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萍
摘要:新時期背景下,企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其面臨的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而企業會計管理是企業管理、企業治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成本管控,經營決策制定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且積極的意義。目前,我國企業的會計管理還存在不少問題,分析論述這些問題且提出相應的建議有利于會計管理質量跟管理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跟經濟效益的發揮。文章就企業會計管理的優化路徑提出幾點個人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會計管理;困境;優化路徑
一、企業會計管理的內容
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主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為我國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推動了社會各大產業的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屬于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是用于內部會計信息審查的關鍵工具。企業會計管理如果存在缺陷,就會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制約企業的資金運轉,從而影響企業各種經濟活動的開展,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可以分為兩個模塊,一是會計內部管理,二是管理內部管理。從傳統層面來進行理解,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就是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籌劃、科學規劃,選擇合理的方法來對企業的資金運轉、資金分類、項目預算、資金收益等工作內容進行科學管控,確保會計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高效進行,盡可能地確保企業的財務安全,降低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
二、企業會計管理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缺乏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體系
目前,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企業盈利能力跟成本管控能力決定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企業的會計管理又影響著企業的盈利能力跟成本管控能力。想提高會計管理的質量效率,企業具有一套成熟健全、科學合理的會計管理制度是基礎前提。但是,從我國企業的會計管理情況來分析,大部分企業都缺乏一套成熟健全的會計管理制度,企業制定的會計管理制度存在內容不全、制度不細、監管不到位、信息化程度低等一系列問題。會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會讓企業在進行會計管理工作時缺乏指導跟參考依據,會加大會計管理工作的主觀隨意性,無法有效地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舉止,進而引發許多會計管理問題,增大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影響企業各種項目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會計管理法制意識薄弱,管理理念落后
為了提高企業的會計管理效率,規范會計人員的工作行為,讓會計管理工作變得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專業,國家財政部門出臺了很多涉及會計工作管理內容的財務法律制度。但是,大部分企業都沒有深入地學習這些財務制度的內容,在開展會計管理工作時,沒有遵照這些法律制度來進行工作,很多企業常常出現違規違法操作的行為。如一些上市企業就存在財務報告內容公開不充分、公開不及時的問題;一些會計人員存在偽造財務數據,以權謀私的行為;一些企業的票據根本不符合相應的財務法律制度規范等。這些都屬于企業會計人員法制意識薄弱的問題。除此以外,企業會計領導人員也存在只重短期利益,不重長期發展的問題。社會在發展,國家經濟狀況不斷出現新的情況,但是在企業中,會計的運作規則在長期內變化不大。因此,很多地方的企業至今仍然沒有對新的財務管理條例進行重視,很多企業的會計領導認為跟隨市場腳步來及時更新會計管理制度和相關內容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因此沒有必要來學習新的會計管理準則和制度,沒有必要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組織他們學習新出臺的會計法律跟會計制度,很多地方的企業并沒隨著不斷增加的法規、準則制度有組識的培訓學習,財務管理人員的觀念不能得到更新,那么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就會陳舊,會計技能不能適應新的社會變化,這也是企業傳統財務管理觀念造成的弊端。
(三)會計管理人員隊伍建設不到位
會計管理的質量效率與會計管理人員的素質高度相關,企業組建一支結構合理、技能出色、素養較高的會計隊伍是提高會計質量的有效途徑。會計人員的道德素養決定了會計人員的工作行為,也影響著會計工作的風險,會計人員素質較低,就很可能出現會計人員聯合相關利益主體偽造財務數據、虛報財務開銷、損害企業利益的情況;會計人員技能專業水平不高,就會影響會計人員對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理解,局限會計人員的理念思維,導致會計人員無法使用多種會計方法來開展、審查、核實各項財務工作,從而影響會計管理工作的質量效率。因此確保會計管理人員有出色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道德素養是極其重要的。然而,我國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缺乏專業的會計知識,一些會計人員甚至不了解企業的管理理念和會計管理方法。很多企業沒有聘請專業的人才來擔任會計崗位,而是讓自己的親屬、朋友來負責財務管理。部分企業不重視會計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學習,將會計管理工作等同于簡單的收賬、記賬工作,沒有為會計管理人員普及相關的法律知識、會計準則、會計管理技巧等,使企業的會計人員整體素質偏低,不能科學準確地進行企業項目預算,不能高效地分析整合企業的各項財務數據,不能為企業成本管控決策的制定提供客觀數據依據,限制了企業會計管理功效的發揮。
