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蘭 安徽大學幼兒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贝蟀嗟暮⒆?,已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現并描述不同種類與物體的特征或某個事物前后的變化;能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能在成人的幫助下制定簡單的調查計劃并執行;能用數字、圖畫、圖表或其他符號記錄。
雪天,孩子們陶醉其中,打雪仗、玩冰花。夏天,水上樂園更是孩子們常去之地,游泳、打水槍,玩得不亦樂乎。在幼兒園日常生活環節中,洗手、喝水、沖廁所、澆花等等更是離不開水。
水無色、無味、透明又可以流動,它與孩子們的生活緊緊相連,不僅是生命之源,在不同溫度的作用下所呈現的三態(水、水蒸氣、冰)變化,更激起了孩子的無窮興趣,也能充分激發出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但同時,它也蘊藏著危險,可以借此引導孩子提高安全意識。如何發掘水對孩子們的教育價值,重點是引導孩子體驗探究水的興趣,讓他們樂意參加科學探究活動。難點是在觀察和操作中了解水的三態變化,從而進一步了解水的作用,知道如何節約用水、安全地飲用水、利用水、遠離水。另外,在活動中,激發起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引導幼兒大膽探究和實驗。引導幼兒能夠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觀察和發現,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1.讓幼兒樂于參加探究水的活動,觀察和了解水的特征及三種形態的轉化。
2.讓幼兒在觀察和操作中了解水的作用,知道如何節約用水、安全地飲用水、利用水、遠離水。
3.讓幼兒能與同伴大膽交流自己的觀察、發現和成功的體驗。
重點:體驗探究水的樂趣,觀察和了解水的特征、作用及三種形態的轉化。
難點:在觀察和操作中了解水的三態變化。
1.教具:冰塊、小水盆、電水壺、玻璃鍋蓋、小水杯、長插線板、白醋、醫用酒精、打火機、茶葉、奶粉、橙子各一小份。
2.學具:杯、可食用的冰塊。
3.請幼兒回家做好調查表《水的用途》。
開始環節:
引導幼兒觀察冰、觸摸冰,說出冰的特征。
“說說你玩冰時發現了什么秘密,冰是什么樣的?”
小結:冰冰的、涼涼的、硬硬的、滑滑的。
基本環節:
1.引導幼兒操作把冰放在小水盆里,讓其融化,可加入熱水幫助其融合,讓學生觀察水、體驗水,說出水的特征。
“把剛才玩的冰塊放進小水盆里,看看會怎么樣?加點熱水又會怎么樣?”
“當冰塊化成水,水是什么樣的?”
總結水的特性: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
2.把融化的冰水放在小水壺里加熱沸騰,讓學生觀察水蒸氣,介紹如何避免燙傷。
“猜猜水壺里的水加熱會怎么樣?”“燒開的水會怎么樣?”
小結:水燒開后能變成水蒸氣。開水溫度很高,如果不小心就會給我們帶來傷害。
3.教師用玻璃鍋蓋冷凝水蒸氣,收集蒸餾水,讓學生觀察,介紹水的循環變化。
“水蒸氣在玻璃蓋上變成了什么?”
小結:水蒸氣隨溫度下降變成了水。
總結:在不同溫度的作用下,水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水、水蒸氣、冰)的變化。
水有三態。固態——冰;液態——水;氣態——水蒸氣。
1.引導幼兒了解水的用途
提問:“水有什么用處?如果沒有水,會怎樣?我們怎樣保護水資源?”
2.幼兒拿出自己回家做的調查表《水的用途》與同伴自由討論
個別幼兒分享自己的調查表,其余幼兒補充。
小結:水對人類,對植物、動物用處特別大,水可以喝、洗澡、洗臉、洗菜、洗衣服、澆花、澆莊稼,動物也離不開水。
3.當幼兒回答可以喝的時候
給每個小朋友水杯里倒一點水,讓他們喝,加深了解水的特征(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之后每個人水杯里再倒點白醋,讓孩子聞,辨別與水的區別。
4.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實驗
倒一點酒精,讓學生聞,繼續辨別區別,但同時發出危險警告不可以喝,用打火機將酒精點燃,說明其危險性。
小結:安全地飲用水。
5.師幼共同制作茶水、果汁和奶,讓幼兒在操作中觀察它們的區別;介紹要多喝水,尤其是要多喝白開水
結束環節:
1.討論日常生活中的浪費水現象。
2.宣傳如何節約用水。
3.水有時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造成水災,奪走生命和財產。
總結:水對我們用處很大,我們一定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遠離水邊,保護好自己,珍惜生命。
活動延伸:
觀看動畫電影《雪孩子》?!敖裉?,小劇場里放映新片《雪孩子》,歡迎前去觀賞哦,記得看完后回去將故事分享給爸爸和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