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特約撰稿人 劉順良
“要致富,先修路。”某種程度上看,云南經濟的增長和發展,甚至于人居環境的日益改善,都得益于一條條鐵路的建設和運營。
“連心路、通心路、致富路”的背后是一群常年背井離鄉的鐵路建設者。在長年的建設中,這些鐵路人早已與云南結下了不解之緣,美麗的七彩云南也已成為了他們的第二故鄉。
2020年8月,走進中鐵一局玉磨鐵路鋪架基地,一條條先進的軌排生產線、一堆堆歸碼整齊的長軌映入眼簾。一旁的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一絲不茍地緊張作業。
隨后走進生活區,一道廊門如彩虹般拱立在面前,拱門兩邊的標語分外醒目:“昔修青藏鐵路譜寫壯麗篇章,今修中老鐵路鑄造精品工程。”再看背面的兩排文字,更加令人稱快:“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展中鐵一局風采,一帶一路踐行夢想促云南經濟發展。”筆者不由感慨,中鐵一局還真有一股子沖勁兒,勢必不會辜負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把中老鐵路建設成‘一帶一路’、中老友誼標志性工程”的指示。
提起“友誼標志性工程”,中鐵一局在中老鐵路中國國內玉磨段工程的建設早已行動了起來。中鐵一局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主動與當地政府和社區溝通聯系,積極開展各類幫扶活動,全心全意辦實事解難題,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高度評價。

中鐵一局員工在中老鐵路國內玉磨段裝卸500米長鋼軌Employees of China Railway First Group load and unload 500-meter-long rails at Yuxi-Mohan section of China-Laos Railway
2019年5月,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玉磨項目部的建設者們來到玉溪市紅塔區研和鎮敬老院開展了“敬老從心開始,愛老從我做起”的慰問志愿活動。
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為助力當地學校安全復課,中鐵一局的鐵路人前往當地小學進行全面消毒,并給學生送去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對已開學的高年級學生進行疫情知識傳授及鐵路安全知識宣講,不斷增強學生們的防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在中老鐵路建設工地現場,一位黑瘦的彝族漢子最為引人注目——他一邊吹著哨子,一邊揮著旗幟,動作麻利地指揮軌木起吊降落。
他是來自云南楚雄、被工友們親切地稱為“脫貧先鋒”的軌排釘聯隊副隊長魯開云。
2006年7月的一天,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的魯開云闊別家鄉姚安縣光祿鎮梯子村,輾轉來到昆明,跟著外協隊伍在中鐵一局昆沾鐵路工地謀生計。
在工地扒道砟、抬鋼軌、吊枕木、學釘聯……勤勞質樸的他不喊苦不叫累,遇上重活更是搶著干。10余年來,魯開云跟著中鐵一局修建鐵路,先后到過寧夏、山西、貴州等地,從一名普通工人做起,逐步成長為業務熟練、受人尊重的工班長,再到現在被提拔為一名管著40多人的作業隊長。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多年積累,魯開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他在老家蓋起了兩層小樓,買了一輛面包車,養了10頭牛、2頭騾子……
2014年春節前夕,魯開云拿上積蓄,加上從同事、朋友那借來的錢,又在老家縣城全款買下了一套124m的房子,價值34萬元。
魯家的巨變,讓那個僅有70戶人家的落后小山村看到了希望。“帶上我們吧,我們想跟你去修鐵路,奔小康。”左鄰右舍紛紛涌到魯開云的家中要跟著他干活。
“我一個人富了不算啥,大家一起富才是硬道理!”望著大伙兒渴望的眼神,魯開云撥通了電話,詢問道:“領導,我能把家鄉的年輕人帶到公司來么?”
“好的,我們央企有政策,要優先使用貧困地區的勞動力,只要符合工作條件,我們熱烈歡迎。”項目負責人爽快應道。
就這樣,魯開云當起了同鄉們脫貧的引路先鋒。經他介紹,先后有400多名云南同鄉來到中鐵一局鐵路項目工地工作。其中,到玉磨項目務工的有35人,他們的平均年收入都在6萬元左右,相比以前在老家一年5000元的收入,無疑是一筆巨款。很多跟魯開云一起來到工地的鄉親,都在家中蓋起了小樓,養起了牲口,踏上了脫貧之路。
“精準扶貧,抗疫情、解難題”等都是玉磨項目部這個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年輕團隊正在做的事情。比起在大城市里的同齡人,他們缺少花前月下的浪漫,沒有周末、假期,只有吃苦奉獻。
“媽,今年過年我不回家了,工地上工期緊,走不開。”中老鐵路建設工地上,玉磨項目部鋪架隊技術員劉志強在電話里對母親抱歉地說道。他堅守在驕陽似火、酷熱難忍的鋪軌工地,用雙腳跟著鋪軌機一步步向前走,衣服濕了干,干了濕,毫無怨言。初見他時,筆者很難相信眼前這位糙漢子竟是一位22歲的小伙子。“有時候洗完澡,我都不愿意照鏡子。”劉志強調侃道。來鋪架隊僅一年半的時間,云貴高原上的紫外線就讓工作證上那個秀氣的男生大變樣。
劉志強肯吃苦、肯奉獻,被項目部評為2020年度“建功彩云之南、奮斗七彩玉磨”八大杰出青年,他在表彰會上激動地說道:“非常榮幸加入這個充滿溫暖的大家庭,是領導的關懷和同事們的幫助讓我懷著一份感恩的心去工作、去生活。感恩選擇了我,給了我一份穩定的工作和學習進步的平臺。”
由于中老鐵路國內玉磨段鋪軌架橋架施工要不斷地向前延伸,所以只能把“房屋”放在火車平板上拉著不斷向前走,工人們稱之為“大篷車”,他們吃住都在車上。雖然車里有生活供應站、衛生所、食堂,也配備了電視機,但大家的文化娛樂生活依然單調乏味。他們一年難得回一次家、逛一次城區,好多人至今沒有對象。
在玉磨鐵路鋪架項目部1000多名建設者中,女性只有10多名。雖然條件艱苦,但憑借著這種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的精神,中鐵一局的鐵路建設者們已在云南駐扎15年,先后承建了昆沾、六沾二線、玉蒙、蒙河、云桂、永廣、大臨等連接云南各地區的重要鐵路干線,為云南的鐵路網建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而現在正在建設中的玉磨鐵路是中老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帶一路”重點工程,是云南省通向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重要國際大通道的連接線。按照規劃,中老鐵路將于2021年年底建成通車,通車后,從中國昆明到老撾萬象,有望實現夕發朝至。這條鐵路不僅連接著中國,還承載著老撾由內陸“陸鎖國”到“陸聯國”的轉變之夢,將極大帶動老撾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員工正在進行鋼筋焊接工作Workers are welding steel b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