(四)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不足
信息技術的應用早已經滲透了各行各業,提高了各行各業的生產效率和工作效率?,F代企業會計管理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提高數據采集、數據分析、財務報表制作的效率,降低會計人員的工作量,還能夠健全企業的會計風險預警機制,實時監測企業的會計工作進度、內容和潛在的風險,全面提高會計管理的質量。但是,不少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較低,舍不得花錢引入先進的信息設備和會計處理工具,沒有及時更新一些會計常用設備和工具,也沒有積極學習市場上先進的信息技術,使會計人員的信息素養跟不上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部分企業雖然了解會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程度,卻沒有重視信息安全的管理,導致企業存放財務數據的信息設備被木馬入侵,導致商業機密泄露,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
三、企業會計管理工作的優化路徑
(一)遵循企業會計管理的三項原則
企業會計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嚴格遵循客觀性原則、獨立性原則與公正性原則??陀^性原則是指會計管理人員在開展會計工作時,所填寫的會計資料,記錄的會計數據,制作的會計報表必須完全符合企業的實際狀況,確保會計結果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這樣才能為企業資金的配置和運行提高決策依據,確保各項活動預算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會計管理如果背離了客觀性原則,就會讓最終的會計結果與實際情況出現偏差,增加企業的支出成本,影響企業的經營計劃。獨立性原則是指會計管理核算工作應該獨立進行,不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不受利益的驅使和外來的干擾來與其他主體合謀,違背會計管理準則行事。會計管理工作如果喪失了獨立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就得不到保障,那么企業根據會計管理結果制定出的決策的有效性就得打上問號。公正性原則是指會計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公平公正、有理有據、讓人信服、尊重事實,只有遵循公正性原則,才能充分發揮會計工作的價值,為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二)健全企業會計管理制度
制度是確保企業會計管理工作能夠正常開展,有序進行的關鍵。有了相應的管理制度,才能夠約束會計管理人員的行為,才能夠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讓他們了解到會計管理工作對于企業的意義,對于自身的意義。企業會計管理制度要考慮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要側重于完善會計人員的績效管理制度,制度的內容應該盡可能詳細全面,要包括會計管理人員的獎勵、晉升、懲罰、培訓等。此外,還要側重于完善會計工作監管制度,整合企業所有人、股東、社會監管機構及其他利益涉及主體的力量,來監管會計工作的合理性、合法性,確保相關規章制度的重要指導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三)加強會計管理人員隊伍建設
針對會計管理人員隊伍建設問題,企業領導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前進中的問題,花費一定的成本來引進出色的會計管理人員,對企業的會計管理人員展開針對性的培訓,全面提高會計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跟道德素養。人才引進的方式可以從社會上挖掘,從高校內招攬,也可以自己培養。培訓的方式要多元化,考慮會計管理人員個體的差異,時間的限制等。如可以選用網絡教學模式、企業進修模式、一對一教學模式、項目式教學模式等來提高會計管理人員的學習能力,增強培訓的趣味性。培訓內容應該包括涉及會計管理的法律知識,國家政府最新出臺的會計管理準則及市場上先進的會計管理方法等,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養,提高培訓質量與效率,為企業會計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
現代化企業應加強信息化建設,配套相應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減少會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會計管理的效率,避免手工記賬的失誤率,使會計管理的工作職能得到較大程度的發揮。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能夠對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監督與服務,滿足公司的發展需求。
四、結語
在愈演愈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當中,只有“重視企業會計管理、構建自我約束機制”才能符合現代企業自我發展與競爭的需求。目前,企業會計管理存在制度不全、人才素質不高、信息化程度不夠、管理理念落后等問題,對此企業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讓會計管理工作發揮應有的價值作用,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高俊華.新時期企業會計管理面臨的現實困境及優化路徑[J].現代商業,2014(36):230-231.
[2]高巖.新時期下企業財務會計管理面臨的困境及優化路徑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5(22):194-195.
[3]徐媛媛.新時期企業會計管理面臨的現實困境及優化路徑探索[J].商業經濟,2014(01):54-55.
(作者單位:嵊州市測繪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