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振文
(西寧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青海 西寧 810000)
“卵巢囊腫”是一種相當常見的女性婦科生殖器腫瘤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手術,是治療該病最直接、確切的方式,可以迅速、徹底的去除囊腫,但傳統的開腹手術對患者的創傷較大,影響身體美觀,且術后康復速度緩慢,并發癥較多,因此逐漸被腹腔鏡手術取代[1]。得益于臨床麻醉醫學技術的發展,現目前可以實際用于卵巢囊腫腹腔鏡手術的麻醉藥物、麻醉方法越來越多,但是其麻醉效果并不一致,這就需要加強研究、探討與實踐,不斷改進、優化手術麻醉,為手術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更好的保障患者健康、安全。本研究通過對43例卵巢囊腫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予以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進行手術麻醉,使患者取得了非常理想的麻醉效果,以下為具體的研究情況報道。
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臨床研究對象共計86例,其均為2019年1月—12月期間我中心收治的卵巢囊腫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排除合并其他惡性病變、臟器疾病或手術禁忌證者,所有患者ASA(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均為Ⅰ級到Ⅱ級[2],對本研究完全知情,自愿參與。采取臨床對照研究法,分設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隨機分配患者43例。分組后,研究組患者最小年齡25歲,最大年齡53歲,平均(41.25±2.14)歲,最小體重45 kg,最大體重74 kg,平均(52.42±2.41)kg。對照組患者最小年齡24歲,最大年齡52歲,平均(41.13±2.08)歲,最小體重44 kg,最大體重72 kg,平均(52.28±2.62)kg。兩組患者各項資料基本一致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性充分。
對對照組患者,予以丙泊酚聯合芬太尼進行手術麻醉,對研究組患者,則采用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進行手術麻醉,具體如下。
對照組患者予以丙泊酚、芬太尼進行麻醉誘導,其中丙泊酚劑量2~3 mg/kg,芬太尼劑量2~3 ug/kg。觀察患者的意識消失后,在對其予以維庫溴銨,劑量為0.1 mg/kg,30 min后開始進行氣管插管,確保患者呼吸通暢。出現意識恢復后,繼續予以芬太尼,劑量0.5 ug/kg,同時予以70μg/(kg?min)的丙泊酚用藥,維持麻醉。
對研究組患者予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進行麻醉誘導,其中丙泊酚劑量2~3 mg/kg,瑞芬太尼劑量1 ug/kg。觀察患者的意識消失后,在對其予以維庫溴銨,劑量為0.1 mg/kg,30 min后開始進行氣管插管,確保患者呼吸通暢。出現意識恢復后,繼續予以瑞芬太尼,劑量0.5 ug/kg,同時予以70μg/(kg?min)的丙泊酚用藥,維持麻醉。
兩組患者在手術過程當中,每30 min對患者加用2 mg的維庫溴銨,并使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保持在30~40 mmHg。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局部肌肉按摩,放松肌肉,促進自覺恢復,吞咽反射恢復,能自主呼吸后,將氣管插管拔除,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維持生命體征穩定。
(1)分別對兩組患者麻醉前、氣管插管后、建立氣腹5 min后、手術結束停藥后的心率和血壓進行觀察。
(2)分別對兩組患者的術后睜眼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和麻醉誘導時間進行觀察。
數據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計量資料以(± s)表示,使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麻醉前和手術結束停藥后,兩組患者的心率、血壓無顯著差異。但氣管插管后和建立氣腹5 min后,對照組患者的心率、血壓顯著增高,研究組患者的心率、血壓無較大增幅,且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心率、血壓對比( ± s)

表1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心率、血壓對比( ± s)
心率/(次·min-1)麻醉前 氣管插管后 建立氣腹5 min后 停藥后研究組 43 72.53±5.1578.52±6.5281.52±6.8579.52±5.85對照組 43 72.41±5.7188.47±8.5291.74±9.2480.41±5.91 t 1.25 5.26 5.48 1.68 P>0.05 <0.05 <0.05 >0.05 n血壓/mmHg麻醉前 氣管插管后 建立氣腹5 min后 停藥后研究組 43 78.52±8.5285.25±6.5288.51±5.5180.14±6.74對照組 43 78.12±8.2496.51±7.3697.51±6.8480.95±6.93 t 1.18 5.18 5.62 1.46 P>0.05 <0.05 <0.05 >0.05 n
在術后睜眼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和麻醉誘導時間的對比上,研究組患者也均較對照組顯著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睜眼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等對比( ± s,min)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睜眼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等對比( ± s,min)
n 麻醉誘導時間術后睜眼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拔管時間研究組 43 4.52±1.53 6.78±1.43 6.08±1.12 8.52±1.74對照組 43 6.85±1.82 8.96±1.08 8.42±1.2410.58±1.58 t 4.26 4.56 4.52 4.76 P<0.05 <0.05 <0.05 <0.05
丙泊酚這是一種常用的麻醉藥物,在臨床手術中的應用廣泛,其特點是見效速度快、代謝時間短,不過其缺點也較為突出,即鎮痛效果不是非常強,而且會對人的呼吸產生抑制作用。所以在實際的臨床手術中,對患者采用單一的丙泊酚進行麻醉,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配合其他藥物一同使用[3]。如通過丙泊酚與阿片類受體激動劑的配伍使用,可以降低丙泊酚的使用量,強化、改善麻醉效果。
作為較新的一種阿片類受體激動劑,瑞芬太尼的優勢更加突出,如起效快,麻醉、鎮痛效果強,靜脈用藥后1 min,藥效便可遍布全身,維持時間可長達10 min,與丙泊酚使用,能夠有效減少丙泊酚的用量[4]。且瑞芬太尼代謝不受抗膽堿酯酶藥物與血漿膽堿酶、肝功能與腎功能、體重、年齡、輸注時間長短等因素的影響,經組織非特異性酯酶水解與血漿代謝,持續用藥時不會產生蓄積效應,術后恢復快,不會對丙泊酚的意識和定向力恢復造成影響,停藥后10 min即可完全代謝[5]。因此,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充分發揮了二者的協同作用,減少各自用藥劑量的同時,最大程度的發揮了藥物的鎮靜作用,避免過多使用鎮痛藥物而導致蘇醒延遲,在臨床麻醉中具有諸多優勢[6]。
本文的臨床研究結果證明,在卵巢囊腫腹腔鏡手術中,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用藥麻醉,能夠取得較丙泊酚聯合芬太尼用藥麻醉更好的作用效果,如可以使患者的術中心率、血壓保持更好的穩定性,同時縮短麻醉誘導時間及麻醉恢復時間,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