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超
(河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新鄉453003)

書名:動物醫學英語作者:田文儒 郭坤閣 著出版社: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7-04ISBN:9787810737388定價:27.00元
近年來,隨著科技和醫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我國畜牧獸醫學的發展速度可謂突飛猛進,對于我國農業安全和各地動物傳染病治療和控制起到了巨大作用。21世紀以來,全球各國之間科技交流日漸頻繁,許多西方先進的畜牧獸醫學臨床實踐和理論,動物學、免疫學、細胞學、飼料學等專業知識,成為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的重點學習內容,開設動物醫學英語課程,不僅能提升畜牧獸醫專業學生閱讀、翻譯專業外語書籍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中國畜牧獸醫專業的發展。由田文儒和郭坤閣編著,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動物醫學英語》一書,涵蓋傳染病學、微生物學、解剖學等十三個學科,為讀者和專業動物醫學人士提供了專業英語詞匯查詢、論文翻譯及技巧指導等內容,為畜牧獸醫專業學生了解最前沿的醫學知識提供了認知窗口,對于推動中國動物醫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動物醫學英語》全書共十四章,第一章系統介紹學習動物醫學專業英語的必要性,并從專業英語的構詞、語法特點、文體學、句子結構分析等方面向讀者詳細介紹了專業英語閱讀和翻譯應注意的側重點。第二章重點介紹心臟、氣管、胸膜、肺、胃的解剖學研究。第三單元從生理學方面詳細闡述了血、心血管系統以及皮膚的組成。第四章側重藥理學,從藥理學概論入手,深入探討了一氧化氮的藥理作用和抗艾滋病毒劑的使用。第五章具體介紹動物呼吸病和胃腸道的病理研究。第六章重點講述免疫學,提及了免疫反應的一般特征和免疫系統缺陷帶來的疾病以及腫瘤免疫學的防治。第七章詳細闡述了微生物學、細菌細胞包膜和病毒感染的防治。第八章從臨床診斷入手,對患者進行常規檢查,分析疼痛的產生和用于動物疾病診斷的分子工具的熟練使用。第九章介紹瘤胃乳酸性酸中毒的常見反應、動物腹瀉以及反芻動物的酮癥。第十章主要圍繞動物手術,詳細介紹了獸醫外科史,并就分卵巢切除術進行了分析。第十一章重點講述以子宮疾病、牛乳腺炎和體細胞核移植為主的動物婦產科知識。第十二章講述動物流行病學,包含口蹄疫、豬霍亂、藍眼病等多種癥狀。第十三章介紹寄生蟲學的基礎和豬犬疥癬蟲病、旋毛形線蟲病的防治。第十四章主要介紹中國獸醫,分別講述了中獸醫學的基本原理、國際獸醫針灸學會以及艾灸在中國傳統針灸中的作用。該書可作為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和相關從事者的有力學習工具,書后附有相應譯文,可為其閱讀和理解動物醫學的英語期刊、雜志、論文等提供基礎語言指導。
當今世界,隨著各國之間交流的日益密切,人們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正在向全面化、復合型發展。英語作為交流必不可少的語言指標,占有越來越重要的比重。動物醫學不僅需要極強的專業知識積累,也需要與時俱進的前瞻思維和具備英語能力的全能型人才。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動物醫學英語課程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有利于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在科研過程中準確把握和理解相關英文類書刊,擴大學習視野,能對國際前沿的研究成果做到準確、及時地捕捉,增強知識儲備。第二,有利于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在科研中熟練、流暢、準確、有效地進行英文論文書寫,避免專業性詞匯和句式的使用不當。第三,有利于畜牧獸醫專業學生日后從事畜牧業相關工作時對外貿動物飼料、疫苗、藥物等產品有詳盡的認知,避免因語言障礙而錯誤使用的情況發生。第四,依托畜牧醫學英語的普及和推廣,全面提升我國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促進我國動物醫學的長遠發展。第五,提升動物醫學的學科認知,面對當今社會對動物醫學存在的誤解,對獸醫等職業存在的偏見等行為進行糾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專業自信,促進專業健康發展。第六,為畜牧醫學專業學生提供就業新選擇,為動物醫學翻譯儲備復合型人才,也為其以后走上職業道路提升自身競爭力。
《動物醫學英語》一書針對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全面介紹動物醫學專業的詞匯、句式以及語法運用,致力于學生動物醫學英語論文的寫作和翻譯,對于提升畜牧獸醫專業競爭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動物醫學英語既有公共英語的共同語言特點,也因其特殊用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組詞結構和句式。在具體學習和掌握的過程中,畜牧獸醫專業學生需根據專業特點,在熟練掌握普通英語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同時應盡可能先熟悉漢語中的動物醫學專業術語,明確專有詞匯的來源,再舉一反三進行分類總結并學會雙向翻譯,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高校在開展動物醫學英語課程時需積極開創培養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效吸收專業英語知識,并樂于進行專業英語運用,有效達到課程開設的預期效果。