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良
摘? 要:我國養豬業逐漸向規模化發展,但隨著養豬規模逐年擴大,豬患病的概率也隨之升高,這對肉品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減少了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在飼養中,相關工作人員應了解豬的各類疾病量,掌握其發病癥狀和臨床特點,從而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本文詳細分析了豬氣喘病的臨床特點,并根據甘肅地區的氣候環境,探究其綜合防治措施,希望為養殖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豬氣喘病;臨床鑒別;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1)01-0029-02
在養豬生產中,切實做好豬氣喘病的預防工作十分重要,可減少該病造成的經濟損失。畜牧管理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應定期開展培訓,向養殖戶普及豬氣喘病的發病原因、防控措施等知識,幫助人們改變傳統的飼養觀念,運用新的科學技術手段降低豬氣喘病的發病率,進而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1? 臨床鑒別
豬氣喘病是一種傳染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該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仔豬易發。豬氣喘病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周,如果出現急性癥狀,病豬會在短時間內死亡。病豬體溫升高,通常在40 ℃左右,食欲差,呼吸困難,虛弱,身上有明顯的紅斑。病豬鼻腔有黃色分泌物,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瀉,體重明顯降低,最終因多個器官衰竭死亡[1]。解剖可見病豬肺部呈纖維狀,淋巴結腫大,胸腔有大量積液,大部分組織出血。檢查繼發感染部位可見不同程度的纖維樣組織和壞死細胞。豬氣喘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在氣候多變的地區更常見,以我國甘肅地區為例,由于當地氣候干燥且冬季溫度較低,豬氣喘病的發病率較高,當氣候發生變化時,豬群極易受到該病的侵染。
2? 防治措施
2.1 加強飼養管理
各地區養殖戶不得隨意從外地引種,堅持本地引種,最好自繁自養,特殊情況下必須從外地引種時,應對整個豬群進行血清檢測,并做好疫苗接種工作。豬舍的設計和修建應科學合理,保證陽光充足、冬暖夏涼。我國甘肅省氣候干燥,且經常出現大風、沙塵暴等天氣,養殖戶應每天給豬舍通風,控制舍內相對濕度,在大風、冰雹等天氣來臨前加強保護措施。保證豬舍干凈衛生,提高日糧營養水平,增強豬的免疫力,以減少豬氣喘病的發病率[2]。將不同階段的豬分開飼養,發現豬有氣喘病的癥狀時,及時隔離治療。嚴格控制初產母豬的數量,研究發現,斷奶期母豬體質較弱,易受病原體侵染,如果密度過大,易引發豬氣喘病。根據豬舍面積合理飼養,不能為了一時的效益使豬群過度擁擠。定期對豬驅蟲,每天對豬舍內環境和物品消毒,及時清理糞便和墊料。加強飼養管理能有效控制豬氣喘病的發病率。
2.2 疫苗接種
目前我國市場上針對豬氣喘病的疫苗有很多,主要分為兔化弱毒苗、凍干苗和滅活苗三種,其預防效果都十分有效。根據豬場的飼養方式和生產類型選擇合適的疫苗。仔豬和哺乳母豬通常都需要接種,以保證免疫效果。成年豬接種1次就能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有關研究表明,哺乳仔豬接種氣喘病疫苗1個月后抗體開始逐漸減少,如果沒有及時再次接種疫苗,仔豬仍可能發病,因此,飼養員應準確掌握仔豬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時間[3]。
2.3 藥物防治及注意事項
養殖戶常使用的抗生素有林可霉素、泰妙靈等。但總的來說,使用抗生素后并不能百分之百地阻止豬發生氣喘病,且需要連續用藥才能控制疾病的復發。另外,如果抗生素的使用濃度過低,病原體易產生耐藥性,后續再使用此類藥物治療時,效果不顯著。由于抗生素很難滲入到豬的肺部黏膜,當豬感染呼吸道疾病時,利用抗生素徹底將病原體殺死幾乎不可能。養殖戶在使用抗生素時要尤其注意以上幾點 事項。
3? 結論
豬氣喘病如果得不到及時診斷,很容易延誤后期治療,因此養殖戶應每天觀察豬的健康狀況。如果發現豬有疑似氣喘病的臨床癥狀,應立即進行診斷和治療,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死亡率,減少養殖戶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蔣勃. 豬氣喘病的中西醫綜合治療措施[J]. 畜禽業,2020,31(7):86.
[2]王衡,滿海燕. 豬氣喘病流行、癥狀及防控措施[J]. 中國畜禽種業,2020,16(6):124.
[3]李長志. 豬氣喘病的鑒別診治[J]. 畜禽業,2020,3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