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堆青銅人像A bronze portrait of Sanxingdui

皮影戲Chinese shadow puppetry
數萬年以前,四川廣袤的土地上有無人類生存?
驍勇善戰的巴人,究竟是從鄂西遷至川東地區還是另有路徑?
三星堆人創造了舉世矚目的青銅文明,卻為何要把國之重器埋入地底?
……
四川這塊土地上有太多未解之謎,而這一切,有望在今天通過科學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找到答案。
牛年伊始,四川省將展開全省文物資源的系統調查和發掘。來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科研單位的學者除了對舊石器、新石器時代等遺址,以及蜀道、川渝古道等文化線路遺存進行系統性普查外,還將對三星堆遺址、寶墩遺址、城壩遺址、江口古戰場遺址等進行發掘,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實證巴蜀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獨特貢獻。
在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前的四川,人類擇何處而居?近年來,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為首的科研單位開啟系列調查,在全省各地頻有重要發現。
2019年起,考古人員在川西高原發現舊石器地點40余處。這是四川地區首次發現大規模的舊石器地點群。2020年,考古人員在川北的廣元、川中的眉山及川南的宜賓均有新發現,填補了相關區域無明確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空白。全面展開四川地區舊石器遺址的普查,是今年四川考古工作的重點之一。
最近幾年,考古人員在達州宣漢羅家壩、城壩發現了大量墓葬,但年代均相對較晚,最早也不過戰國早期。當他們將目光轉向嘉陵江上游和渠江流域時,在南充和廣安兩地,一舉發現了100多處可能與巴文化有關的遺址,其年代涵蓋新石器時代至商周。
考古人員認為,如果嘉陵江上游的巴文化遺址年代更早,那么巴國的重心,可能存在從嘉陵江向長江轉移的過程,而這與《華陽國志》等文獻的記載相反。如果推測最終獲得考古材料證實,將是一個顛覆性的發現。2021年,針對嘉陵江流域及渠江流域的考古調查和羅家壩、城壩遺址的考古發掘將同步展開。
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在三星堆遺址開展了系統、全面的考古勘探與考古發掘,在1986年發掘的一、二號祭祀坑附近新發現6個祭祀坑,基本摸清了一、二號祭祀坑周邊祭祀區域的范圍,以及各類遺存的年代序列和空間格局。

三星堆博物館青銅器展示大廳Bronze Ware Exhibition Hall of Sanxingdui Museum(本版圖片/視覺中國 供圖)

四川省博物館收藏的漢像磚拓片Rubbings of Han Dynasty carved bricks housed in Sichuan Museum
與三星堆遺址遙遙相望的新津寶墩遺址,270多萬平方米的城址面積僅次于浙江良渚古城和山西陶寺大城,年代比三星堆和金沙遺址更早。2021年的考古發掘,這里也將是一個重要方向。
近年來,唐代成都“中央公園”摩訶池、明代蜀王府等重大歷史遺跡隨舊城改造浮出水面。隨著城市考古材料的日益豐富,秦漢以后成都各時期城市面貌的格局和變遷等課題將陸續開展,拼出一個更加豐滿的成都。
四川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中小石窟數量全國第一,數十座宋(蒙)元山城遺址是南宋軍民殊死抗蒙的見證,這里還是三條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點……對重要的遺址及文化線路進行調查,摸清全省文物資源家底,同樣是2021年的重要任務。
時光流轉,文化綿長。近年來,四川堅持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固本培元,堅持在治蜀興川中推動文化事業、產業創新發展,堅持開展文化惠民提升群眾文化獲得感。文化強省,巴蜀大地步履鏗鏘,不斷書寫從高原邁向高峰的新篇章、新成就、新輝煌。

四川眉山“江口沉銀”第三期考古發掘現場Site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phase III at Jiangkou Chenyin Historic Site in Meishan,Sic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