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摘要】“金稅三期”工程的實施讓國家的稅務管理工作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之間形成了有效地融合,讓稅務部門通過大數據技術將企業在納稅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數據進行信息化的采集、提取和分析,進而對企業的納稅活動進行規范化和法制化的監督和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企業在“金稅三期”背景下的稅務活動存在哪些風險以及應該如何應對。
【關鍵詞】金稅三期;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措施
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在“金稅三期”工程實施后存在信息流不一致、財稅數據不一致以及納稅信用等方面的風險和問題。在這種背景下需要企業通過明確稅務管理風險、完善財稅管理體制、強化全員稅務風險意識以及提高財稅部門綜合素質等措施來確保稅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法制化。
1、金稅三期概述
2008年由國家稅務總局牽頭開展的“金稅三期”工程在經歷8年的建設之后終于在2016年成功投入使用且在后續的應用中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價值和意義。該平臺的建立是為了通過統一的平臺來全面覆蓋全國的稅務管理工作并有力地推進全國的電子政務工程。其主要優點如下:(1)金稅三期稅務管理平臺通過信息化技術和數據庫技術來存儲企業的各種納稅事項并形成完整的數據流,將納稅人的識別號輸入到相關的系統中就可以將該企業的銷項發票以及進項發票等納稅票據的電子信息全部查詢出來,進而對這些稅務票據的流向、企業的納稅情況、是否存在虛開發票等信息進行追蹤,從而達到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規范企業納稅情況的目的。(2)在金稅三期平臺管理模式下的增值稅開票環節可以通過設置編號的方式來標記商品信息,進而通過查詢這些編碼來了解已開具增值稅商品的種類、數量以及據此來分析企業的庫存情況等。這些編碼的主要作用是對信息進行區分和索引且計算機系統可以通過這些編碼快速的計算出各種信息,進而監控企業的運營狀況。(3)這一平臺在稅務工作中的應用可以起到規范信息收集、財務和稅務信息共享以及同一管理標準等作用,是對傳統稅務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改革。(4)該系統中通過納稅評估管理活動對參與納稅工作的各類人員的信用水平進行了有效的監督和評估,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大幅度提升企業納稅主體、辦稅人員在工作中的法制意識,進而有效地遏制偷稅、漏稅、虛開發票等各種違反稅務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而且對于那些違法稅務管理法規的人員還能通過該平臺的實名制管理方法來進行社會信用評估和懲罰[1]。
2、稅務風險分析
2.1信息流不一致帶來風險
金稅三期系統上線之后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對企業開具的各種稅務發票以及對應的物資品類和數量等進行動態化的追蹤和監控,因而在這種管理模式下要求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做好合同簽訂、物資運輸以及資金流動之間的一致性,否則就可能被金稅三期系統識別為某種不規范或者不合理。然而實際情況是很多企業的業務部門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很難綜合考慮導致以上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而導致企業的合同簽訂、物資流動、資金流動以及納稅情況之間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在金稅三期背景下開展相關工作時需要企業更加重視信息流的一致性并加強日常管理過程中的規范性。
2.2財稅數據不一致
金稅三期系統上線之前的稅務部門受到人力資源限制、技術限制而不能對企業報送上來的財務信息和稅務信息進行深入而全面地分析和審核,因而有些企業長期在這種模式的影響下逐漸在報送數據時產生了懈怠心理、僥幸心理。其報送的財稅信息可能因為人為失誤等因素而存在較多的邏輯漏洞或者不規范。然而,金稅三期系統上線之后稅務部門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對企業報送的財稅信息進行全面地分析并有效地發掘出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如果企業還是按照之前的習慣來組織和上報財稅信息就會被系統識別出來,進而對企業的誠信產生一定損害。
2.3信用風險增加
不少企業在傳統稅務管理模式的影響下逐漸養成了一些不良的保稅習慣或者工作態度,金稅三期系統的使用可以讓稅務部門通過大數據技術來準確的發現企業在稅務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各種違規甚至違法行為,進而通過系統中的實名制管理手段對那些違反制度的法人或者報稅人進行誠信評估。也就是說如果企業在保稅工作中繼續沿用之前的習慣和方法很可能會在新的模式下產生信用風險。
3、管理措施
3.1明確風險及完善體系
通過分析可知如果企業在稅務管理工作中不重視規范性的操作就可能被金稅三期系統強大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功能找出問題,進而影響到企業的保稅工作和誠信。企業想要有效地應對這些風險就必須對其產生深刻地認知和理解并在后續的工作中不斷完善自身的稅務管理體系。第一,企業在日常管理中應該根據金稅三期系統的數據采集和數據分析特點來規范經營活動的信息流,在簽訂業務合同的過程中就充分考慮到后續的物質流動和資金流動之間是否具有一致性,業務部門在開展工作時需要對后續的各個環節都形成清晰的認識并及時分析其中存在的稅務風險。第二,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還需要建立其自己的稅務監督管理體系并通過定期開展評估檢查活動來及時發現其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規范問題,找出稅務風險并在后續的工作中嚴格的杜絕同類問題繼續發生。
3.2法制化經營
在過去的稅務管理模式下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應繳稅款的額度而實施虛開發票或者虛增成本等行為,當時的技術力量和人力資源限制導致稅務管理部門不能及時有效地發現所有相關的違法亂紀行為。金稅三期系統的上線就是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全面提升稅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統一性并借助信息技術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來迅速發現各種違法保稅的行為。實名制的實施也大幅度提高了個別人員偷稅、漏稅的法律風險和成本。因而企業在“金稅三期”的背景必須格外重視通過規范化的操作來落實各項稅務法律和法規,防止因為僥幸心理或者麻痹大意而產生企業或者個人的誠信危機。規范經營和依法納稅在“金稅三期”背景下將是企業開展其稅務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
3.3強化全員風險意識
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并不僅僅與財務部門相關,可以說企業中的所有部門都以某種直接的或者間接的方式參與到其稅務管理工作中,因而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法制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部門的影響。所以,在“金稅三期”的背景下應該通過開展全員教育的方式來提升全體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規范性,進而為稅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企業中的每一個部門都應該明白自身的工作對納稅工作產生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更加規范的經營制度。其次,企業的內控體系需要對各個部門在生產運營過程中落實各項規范化管理制度的情況進行嚴格的考察[2]。
3.4提升稅務工作的專業性
“金稅三期”電子化平臺投入使用之后企業必須在日常的稅務管理工作中提出更好的技術要求,并按照法制化、規范化的管理措施來嚴格規范每一個環節的工作內容。因而在當前的背景之下企業必須組建起一個技術過硬、法律意識強且職業素養高的財稅管理團隊。第一,企業的財稅管理部門需要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并對相關的法律制度以及“金稅三期”背景下的報稅工作要求進行深入的學習。第二,企業財稅管理部門需要在當前的背景之下對過去相對粗放的財稅管理模式進行修正,按照“金稅三期”系統的相關要求來制定出更加規范化的制度措施和管理模式。對于企業在稅務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修正措施。
結語:
“金稅三期”工程的實施可以讓稅務管理部門通過信息化的手段來提升稅務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企業的納稅情況、稅票開具情況等都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手段來進行準確快速的查詢。因而企業在這種背景下開展稅務管理工作時將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應對這些風險的措施,強化企業財稅管理的規范性和法制化。
參考文獻:
[1]宋麗.金稅三期后企業稅務風險的規避與控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v.17(08):228-229.
[2]銀飛.試論"金稅三期"大數據背景下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J].經營者,201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