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壯
(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 焦作454172)
肝臟屬于人體代謝主要器官之一,起到內分泌調節作用,具有分泌合成蛋白質、儲存肝糖原等重要作用,且參與機體新陳代謝[1]。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病毒所導致的一種慢性傳染病,有一定治療難度,若未能及時予以有效治療,可進展為肝硬化,威脅患者生命健康[2]。故找尋有效評估CHB疾病變化客觀指標尤為重要。肝纖維化檢測可用于臨床肝臟疾病進展程度的評估,而血清甲狀腺激素常用于甲狀腺疾病檢測,肝臟為甲狀腺激素代謝轉化的重要臟器,當患者肝纖維化后往往伴隨甲狀腺激素代謝失衡[3]。由此推測,CHB患者甲狀腺激素表達可能與肝纖維化存在一定聯系。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CHB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與肝纖維化程度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已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選取我院2017年11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CHB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齡20~73歲,平均年齡(46.48±10.29)歲;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陰性63例,HBeAg陽性17例。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4]相關診斷標準;肝纖維化診斷均≤3期;家屬及本人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合并肝衰竭、惡性病變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者;合并嚴重器官功能衰竭者。
1.3 研究方法
1.3.1 分組標準 參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5],將肝破壞程度分為S1~S3期,S1:匯管區及其周圍纖維化擴大,且小葉內纖維斑痕,兩者不對小葉結構造成影響;S2:纖維間隔,由橋接壞死引起,雖已形成纖維間隔,但大部分小葉結構仍保留;S3:大量纖維間隔,對肝小葉造成分割破壞,導致小葉結構發生紊亂,但尚無肝硬化,處于該期患者可發生食管靜脈曲張及門靜脈高壓。根據上述標準,將患者分為三組。
1.3.2 肝纖維化標志物檢測 取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放射免疫法檢測患者Ⅳ型膠原(Ⅳ-C)、透明質酸(HA)水平,試劑盒由蘇州和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3 血清甲狀腺激素檢測 取待檢血清,采用日本日立公司76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行化學發光法檢測患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和總甲狀腺素(TT4)水平,試劑盒由奧邦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根據試劑盒要求操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檢驗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肝纖維化程度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肝纖維化程度比較 80例患者肝纖維化S1期27例(33.75%),S2期28例(35.00%),S3期25例(31.25%)。
2.2 不同肝纖維化程度肝纖維化標志物水平變化S1期患者Ⅳ-C、HA水平最低,S2期次之,S3期水平最高,三組Ⅳ-C、HA水平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肝纖維化程度肝纖維標志物水平變化(μg/L,±s)

表1 不同肝纖維化程度肝纖維標志物水平變化(μg/L,±s)
?
2.3 不同肝纖維化程度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 S1期患者FT3、FT4、TT4水平最高,S2期次之,S3期水平最低,三組FT3、FT4、TT4水平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肝纖維化程度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s)

表2 不同肝纖維化程度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s)
?
2.4 血清甲狀腺激素與肝纖維化程度的相關性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檢驗結果顯示,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FT3、FT4、TT4水平均與肝纖維化指標Ⅳ-C、HA呈負相關(r均<0,P<0.05)。見表3。

表3 血清甲狀腺激素與肝纖維化程度的相關性
肝纖維化是肝細胞遭受刺激后出現壞死時肝內發生的纖維異常增生過程,屬于慢性肝病逐漸向肝硬化發展的必經途徑。影像學、病理學、血清學檢查是目前肝纖維化診斷常用方式,其中影像學主要有超聲、CT等,但肝纖維化檢測時,只有肝纖維化程度發展到中后期才會出現影像學改變,早期肝纖維化患者診斷不明確。肝臟活檢、肝穿刺屬于肝纖維化診斷金標準,但以上兩種手段均具有創傷性,對于存在合并癥或年齡較大患者,耐受程度較低,且還可能因取材不夠造成誤差,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近年來,血清學評價肝纖維化程度在臨床獲得突破性進展,是目前肝纖維化早期診斷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式,主要包括Ⅳ-C、HA[6]。Ⅳ-C屬于基底膜組成部分,與層粘連蛋白(LN)組成基底膜骨架結構,儲存于肝臟神經纖維、血管內皮基膜等部位,Ⅳ-C升高可反映基底膜膠原情況,在纖維化發生后,Ⅳ-C會隨之升高;HA屬于蛋白多糖的一種,能夠經淋巴系統進入血液,一旦肝臟受損,會對內皮細胞造成影響,而使血循環中HA含量增加,其外周血升高與肝纖維化呈正比[7~8]。本研究結果顯示,80例患者肝纖維化S1期27例,S2期28例,S3期25例;S1期患者Ⅳ-C、HA水平最低,S2期次之,S3期水平最高,提示Ⅳ-C、HA水平變化能夠有效評估肝纖維化程度。因人體激素多數在肝臟內滅活,故肝臟病變與內分泌之間關系密切。本研究對CHB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表達與肝纖維化程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S1期患者FT3、FT4、TT4水平最高,S2期次之,S3期水平最低,經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檢驗結果顯示,血清甲狀腺激素FT3、FT4、TT4水平與肝纖維化指標Ⅳ-C、HA呈負相關,提示隨著疾病加重,甲狀腺激素水平逐漸降低,而肝纖維化指標則發生明顯升高。分析其原因在于,肝纖維化患者多數出現體循環淤血情況,引起機體缺氧、缺血,進而使合成代謝減弱,造成FT3、FT4、TT4水平降低;同時肝臟在甲狀腺激素代謝過程中起到重要生理作用,當纖維化出現后,機體會出現應激狀態,導致體內多種炎癥介質水平升高,進一步減弱甲狀腺反饋作用,減少甲狀腺激素分泌,降低甲狀腺激素水平。由此說明,當肝纖維化程度加重后,體內激素會出現滅活障礙,可對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造成直接影響,進一步說明若患者FT3、FT4、TT4水平出現降低,則代表肝纖維化受損加重[9~10]。綜上所述,CHB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與肝纖維化程度密切相關,在未來可通過檢測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評估CHB患者肝損傷程度,為臨床診治提供客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