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成
摘? ? 要:在林業工程中造林管理屬于核心技術,其對林業工程的人、財、物、技術、設備等都有直接調控作用。站在21世紀新技術層面,對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3S管理系統、無人機遙感監控、森林微觀監測系統等進行了分析,實現了宏、微觀數據采集,確保了造林管理的可持續發展,以期為新時代造林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林業工程;造林管理;方法;意義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6-0123-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25;F326.2? ? ? ?文獻標志碼: A
我國林業關乎農業、工業及旅游業的發展,其對環境影響也日漸突出。21世紀隨著各種科技不斷誕生和發展,林業工程造林管理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從而有了3S森林資源監控系統、無人機遙感監控、森林微觀監測等技術,使造林管理獲得大數據支持,能夠從宏、微觀兩個角度來提升管理水平。
1? ?林業工程造林管理
林業工程具體包括融合各種先進技術進行森林資源培育、開發及利用的綜合活動。具體來說,林業工程包括林地規劃、品種選擇、播種管理、森林養護、森林采伐及相關技術設備的研發等。而其中的造林管理集中在林地規劃到木材采伐這一區間,涉及人、財、物、技術、設備等管理。故此,造林管理工作直接決定了林業工程總體質量,對農業、工業、環境等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其是造林學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管理方式,管理者既要擁有豐富實踐經驗,也要有強大的理論掌握能力,可以不斷整合管理資源,使得管理工作持續、穩健開展[1]。
2? ?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義
之前林業工程管理都是利用主觀經驗加傳統記錄來采取對應措施,往往導致效率低下。隨著行業數字化不斷發展,林業工程也進入現代化管理階段。林業數字化管理指的是在林業工程中植入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實現對林業用地規劃、品種選擇、森林養護的全面數據采集、分析,為造林管理決策提供支撐的一種現代管理辦法。例如3S森林資源監控系統、無人機遙感監測系統、森林微觀監測系統等,可以從宏、微觀角度展開綜合數據采集,對于林地規劃、森林病蟲害、森林生態水平等都有很好的幫助。這種管理方式能夠實現全過程質量和成本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擴大林業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這也意味著林業造林管理因數字化實現有了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即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使得造林管理的每一步工作都有具體的指導,做到環環相扣。造林方法有分殖造林、播種造林、植苗造林3種方法,每一種方法對土壤、環境、成本管理都有不同的要求。這就需要根據當地林業具體情況采取最恰當的方案。例如播種造林(飛播造林)中,便可以利用3S技術對造林區進行區域信息采集,對立地條件進行分析,然后結合數據選擇最適合的樹種,完成混交林的建設方案;自然林、功能林、經濟林是否退化,病蟲害情況等,則可以利用無人機遙感技術進行觀察測量,并最終將數據匯總到數據庫中,通過科學計算后可以形成對應的修復及病蟲害防治規劃;利用森林微觀監測則可以根據不同樹種對土壤的要求、病蟲害防治能力、病菌害蟲活動等情況形成監測數據,使得具體工作獲得數據的指導。總的來說,造林數字化管理能夠提高治理效果,降低治理成本,實現造林管理綠色可持續發展。其是未來造林管理的必然趨勢,也會逐漸普及有關技術和設備。
3? ?造林管理方法當中存在的問題
3.1? ?技術普及問題
現階段林業資源管理工作數字化水平還有待提升,3S技術、無人機技術、微觀監測技術未在基層落實。基層造林管理技術仍然停留在傳統的主觀經驗判斷層面,技術落后制約了基層造林管理工作的提升。
3.2? ?人才培養問題
基層的造林管理工作環境艱苦,導致從業者越來越少,行業人才流失嚴重。人事部門在人才聘用上,大部分傾向于吃苦耐勞精神、勞動技術水平層面的對比,對人才綜合素養的評價能力不足,提供的福利有限,未能提升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導致了隊伍整體素質低。
3.3? ?設備更新問題
基層造林管理工作中較重要的設備,例如計算機、通信設備等都存在一定程度老化情況,導致其運轉效率低,出現故障,對于森林的動態監測、管理人員隨時聯絡等都形成不良影響。
