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娣
(宿遷市鐘吾醫院 江蘇 宿遷 223800)
結腸鏡檢查是目前廣泛用于各種結腸疾病診療的技術手段,該方式因為可以深入到腸道觀察腸內病理及組織,準確的判斷疾病,這樣可為臨床治療疾病提供有利的參考[1]。而進行結腸鏡診療的時候,為確保檢查的順利進行及診療效果,需進行良好的腸道準備,然而實際上受諸多因素影響,腸道準備效果常不佳,這樣使得檢查無法順利進行[2]。在影響因素上,多數同患者認知不佳相關,因此在進行結腸鏡診療前開展相關的宣教指導有重要作用。目前對結腸鏡診療前的宣教多是責任護士口頭宣教,這不但花費時間長而且患者接受度差,如此不利于結腸鏡診療的順利進行[3]。相比之下,借助微視頻講解方式具有生動直觀的優勢,且受患者接受度的影響小,這樣有助于宣教效果的提升。本次研究中就納入了156例接受結腸鏡診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借助腸鏡檢查微視頻的健康教育效果,報告如下。
納入接受結腸鏡診療患者,共計156例,時間區間為2020年4月—9月。納入標準:(1)均有良好腸鏡診療適應證;(2)有基本的認知能力并且視力良好;(3)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2)腸梗阻的患者;(3)精神疾病或依從性差者。遵循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觀察組78例,男40例,女38例;年齡20~66歲,平均(46.12±2.56)歲;文化程度:初中21例,高中及大專40例,本科及以上17例。對照組78例,男38例,女40例;年齡最小者21歲,最大者66歲,平均(46.05±2.52)歲;文化程度:初中20例,高中及大專42例,本科及以上16例。兩組一般情況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應用常規口頭宣教方式,具體是根據文件資料,安排責任護士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
觀察組則用腸鏡檢查微視頻輔助進行宣教,具體方法如下:(1)成立微視頻宣教小組。由1名護士長、1名內鏡診療醫師、3名責任護士(良好溝通表達能力者)組成宣教小組。護士長負責統籌,內鏡診療醫師輔助,責任護士負責視頻制作及講解,講解人員的普通話標準,制成的水平可由護士長與醫師一同進行審核,保證內容正確、科學及規范。(2)明確視頻內容。參照結腸鏡診療相關文件要求,并對患者進行訪談,之后醫護討論,確定微視頻需涵蓋以下內容:檢查操作、檢查前準備、飲食注意事項、藥物準備、腸道清潔標準、檢查流程與進程后注意事項等。(3)微視頻制作。小組采取分工方式進行微視頻的制作,收集視頻制作所需資料并且進行匯總,微視頻的時間控制在最短3 min,最長5 min,完成制作后組內反復觀看,對其中的一些不足的內容及時指出且做及時的處理。為了達到良好觀看體驗,其中可以加入動畫演示,如對檢查操作以動畫模擬方便了解,還可加入舒緩的背景音樂,畫面涉及的儀器標注名稱與作用,視頻包含字幕。視頻制作完成后可上傳到播放器中,如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生成二維碼與鏈接。(4)視頻宣教方式。接受結腸鏡診療時,在受檢者預約的時候即刻發放印有宣教視頻的二維碼預約單,患者可用手機掃描進行在線觀看,在患者進院候診時也可在候診大廳的屏幕上反復播放微視頻。對于一些無智能手機的老年患者,可以安排護理人員做一對一講解,用平板電腦講解,反復講解幾遍以幫助患者掌握。
(1)評價兩組患者檢查前的腸道準備依從情況,具體涵蓋藥物使用正確、飲食準備正確與知識知曉三個維度。具體是責任護士通過問卷調查在候診期間以面對面問答形式進行。其中藥物使用正確標準:用藥劑量正確、開始用藥時間在檢查前一晚8點、服藥后適當走動;飲食準備正確標準:檢查前1 d少渣飲食、檢查前一晚流質飲食、下午檢查者上午8點前少量飲食但中午飲食;知識知曉標準:掌握檢查過程、腸道清潔標準、相關注意事項。統計正確的占比。(2)應用Boston評分[4]判斷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情況,分成0~3分,0分為根本未準備,3分為準備最清潔,評價清潔部位包括左半結腸、橫結腸、右半結腸,總分范圍為0~9分。
使用SPSS 20.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定量資料對比是否符合正態分布用t與秩和檢驗,組間對比采取χ2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檢查前的腸道準備依從情況上,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腸道準備依從情況比較[n(%)]
對兩組的Boston評分情況上,在各部位的評分與總分上,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腸道準備Boston評分比較( ± s,分)

表2 兩組腸道準備Boston評分比較( ± s,分)
組別 n 左半結腸 橫結腸 右半結腸 總分觀察組 78 2.15±0.42 2.12±0.45 2.16±0.45 6.52±1.26對照組 78 1.42±0.65 1.52±0.61 1.48±0.62 4.35±1.82 t 9.919 8.687 9.686 10.530 P<0.001 <0.001 <0.001 <0.001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腸道準備的依從性上,觀察組明顯要比對照組更高,表明應用腸鏡檢查微視頻進行健康教育,可以使得受教育者做到嚴格依從規范進行腸道準備,為相關診療提供有利幫助。分析原因主要是影響結腸鏡診療患者腸道準備依從性的因素上,涵蓋患者態度、合并疾病等,針對檢查態度問題,在進行健康教育上通過利用微視頻的方式進行講解,可以讓接受結腸鏡檢查的患者明確做好腸道清潔的重要性,如知曉如果不能對腸道進行良好清潔,會影響醫師檢查視野,繼而引起誤診漏診問題;此外若腸道準備不充分也需要患者重新準備,這樣就需要二次檢查,浪費時間并且患者態度不佳,通過微視頻對以上內容講解就可轉變患者態度,提高腸道準備依從性[5]。
本次研究中觀察了兩組腸道準備Boston評分情況,結果顯示在各部位的評分與總分上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更高,提示腸鏡檢查微視頻輔助健康教育明顯提高受檢者腸道清潔質量。分析原因主要是傳統的口頭宣教方式因花費時間長并且宣教所選環境嘈雜,這樣常使得接受檢查者不能認真傾聽,這樣就造成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情況。而借助微視頻進行結腸鏡檢查患者的健康教育則有以下幾點優勢:第一,在微視頻的制作上,參考了規范的指南,其中涵蓋關于結腸鏡檢查操作的各項內容,這樣便于患者理解掌握,為腸道準備及檢查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基礎。第二,利用微視頻進行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多樣化,微視頻集文字、圖片及音頻于一體,這樣可以明顯提高患者的閱讀興趣,且在對檢查過程也通過動畫方式展示,這樣使得視頻內容也通俗易懂,適用于文化程度不一的患者[6]。第三,閱讀可重復性。微視頻的健康教育方式區別傳統口頭講解局限于候診室的區域性特征,在視頻的展示上上傳到網絡視頻上,通過掃描或復制鏈接可隨時用手機、平板電腦與電腦觀看,這更加符合現代人的需求。使得健康教育具有可重復性與跨區域性,提升教育效果[7-8]。第四,新穎及低成本。微視頻教育方式的制作無需特殊工具,一臺電腦即刻,制作軟件也容易操作且制作成本低廉,這樣不會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