只有把握好這些方面的內容,才能真正有效提升林場成活率和保存率。本文主要從3個方面展開了分析:首先分析了林場造林的概念;其次分析了林場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響因素;最后提出提升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相信隨著有關工作人員的不斷理解與把握,最終國內林場造林工作開展的質量水平必定會得到根本性的優化。
參考文獻:
[ 1 ] 梁翠.提高林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探究[J].南方農業,2020(11):55-56.
[ 2 ] 劉慧君.提高林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分析[J].河南農業,2019(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