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芳
(重慶市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重慶 400084)
作為婦科多發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宮頸癌與高危性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存在重要關聯,近年來,該病呈現出發病率不斷升高以及日益年輕化的特點,給廣大女性人群的生命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1-2]。當前,由于宮頸細胞篩查癌臨床上應用日益廣泛,宮頸癌早期檢出率也不斷獲得提高,有助于患者于發病早期即獲得針對性的治療,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是癌前病變篩查仍然為有效抑制宮頸癌發病率的關鍵所在[3-4]。近年來,國家在宮頸癌篩查中的重視力度和資金投入不斷增加,注重對廣大居民加強健康宣教,不斷規范患者的生活方式以有效規避各類危險因素,同時加強宮頸癌篩查以期早期發現病情并及早采取診治措施[5]。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TCT)可顯著提高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而且還可發現微生物感染及部分癌前病變等,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中應用較廣[6]。本次研究自2016年1月—2020年10月春暉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費接受宮頸癌篩查情況進行分析,以便為廣大婦女制定衛生保健策略和方案提供依據與參考,分析如下。
本研究對象為重慶戶籍適齡婦女,年齡35~64歲,年齡平均(48.14±5.23)歲,2016年—2020年檢測人次共計3537人。納入標準:(1)全部研究對象均自愿接受宮頸癌免費篩查;(2)婦女表達及溝通能力正常且檢查配合度較高。
由經過系統、專業培訓的婦產科醫師對受檢者進行體檢并制定體檢表,內容包括受檢者姓名、年齡、婚史、孕史、月經史、既往病史及現病史等,由醫務人員統一填寫。主要篩查內容包括常規婦科檢查、白帶化驗以及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TCT)檢查等。
1.2.1標本采集及處理方式 指導受檢者充分暴露宮頸并以刷子于宮頸管外口柱狀上皮及鱗狀上皮交界處以宮頸外口為中心刮取3~5周收集脫落細胞標本。若宮頸口有大量白帶,可以滅菌干棉球將白帶擦去后再進行標本刮取,然后于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1.2.2宮頸液基細胞學診斷方法 應用宮頸/陰道細胞病理學報告描述性診斷標準(2001年版)(TBS分級系統)并由專業系統做出診斷報告。TBS分類系統具體分類如下:(1)未檢出惡性細胞或者上皮內病變,包括良性反應性病變及炎癥反應;(2)鱗狀上皮細胞異常:①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主要包括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不除外上皮內高度病變(ASC-H)及不明意義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②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③鱗狀上皮內高度病變(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HSIL);④鱗癌(squanous cell carcinomas, SCC);(3)腺上皮異常,主要包括腺癌(AC)、原位腺癌(AIS)及非典型腺細胞(AGC)。腺上皮細胞異常及鱗狀上皮細胞異常即為細胞學異常。
1.2.3病理檢查 為細胞學診斷結果ASCUS及以上患者實施陰道鏡下宮頸活檢術、子宮切除、錐形切除術及宮頸點狀活檢等,對活檢標本實施病理檢查,病理檢查結果主要包括炎性改變或者陰性、宮頸上皮內瘤變Ⅰ級(CINⅠ)、宮頸上皮內瘤變Ⅱ級(CINⅡ)、宮頸上皮內瘤變Ⅲ級(CINⅢ)、宮頸癌。
分析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情況以及異常分類檢出情況。
以SPSS 2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n(%)]表示計數資料并以χ2檢驗各年度TCT陽性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情況分析2016年檢測人數為1036人,2017年為802人,2018年為741人,2019年為654人,2020年為304人。
2.2 宮頸液基細胞學異常分類分析2016年—2017年TCT陽性檢出率有所升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017年—2020年宮頸液基細胞學TCT陽性檢出率總體呈下降趨勢,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宮頸液基細胞學異常分類分析[n(%)]
宮頸癌發生及發展需要經歷較長的慢性病理改變過程,尤其是早期宮頸癌病變發病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自低級別病變進展為高級別病變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部分早期宮頸癌能夠逆轉,但是一旦病情進展為高級別病變或者宮頸癌則逆轉難度顯著增加[7]。
加強宮頸癌早期篩查并及時根據篩查結果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有助于抑制病情發展。宮頸癌篩查能夠及時檢出肉眼無法識別的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有助于為臨床制定針對性病情控制方案提供指導,對于降低宮頸癌發病率以及患者死亡率均有重要價值[8]。社區婦女免費宮頸癌篩查由政府出資,免費為廣大婦女提供宮頸癌篩查,為履行公共服務并實現疾病預防的重要惠民工程和健康工程。
宮頸細胞學檢測為臨床進行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手段,可通過觀察脫落細胞形態對陰道感染、宮頸感染、宮頸病變及宮頸癌等進行篩查,能夠發現肉眼無法觀察到的細微變化,陽性檢出率較高。陰道鏡檢查主要針對細胞學診斷為LSIL、HSIL或者ASCA但是HPV檢測結果呈陽性者,可檢出肉眼無法識別的宮頸病變,能夠為組織病理活檢提供指導,有助于使CIN及早期宮頸癌檢出率獲得提高[9]。因此,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以及疾病診治方面的應用價值均較高。TCT檢查屬于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常用檢測方法,但是該檢查方式存在一定的漏診風險,不利于臨床準確判斷患者病情,因此,單純應用TCT進行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當前,高危型HPV檢測技術不斷進步,已經成為臨床常用宮頸癌前病變輔助檢查手段,為了提高檢測準確率,臨床可應用TCT檢查聯合高危型HPV檢測,有助于使臨床漏診及誤診風險得到有效降低。
此次研究中,2016年—2017年TCT陽性檢出率有所升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017年—2020年宮頸液基細胞學TCT陽性檢出率總體呈下降趨勢。綜上所述,免費宮頸癌篩查在社區婦女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以及防治中的應用價值均較高。部分婦女缺乏保健意識,保健觀念不強,衛生習慣不佳,容易誘發宮頸病變。社區必須重視對廣大女性人群加強宮頸癌防治宣傳教育,鼓勵婦女規范生活行為以有效控制宮頸癌發病風險,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以便早期檢出病變并接受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病變對廣大婦女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