首先,教師在進行動物醫學專業英語授課時應統一采用雙語教學,同時配備英語課件,對于專業性術語等詞匯部分進行精講并中文注釋,善用總結,進行同一類型多次例舉來鞏固含義。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創造英語環境,加強學生英文口語交流和互動環節,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最后,教師應將日后工作中會遇到的問題在課堂進行模擬演示,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解決,引導學生熱愛專業英語,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的意識。
畜牧獸醫專業動物醫學英語課程的開設依然面臨很多問題,主要集中于學生和教師對動物醫學英語的語言特征把握。第一,動物醫學的語言特征。慣用希臘語和拉丁語詞源是動物學、解剖學、病理學、免疫學等學科領域都共通的語言現象,動物醫學英語中的前綴、詞根、后綴,分別對應著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前置詞、原生詞、原有詞尾,多為衍生或轉借而來。適當學習和了解希臘語和拉丁語,對于學習因其衍生而來的動物醫學英語詞匯具有很大幫助。第二,動物醫學英語中出現大量的半專業術語,其在英文中有普通的含義,在醫學英語中,因其受限于專業文本,往往以不同的含義、作為跨學科的意義出現。比如,生活中常見的詞founder,本意為“建造者”,動物醫學中含義為“蹄葉炎”,還有部分因為新技術的產生而創建的新詞匯,如 “基因學”即genetics,“分子遺傳學”即Molecular Genetics等。第三,動物醫學英語的句式結構,因其醫學的開端、實驗過程、未來研究成果設想等專業的特殊屬性,使得句式時態比較單一,一般為四個時態,分別是過去時、現在時、完成時、將來時。過去時一般對應已經完成的動物醫學科研成果,現在時一般對應已經公認的既定醫學事實,完成時通常用于概述某類研究趨勢,將來時大多用于研究成果展望時。第四,動物醫學在語態上多采用被動句式,這是由科技文本的文體決定的——因其存在大量的試驗研究主體,而人作為客體,大量被動語態的描述和運用,能讓動物醫學語言表達相對客觀。
其次,動物醫學英語課程的難點在于學生對專業英語能力的運用方面,分為寫作和翻譯兩個方向。動物醫學英語的寫作不同于常規論文寫作,不僅需要專業知識的積累,還要根據論文寫作的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同樣的病癥在不同的疾病治療描述中會有相應的專業術語,中文中往往十分相像的兩個詞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比如“盜汗”和“出汗”,“盜汗”翻譯為night sweats,因其屬于睡覺時出汗,睡醒即汗止的癥狀;而“出汗”翻譯為perspiration,因為它是指人體自動排汗以適應高溫環境的現象。綜上所述,學生及其研究人員在撰寫論文時需要鄭重選詞,學生可通過勤查字典等方式,確保學術論文在英文寫作時的正確性。在翻譯方面,動物醫學英語專業需要結合中文的語言習慣,在涉及動物接產、飼養、配種等多方面找到準確、地道的表達。同時,動物醫學英語的中心語中關于說明、限定的成分遠遠多于中文,在翻譯中需要靈活處理長難句,結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進行翻譯并注意調整語序調整,必要時使用增添、省略、轉換、分切語言成分等翻譯方法。
對于動物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規律的掌握,是穩固農業、畜牧業、社會公共衛生安全事業的重要保障。《動物醫學英語》一書內容詳實且針對性強,成為很多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和從事人員的必讀書籍。在科技和醫學飛速發展的當下,動物醫學英語也正在隨著我國醫藥事業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的深入,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當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畜牧獸醫專業只有站在行業最前端,積極審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加強實踐技術創新,才能盡早實現產業革新。我國動物醫學英語的發展離不開以下三大重要措施:第一,政府應針對未來動物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提出科學、客觀的分析和預測,制定各大高校培養目標。第二,畜牧獸醫專業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動物醫學英語,本著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目標,開創更加有趣、生動的專業英語課堂。第三,在校學生應當樹立起積極學習專業外語的榜樣,加大自己的知識儲備,切實提升自己的培養質量,做到不僅可以流暢閱讀前沿動物醫學書籍,也能準確、高效地撰寫自己的學業論文,更能自信、從容地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拓寬自己的國際化視野,為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提高市場競爭力,成為具備扎實理論基礎、臨床實踐、科學素養、面向世界的創新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