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蓮:“各地可以結合本地實際,采取切實措施加大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力度,逐步提高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份額或比例。”
“一個案子背后就是一個故事。”省人大代表、湖州市南太湖新區法院人民調解員盧金蓮快言快語。她說自己是屬猴的,又是處女座,同事戲稱她的辦事風格是“猴急猴急”又“追求完美”。
這樣的個性,帶來的是擔任人民調解員以來交出的“成績單”沉甸甸: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已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20多件,收獲了全院上下一致好評。“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想為社會做一些事情,讓更多的糾紛能夠化解在‘打官司之前?!?/p>
盧金蓮說,從社區工作者轉崗為一名人民調解員,得益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這一舉措。2020年上半年,她和其他7名人民調解員,正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進駐到南太湖新區法院開展調解工作。
盧金蓮認為,隨著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步伐的不斷推進,“政府購買社會力量服務”將成為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方式。而社會組織作為承接主體之一,在為社會提供公益產品、創新公共服務形式內容,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激發社會的活力和能動性、創造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
為此,她帶來了《關于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的建議》。
經過前期調研,她發現目前政府購買服務主要存在四個方面主要問題: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政府部門偏少、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深度有限、適合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采購流程和標準缺失,以及人力成本列支明顯低下,社會組織人才發展艱難等。
據她了解,目前湖州市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部門主要集中在民政局(社會組織登記主管部門),另外司法局、衛健委都有少量采購,其他鄉鎮街道也主要集中在民政條線的養老、幸福鄰里中心,總量相對于其他城市來說偏少。
同時,購買服務的內容只集中在養老服務、社區矯正、幸福鄰里中心運營等方面,且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的采購機制中沒有明確具體的規模和數額限定,特別是鄉鎮、社區的領導干部更不清楚,經常為了1萬或3萬元金額走招標代理流程,導致項目金額逐層消耗。
2020年7月,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和規范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決定,這為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盧金蓮建議,應建立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統一考核機制?!案鞯乜梢越Y合本地實際,采取切實措施加大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力度,逐步提高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份額或比例?!?/p>
國家、省、市的深化改革方案多次提到營造公平公開、快捷高效政府采購流程。但目前,政采云平臺中的供應商只有企業,屬于社會組織的社會工作、社會服務等內容,無法進入到政采云平臺,她建議政府要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此外,要深化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提升評價客觀性、公正性、專業性?!敖∪少徺I主體、服務對象及第三方專業機構組成的綜合性評審機制,切實提高社會組織公信力,從而持續提高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力度?!痹诮ㄗh中,她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