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重源
摘要:由于初中信息技術的學科特征以及學校和社會對學生的不同要求,實際上有許多改進的課堂管理要求。本文從多個角度分析了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一些一般性問題,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對策和努力,以使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更加有效。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課堂管理
社會信息時代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我國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非常重要。初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具有鮮明的學科特征,這使課堂管理變得復雜。
一、中學信息技術課堂管理中的問題以及成因
學生喜歡信息技術課程,每次上課都非?;钴S,但是課堂紀律很差。學生經常帶著頑皮的思想來上課,對這一課程的學習非常興奮,感到計算機教室的輕松舒適,玩游戲,學生們互相交流和交談。學校的機房相對較舊,計算機配置相對較差。有些學生想連接到互聯網并進行聊天軟件的應用,一些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的學生會秘密修改計算機設置并玩游戲,例如系統中附帶的游戲。從學校到教師,每個人都認為信息技術與藝術和體育學科是相同的,而在信息技術課上學習的學生也只考慮使用計算機進行聊天或者玩游戲。學生的計算機管理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一)教學環境的差異。信息技術課程通常在計算機室教授,讓學生有機會接觸計算機。教師通常必須在平臺上進行演示,而無法時刻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動作。此外,與課堂上的班級相比,計算機室的干擾更多,環境更加復雜,相關學科問題也更多。
(二)學生控制計算機的能力是兩極分化的。班上的每個學生在家庭經濟條件,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花費時間學習信息技術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從而導致計算機水平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欠發達地區,這些學生之間的差異更加明顯。擁有計算機的家庭學生無需教師教學就可以學習很多基本的計算機知識,而在家中能力有限的學生上學時就沒有計算機的操作基礎,甚至不了解鼠標的基本操作,因此需要教師的特殊指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進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制定教學內容和任務,進行分級教學。
(三)教學設計過于粗糙。由于教學環境和教學對象水平的不同,也許在教科書的長篇介紹中引入了一定的知識點,但實際操作中只有很少的幾個步驟會在教學時提供給學生。信息技術教師應意識到班上的每個學生都有不同水平的活動,學習態度,學習愛好等,并應根據追求的學習目標制定合理的課程,并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教學。
(四)評價體系有待完善。評估基于某些標準和方法,用于測量,分析和評估教學過程以及評估教學效果。通過評估,學生可以了解學術活動進度,喚起成就感,增加學習興趣并增強自信心。良好的評估可以激發教師和學生的內在動力和需求,并在促進學生進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有效的信息技術類問題解決策略
(一)嚴格管理班級紀律。正確的課堂教學是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信息技術教師應在每學期之前為所有學生聲明課堂紀律,采用分級管理來說明班級代表和班組長的職責。從每個班級中選出兩個班級代表,負責組織整個信息技術課的課前準備,在上課期間組織培訓課程,維護課堂紀律,課后檢查并收集家庭作業。在計算機室中,從每堂課的每一行中選出一個組長,負責班級學生的紀律和對班級學生的書桌和凳子的檢查。同時,需要稱贊在課堂上表現出色的學生,并確定課堂學科的發展趨勢。對于違反紀律的學生,應及時阻止并適當懲罰,例如清潔,關閉門窗。另外,根據每個班級的情況和課程的教學內容,可以準確地監控教學進度。例如,教師培訓實踐,學生實踐和考試,減少學生在計算機室的空閑時間。
(二)做好教學設計。在設計教學時,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以及當前的信息技術水平和學習興趣來規劃學生感興趣的學習關系,以便學生能夠自覺地學習并激發進一步探索知識的愿望。
(三)完善考核機制,優化班級秩序。學生必須承擔評估的責任,學生必須在身心上致力于評估。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評估的實施也是對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室進行有效管理的保證。使用診斷評估進行培訓分層。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由于小學開放的不一致,教學內容的差異和教育資源的區域差異的不一致,高等學校信息技術教學的差異對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差異。針對這一特征,可以通過問卷,訪談,核心考試等方式了解每個學生的狀況,從而形成實用的課程,以使后續評估過程統一。
使用形成性評估進行日常學習和流程管理。形成性評估占了大部分。這是每類信息技術所必需的評估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課堂表現”,“知識掌握”和“發展與創新”,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對內容進行了改進。每節課都是成組記錄的,教師會快速介紹各種結果的評估結果,以鼓勵學生學習并進一步改善信息技術教室的秩序。
(四)為學生創造更多使用計算機的機會。組織更多的活動,包括在上學期間和放學后,每個班級都會創建郵箱,博客,QQ組等,以動員學生廣泛參與。任務通過各種方法和渠道發布,例如郵箱,博客,QQ組。目的是使學生更多地使用計算機并組織學生練習。
簡而言之,信息技術教室的教學氛圍必須由信息技術教師自己創造。只有不斷地監督,管理并不斷改進教學實踐,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氛圍,并使學生逐步發展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當然,對于不同班級,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師也應適應這種情況,并根據自己的才能教給學生,以便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產生更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寶.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與課堂管理的融合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9):121.
[2]王剛.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與課堂教學管理分析[J].科普童話,2020(27):114.
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百旺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河池 5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