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寶龍,齊 鵬,鄧立鑫
(高效清潔燃煤電站鍋爐國家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150046)
“連續鰭片”式省煤器作為堿回收鍋爐中的主要部件,其管屏結構與常規電站鍋爐省煤器有較大區別,常規電站鍋爐省煤器一般為“H”型鰭片或光管蛇形結構,而該部件管屏為類似膜式壁,但整個管屏沒有形成封閉的膜式結構,管屏兩端與集箱組裝,管屏外形長度較長,結構復雜,制造難度較大。本文重點針對該部件在制造過程中的難點及解決措施進行相應介紹。
管屏中單根管子的長度為22500mm,管子兩側各焊接連續式鰭片,相鄰鰭片之間采用間斷式焊縫連接,管屏兩端接小集箱,管屏中的管子兩側除端部外,通常焊接鰭片,整個管屏管子只允許在中間位置有一道拼接焊口。管屏形式見圖1,管屏結構尺寸,見表1。

表1 管屏結構尺寸

圖1 堿回收鍋爐“連續鰭片”式省煤器管屏局部圖
一般鍋爐產品中的全焊透結構均為短管接頭,便于根部外封底后焊縫背面成型質量檢查和修磨,而該項目集箱與管子組裝時管子為22500mm左右,目視完全無法滿足焊縫內部根部的檢查要求,根部封底后只能采用內窺鏡配合檢查背面成型質量,但是上集箱節流孔孔徑僅為Φ8mm,內窺鏡探頭無法伸入,必須制定特殊的工藝流程。
彎管結構鰭片管示意見圖2,由于管子總長22.5m,同時限制只允許有1道焊口,常規該結構制造方法為先彎管,再采用手工焊接方式焊接鰭片,此種方式會導致管子變形較大,需增加后期校正工作量。

圖2 彎管結構鰭片管
以往類似產品在設計時,管屏與集箱焊縫為非全焊透形式,在產品運行過程中焊縫經常出現泄漏。因此該項目的該位置焊接結構采用了全焊透加強型結構。優化后的集箱節流孔結構見圖3。

圖3 優化的全焊透節流孔結構
上集箱的管孔為節流孔形式,集箱節流孔的尺寸為Φ8。常規此類節流孔槽采用搖臂鉆床分多次進行加工,所用工裝主要為倒角器及相關刀具,首先鉆Φ8底孔,然后倒角器的導柱以孔為定位進行周邊凹槽的加工,但是此孔孔徑僅為Φ8,實際加工時,倒角器的導柱過細導致強度不足,經常出現折斷、卡在筒身管孔內無法取出的現象。
為實現管子根部的內窺目的,制定特殊的工藝流程如下:
(1)先將直管采用熱絲TIG焊進行對接,再將管束與扁鋼采用MPM焊機進行焊接,形成單支鰭片管,逐根元件管進行通球檢驗,避免鰭片管內部出現焊漏的情況。
(2)上集箱(節流孔側)與管束按照合格的WPS進行手工氬弧焊封底,焊接過程中嚴格控制線能量,保證背面成型均勻且不會出現較大焊瘤。
(3)從管束接下集箱側伸入內窺鏡探頭,對上集箱管座背面成型質量進行內窺鏡檢驗,對于未焊透管座進行返修直至合格,內窺鏡檢測示意圖見圖4。

圖4 上集箱節流孔側內窺鏡檢測示意圖
(4)上集箱與管束焊縫采用手工氬弧焊進行蓋面,完成后,按第3條要求重復對該角焊縫背面進行內窺鏡檢測,避免焊縫蓋面過程中出現焊漏的情況。
(5)下集箱與管束進行氬弧焊封底,控制背面成型質量。

圖5 彎管結構鰭片管彎制順序
(6)從下集箱端蓋位置伸入內窺鏡,利用輔助塊對下集箱管座進行內窺鏡檢驗。
(7)下集箱與管束焊縫采用手工氬弧焊進行蓋面,保證背面質量。
(8)焊接下集箱端蓋,對管接頭角焊縫及下集箱端蓋焊縫表面進行磁粉檢測。
(9)管屏組件采用鉆孔的等邊角鋼,上下兩根夾持,利用螺栓螺母進行緊固,整個管屏夾持5道等邊角鋼,保證管屏整體剛性,便于管屏的起吊、轉運。
(10)管屏組件整體進行水壓試驗,水壓后通過管屏傾倒、壓縮空氣吹掃,必要時進行進爐烘干,保證管屏內部積水排干,最終油漆發貨。
按照上述流程進行制造,可確保集箱與管束角接焊縫的焊接質量。
針對此產品的特殊結構,采用先焊鰭片后彎管的制造流程,具體過程為在直管狀態下采用MPM焊接管子雙側鰭片,彎管區域預留空焊,預留長度滿足后續彎管需要,然后割除空焊區域扁鋼,在彎管機進行管子的彎曲。
彎曲時采用短滑槽配合調頭彎制的方法,控制彎管模具中滑槽的長度小于中間橋彎的直段長度,按照圖5所示的順序進行彎管。彎管時在彎管機前端做支撐架,同時采用水平尺輔助控制彎頭的空間偏差,在即將彎管的彎頭前300mm內進行水平度測量,確保相鄰彎頭在同一平面內再夾緊彎管,避免管子彎曲后平面度差。
采用此方法可以保證彎管結構鰭片管整體平面度及形位尺寸,不需在彎管后增加校正工序,可有效保證產品質量。
針對集箱節流管孔加工困難的問題,工藝上制定了特定的工藝措施,更換了加工設備,采用穩定性更好的鏜床,并提制了專用的加工刀具工裝一體鏜刀,該加工方法既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又避免了鉆床加工時因晃動導致導柱折斷現象的發生。同時避免鉆床加工的多次進刀,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刀具使用成本,為最終產品質量提供保障。
本文結合我公司堿回收鍋爐二級省煤器產品的制造經驗,整理出明確的制造方案與工藝流程,同時對產品質量有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用于指導后續此類產品的生產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