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勇
當今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我國的外部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對信息安全和數據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作為人類文化保存者和傳承者一直在資源的保存和服務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數字時代,關于數字文獻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圖書館和信息機構關注的焦點問題,建設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必然涉及數字論文的保存、數字信息的管理問題,按照國家數字信息基礎設施與保護計劃(National digit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 preservation program,NDIIPP)的觀點[1],數字保存除了要考慮技術方面的因素,還需要高度關注組織、戰略、經濟、法律、安全和業務模式方面的問題。
1? 國家高端交流平臺建設中圖書館應擔負起數字保存的重任
全球承擔數字保存責任的機構呈現出多樣化態勢,但圖書館始終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充分認識到數字文獻資源保存對人類的歷史、技術、科學、社會、政治等具有巨大價值。大英圖書館、德國國家圖書館、荷蘭國家圖書館、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等圖書館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數字保存工作。當前數字科技文獻快速發展,我國發表的數字文獻資源和核心的數字文獻非國家擁有和本地保存,數字資源普遍存放在商業出版商的服務器上,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國際紛爭等不可抗力事件,我國對外文科技文獻訪問和使用存在很大的風險[2]。但我國科技文獻資源的保存工作并不順利,科技交流中數字資源的比例越來越大,傳統的機構管理模式、資產管理方式、技術和法律等問題讓我國數字資產的保存與服務艱難前行。以開放科學和數字科研為特征的開放科研生態環境快速發展,開放獲取的論文和數字信息的長期保存存在很大挑戰[3]。在建設國家高端交流平臺的過程中,圖書館應具有長遠的眼光,擔負數字保存的重任,建立可靠的系統和機制對數字信息持續管理和維護,保證數字信息可長期存活和真實可信,確保數字信息可以被未來的使用者所理解和應用。
2? 高端交流平臺建設中要正確處理好數字保存的權益關系
數字保存從來不是一個技術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一直制約著數字保存的發展,核心的數字信息資源依然受到商業資源采購協議的使用限制,開放信息資源使用權益規定模糊和不足,自建資源的知識產權的不完善等硬性條件制約著數字保存能力。數字文獻資源和數據使用的侵權事件頻發,2017年愛思唯爾(Elsevier)等5家出版社狀告ResearchGate侵權[4]。數字保存在開始之前,就有必要清晰地梳理數字資源的使用方式、做好權益風險的有效防范、制定完善的權益管理方法。2018年以來,中美經貿摩擦中知識產權問題成為焦點,數字保存工作同樣面臨著來自國際知識產權方面的嚴格約束,多方利益相關者在知識產權問題及其轉移和保護實踐上存在諸多爭議。數字保存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涉及到整個保存過程的3個環節:攝取、存儲、獲取(服務)[5],數字資源的采購或采集不能簡單平滑轉移為保存,保存數據并不自然地解決使用問題。在解決數字保存知識產權問題時,需要避免脫離實際的、簡單的解讀著作權法式的討論,而應結合當前真實的數字內容資源及其保存需求討論圖書館具有哪些權益、實際如何實施、可能的沖突是什么,從數字保存的權益管理角度來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6]。當前的國際形勢要求我國的知識產權相關工作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能夠兼顧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和地區的實際狀況和切身利益,包容存在的差異,發揮知識產權保護更為積極的作用 [7],推動數字保存工作順利開展。
3? 高端交流平臺建設中要重視數字保存的經濟問題
數字保存是持續、昂貴的行為,數字資源實施保存對環境、技術、人力、資金等條件要求比較高。符合國際認證標準的數字保存的基礎設施具有較高的硬件要求和軟件要求,需要長期支持一定規模的專業團隊(技術、商務談判、知識產權等)長期運行數字保存系統。數字保存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業,大量的設備投入、運行投入和人員投入,甚至包括用于支付數字資源保存權利的經費投入,而且經費的投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長期的連續的投入。在某種程度上,數字保存并不能立刻或很快顯性地看到回報。各國政府管理部門和機構對數字保存的成本問題極為關注,當討論數字保存問題時,做好長期的經費預測和評估是必要的。正如數字保存領域重要的《數字地球的可持續經濟: 確保對數字信息的長期獲取》(BRTF SDPA Finnal Report)[8]報告所強調的:管理決策者首先應認識到數字保存的價值,要有長期經費投入的考慮,支持合適的機構保存與公共利益相關的數字資源。
4? 高端交流平臺建設中要建立起系統化的數字保存技術方案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數字保存的技術更新,同時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數字保存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如何選擇合適的數字保存技術也是挑戰。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工作在我國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仍處于艱難的起步階段,數字保存的技術選擇仍需要深入研究,數字保存由于其需要解決的問題復雜,涉及保存的法律問題、組織問題、標準問題、經濟問題等,在數據保存的實踐中,技術問題往往會與相關的法律問題、組織問題、經濟問題糾纏在一起而難以解決,在選擇和構建技術體系時應具備系統化思維和長遠的眼光[9]。數字保存的技術問題是實現數字保存的手段和根本路徑,數字保存從保存規劃開始,會遇到技術策略、技術框架、技術流程、技術系統、技術工具和技術實踐等多個層面的技術問題。這方面的研究相對比較充分,有比較成熟的技術策略、技術框架和技術系統,也有成功的技術實踐。在技術問題上需要更加關注數字保存的國際間合作和國家分布式保存網絡的建設,同時要關注數字保存的標準問題,并參與到相關標準的制修訂過程中,體現中國主張和權利。在技術的具體實施上,不僅推進數字保存的暗存儲方案,也要探索半透明存儲和透明存儲方案,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建立國家級數字保存中心,實現國家高端交流平臺數字保存的目標。
國家高端交流平臺的建設應充分關注數字保存問題,認識到數字文獻和信息生存能力的非永久性、信息獲取需求的連續性,確保數字資源的安全和可持續利用。政府決策部門要充分考慮數字保存的長期性和投入問題,圖書館應在數字保存任務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妥善解決數字保存的權益問題。數字保存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問題,而是保證科技信息長期安全有效和持續服務的基礎設施。希望在國家高端交流平臺的建設中充分重視數字保存問題,為平臺的可持續使用建立安全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Preserving our digital heritage: the national digit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preservation program 2010 report (2011)[R/OL]. [2021-02-18]. https://www.digitalpreservation.gov/documents/NDIIPP2010Report_Post.pdf.
[2] 張曉林, 吳振新, 趙艷, 等. 國家數字科技文獻資源長期保存體系的戰略與實踐[J]. 圖書館雜志, 2017, 320(12): 14-19.
[3] 黃金霞, 趙展一, 王昉. 從開放科學路線圖分析到開放科學道路決策方法設計[J]. 農業圖書情報學報, 2020(12): 5-19.
[4] Major publishers file second lawsuit against ResearchGate[EB/OL]. [2019-12-01].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major-publishers-file-second-lawsuit-against-researchgate-64916.
[5] 宛玲, 張曉林. 數字資源長期保存過程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分析[J].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5: 65-69.
[6] 章岑, 劉靜羽, 王超, 等.研究型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使用方式及權益管理研究[J]. 圖書館建設,? 2020(5): 123-130.
[7] 本刊特約評論員. 全面深化知識產權制度改革有效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挑戰[J].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9, 34(8): 845-846.
[8] Blue ribbon task force report: economic plans needed to preserve valuable digital data[EB/OL]. [2021-02-18]. https://www.sdsc.edu / News%20Items / PR121608_brtf_report.html.
[9] 張智雄. 數字資源長期保存技術的研究與實踐[M]. 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 2015: 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