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系 王慧麗
改革開放以來,職業教育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當前產教融合下“雙元制”育人模式全面推廣[1]。在行業企業生產一線崗位中,急需上手快、業務能力強的高技能技術人員。
所以,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原有電工課程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電工課程將如何教、怎么改?值得我們去思考與探究。
電工課程是高等職業院校電類、非電類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課程特點基礎理論知識涉及較廣,實踐操作內容較多。當前,隨著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不斷推廣,現有教材存在理論內容多、計算繁瑣、實用性不強等情況,已不適應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需求。所以我們組織電工教研室的骨干教師,多次深入企業調研,依據企業工作崗位實際需求,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尋求“典型案例”融入教材編寫。
教材編寫本著“講透基本原理,打好電路基礎,學會電路分析,服務實用技能”的原則,推進“三教改革”中的教材改革和創新,以“必須、實用、夠用”為度,精選教學內容。例如在知識點“發光二極管LED”教材編寫選材中,選取了汽車警告閃光燈電路案例來講解發光二極管的應用。我們知道LED是一種通以正向電流就會發光的二極管,它用特殊半導體材料制成,可發出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光。發光二極管常用于汽車儀表盤燈控制電路,危險警告燈開關可以在任何電源模式下啟動,當危險警告燈開關置于接通位置時,通過危險警告燈開關信號電路向車身控制模塊提供搭鐵,車身控制模塊在一個接通責任周期中向所有轉向信號燈提供蓄電池電壓,然后發光二極管亮。
在知識點“半導體三極管”教材編寫選材中,截選了“汽車前燈監視報警器電路”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半導體三極管是電路主要工作元件。在白天誤開前燈或忘記關閉前燈時,報警器能及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以提醒駕駛員關燈。在圖1中,VT1是光敏晶體三極管,光照時晶體三極管導通;VT2、VT3是NPN型晶體三極管;HA是蜂鳴器,當有電流流過時發出蜂鳴聲;VL是高亮度的發光二極管。

圖1 汽車前燈監視報警器電路
在白天,光敏晶體管VT1受光照而導通,呈低電阻狀態,使VT2因基極為低電平而截止。此時若駕駛員誤開前燈或忘記關前燈,VT3的基極將變為高電平使VT3導通,蜂鳴器HA發出報警聲,同時發光二極管VL也會點亮。
在晚上,VT1因無光照或光照很弱而截止,呈高電阻狀態,VT2也因基極變為高電平而導通,使VT3的基極為低電平,VT3截止,蜂鳴器HA不發聲,發光二極管VL也不亮。此時若關斷汽車發動機開關,則VT2截止VT3導通、蜂鳴器發出報警聲、VL點亮,提醒駕駛員。
同時,教材在編寫中還設計了“觀察思考”環節。例如:圣誕節期間掛在樹上忽滅忽暗的小電燈采用的就是串聯電路。將小電燈一個接一個的串聯連接起來,在其中一個電燈內裝有雙金屬片結構的自動開關,當雙金屬片因燈絲發熱而彎曲,雙金屬片脫開,電燈就全部熄滅;冷卻后雙金屬片復原,電路重新接通等,所以圣誕樹就一會滅,一會亮了。“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電阻串聯的例子。你想到了嗎?”這個環節的設計,更好地促進教材內容開發融入,不僅提高了學生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還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實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多為00后,個性張揚、以自我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小李同學學習主動性差、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經常遲到,文化基礎薄弱還不主動學習。私下和他交流了解情況后得知,該生高中剛入學時成績很好,高二開始迷戀打游戲、不服班主任管教,干脆對立、挫學不念了,后來社會招考報名又考入大學。學校門檻低了,這樣的學生如果還秉持以往的教學方式一味的講講講,只能讓學生更厭學、更曠課。
所以在理論教學的組織中,每次上課開始我會告知同學今天課程的“關鍵詞”,后續課程講解會圍繞關鍵詞學習,同學在聽課時會明白我今天要學什么?為什么學?能解決什么問題等。同時我還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組長就是該組的“智慧擔當”。
為了掌握一手資料,了解學生今天學習的效果,會黑板上出題、小組成員互助學習,由組長推薦小組成員上黑板做題并講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訓練。整章內容結束會布置一些小任務——我是小老師,需要學生自行準備教案,以抽查的方式讓學生上黑板總結所學內容(小模塊),可以是知識點、經典例題講解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核心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2],它不同于普通大專班和早期的訂單班培養模式,更加注重技能的傳承。
以新能源裝備技術專業為例,企業就業崗位多為風電機組檢修工、操作工、輸電維修工等:所屬專業大類為裝備制造大類;所屬專業類為機電設備類;對應行業為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類;主要職業類別有風電場運維值班員、風電機組制造工、風機操作工、風機裝配調試工、光伏發電供配電系統運維值班員;主要崗位群或技術領域舉例:技術研發員、出廠質量檢測工、安裝技術員、安裝督導員、調試技術員、檢修技術員、機械專工、電氣專工、電氣值班員。
而風電人才培養的難點在于風電的跨學科性,學生既要清楚電氣知識、又要明白機械和力學知識,同時還要掌握空氣動力學等方面的內容,所以就要要求學生在專業知識和風電機組學習中找到平衡點。此時企業師傅的經驗就尤為重要,師傅和徒弟一對一的通過生產過程培養和集中培養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傳授經驗。
反思:電工課程在實踐教學執行中舍棄了大量驗證性實驗,要引導啟發學生自行設計、安裝與調試電路,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創新能力,靈活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在新形勢下教師的思想、觀念要改變,不能老守著“吃老本、懶融入、講講講”的教育理念。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自己要有終身學習的信念。只有自己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知識型、創新型、技能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