3.4? ?防火防盜問題
首先,火點監測、防盜監控視頻等數量不足,不能全視角監控;其次,法律法規不足,對違規、犯罪人員等不能形成嚴厲打擊,使得責任主體的違規、犯罪成本過低,不能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再次,防火設計上不全面,防火隔離帶、防火水渠機井、人工及智能防火設備都存在一定問題,導致火患發生后,不能立刻形成撲救方案,錯過最佳撲救時機。
3.5? ?系統管理問題
造林管理工作和造林總體規劃割裂,會導致功能林、經濟林、自然林的規劃不足,還會影響國家林業政策落實。例如我國“退耕還林”政策因為地方政府不同理解而導致不同執行方案對當地造林管理形成沖擊。另外,系統管理不足,就是在營林造林過程中精細化管理不足,未能考慮到混交林優勢,積極地進行混交林種植及養護,降低了森林的抗病蟲害能力。
3.6? ?工作總結問題
傳統的造林管理工作總結環節較薄弱,未能找到工作的不足,形成對應的解決方案,導致工作裹足不前。故此,完善造林管理工作總結制度,是確保造林管理形成閉環的關鍵。
4? ?提升林業工程造林管理方法水平的措施
4.1? ?積極普及現代技術
首先,需要結合林業改革來積極調整資源,增加現代技術含量,力爭從基層開始落實現代技術,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林業現代技術對我國林業發展的影響力。其次,要從全國、省、市三級實現3S森林資源監測系統,確保對管轄范圍內的林地等資源展開科學管理,提升林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能夠采用無人機技術來對森林資源展開病蟲害監控,能夠利用微觀監測技術收集土壤、水文、災害等資料,能夠動態修復甚至構建森林生態系統,保證森林健康穩定發展,使得林業發展擁有堅實的基礎。再次,豐富培訓資料,建立技術學習平臺,使得林業系統工作人員動態學習,保證了基層造林管理人員對技術的渴求。
4.2? ?全面培養及利用人才
首先是從內部員工中以競聘形式甄選管理、技術人才,通過掌控管理資源、技術資源提升造林管理水平。其次要積極地對接各大院校應屆畢業生,擴大管理者隊伍及技術人員隊伍規模。也可以面對社會招聘,將經驗豐富、技術較高的人才吸引進來。再次要對管理人才、技術人才提供良好的薪資待遇,從而保證人才的忠誠度,使得對林業管理工作形成高度認同。
4.3? ?積極更新設備
首先,需要對現有設備進行評價,對設備價值、設備功能、設備作用形成分類管理,能夠明確管理,避免設備閑置,將設備用到相應的環節,使其發揮作用。其次,要積極地更新通信設備、監控設備。尤其是監控設備的數量需要增加,力求囊括整個森林,實現全視角監控。再次,積極地整合資金,增加數字化設備,保證設備間的數據傳輸,提高監控效率。
4.4? ?科學地提高防火防盜水平
首先,需要采用數字監控完善相應工作,需要對著火點進行不間斷監控,能夠利用全面的攝像頭將整個森林納入監控范圍,同時配合良好的通信系統,力求提升火警反應速度。其次,需要不斷完善森林保護法及環境保護法,并能夠積極宣傳法規,引導森林周圍群眾愛護森林、保護森林,遠離以往的亂砍濫伐等行為,并對違規犯法行為形成民主監督監控。再次,提高安全防火防盜設計,建立警報系統,設計良好的防火隔離帶,有效布置水井溝渠,保證人工防火和智能防火結合,提高火警反應速度。
4.5? ?全程數據對接,提高造林管理科學性
首先,需要省級或者市級森林管理單位給出林業工程總體要求及計劃,然后將具體計劃分解到不同部門。其中需要造林管理部門知道具體的目標,以及不同林區的功能規劃,并形成對應的管理策略及管理方法,這樣才能保證造林管理和林業規劃有效關聯,杜絕造林管理工作的散亂無序,提高造林管理水平。其次,要積極地對接國家林業政策,正確解析政策,發揮政策的約束和激勵作用,使得有關資源得到整合,最終提升林業工程的效益。再次,需要利用微觀監測數據實現混交林建設,也能充分利用生態防治方法防治病蟲害。
4.6? ?完善工作總結制度
首先,需要管理者能夠積極分解工作,并建立工作目標、完善工作內容,形成完備的評價體系,使得所有人的工作都能被量化,確保每個人在評價體系作用下均可提高工作積極性,進而提升總體造林管理水平。其次,工作總結書寫詳細、內容真實,擺脫過去的形式化,要保證總結既是上一環工作的結束,也是下一環工作的開始,發揮總結的過渡作用。
5? ?結語
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正在向數字化改變,這種造林管理方法的意義也變得更加寬泛和深遠。為了實現造林管理數字化,需要基層造林管理工作中匹配足夠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給予基層足夠的設備支持,這樣才能保證造林管理工作落地。對于省市一級的造林管理來說,則需要采用大數據平臺技術,將有關管理部門納入監控范圍內,并從宏觀上監控整體森林狀態,做好控大局、把方向的工作。
參考文獻:
[ 1 ] 孫培福. 淺析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義[J]. 農民致富之友,2016,34(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