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安陽455000)
原發性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即無確切原因的體循環動脈血壓異常增高,具有起病隱匿、病情進展緩慢等特點,隨病情進展,可引發頭暈、耳鳴、失眠等綜合癥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3]。當前臨床主要采取藥物治療,雖可控制患者病情進展,但若患者未堅持服藥或擅自減藥,易導致病情反復甚至加重[4]。故應在藥物治療基礎上配合合理有效護理干預,以糾正患者不良行為,規避心血管病發生危險性。為此,本研究著重從遵醫行為、生活質量兩方面分析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化延伸護理服務在老年EH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6例老年EH患者的臨床資料,按護理方案不同分為常規組和延伸組,每組43例。延伸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61~72歲,平均年齡(66.74±2.40)歲。常規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62~74歲,平均年齡(67.22±2.27)歲。兩組年齡、性別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入組標準(1)納入標準:經臨床確診為EH;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年齡≥60歲;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脫落失訪者;合并嚴重心律異常者;伴有嚴重意識障礙者。
1.3 護理方法 兩組均予以降壓藥物治療、運動干預等基礎指導。
1.3.1 常規組 予以常規護理。(1)用藥指導,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用藥方式、不良反應等。(2)飲食指導,告知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量,禁止暴飲暴食。
1.3.2 延伸組 在常規組基礎上予以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化延伸護理服務。建立護理小組,護理人員包括1名主治醫生、4名醫院護師、2名社區醫護人員、1名家庭成員,共同制訂護理方案。(1)出院前由護師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詳細記錄患者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多方面信息,建立通訊聯系。(2)每月舉辦1次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知識、日常注意事項;醫院護師與社區醫護人員聯系,邀請專業人員對社區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EH專業知識、血壓監測等,由社區醫護人員負責患者日常血壓監測、飲食指導等,社區醫護人員應及時將患者病情變化等信息反饋回醫院,醫院依照反饋信息確定患者是否需復診、調整治療方案。(3)叮囑患者家屬應嚴格監督患者是否按時服藥等健康行為,并告知患者家屬若存在問題可隨時與護師電話聯系。(4)于患者出院1周后,護師進行首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遵醫行為及病情現狀,出院1月后進行上門隨訪,明確患者社會支持系統現狀,詳細解答患者所存問題,消除患者疑慮,后每3個月進行1次電話隨訪,詳細記錄隨訪情況。
1.4 觀察指標(1)通過我院自擬遵醫行為量表從定時檢查、運動適度、定時服藥、按時檢查等方面評估兩組遵醫行為,分為<75分、75~85分、>85分3個級別。其中,≥75分為遵醫。(2)采用SF-36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36-Item Short-from Health Survey,SF-36)從生理機能、一般健康狀況、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等維度評估兩組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生活質量,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3)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評估兩組干預滿意度,分非常不滿意(19~37分)、不滿意(38~56分)、一般滿意(57~75分)、滿意(76~94分)、非常滿意(95分),其中滿意、非常滿意納入總滿意度。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取Bartlett方差齊性檢驗與Kolmogorov-Smirnov正態性檢驗,均確認具備方差齊性且近似服從正態分布,以(±s)描述,行t檢驗,計數資料(遵醫行為、干預滿意度滿意度)以%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遵醫行為比較 延伸組遵醫率為95.35%(41/43),較常規組的79.07%(34/43)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遵醫行為比較[例(%)]
2.2 兩組SF-36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SF-36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6個月后,延伸組SF-36評分較常規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SF-36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SF-36評分比較(分,±s)
?
2.3 兩組干預滿意度比較 延伸組總滿意度為97.67%(42/43),較常規組的93.72%(36/43)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滿意度比較[例(%)]
EH極大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藥物治療雖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抑制疾病進展,但長期用藥易導致患者依從性降低,影響臨床效果[5~6]。相關研究指出,加強老年EH患者院外指導,有助于減少不良行為,促進預后改善[7]。常規護理多側重于用藥及飲食干預,護理內容缺乏多元性、有趣性,且以護士為主導,忽視患者自身需求,導致整體護理效果不甚理想。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化延伸護理服務通過聯動醫院、社區、家庭,可發揮全面化、多樣性、規范性等優勢,有助于及時解決患者自護疑惑,監督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進而降低再入院率[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延伸組遵醫率95.35%較常規組79.07%高,干預6個月后延伸組SF-36評分較常規組高(P<0.05),可見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化延伸護理服務利于提高老年EH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建立護理小組,主治醫師、醫院護師、社區醫護人員、家庭成員共同制訂老年EH護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護理方案可行性、有效性;舉辦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可提高患者對疾病了解程度,利于提高患者遵醫行為;邀請專業人員對社區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可提高社區醫護人員專業能力,社區醫護人員將患者血壓監測等信息及時反饋回醫院,利于醫院調整治療方案,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進展;指導患者家屬監督患者健康行為,可避免患者出現私自停藥等行為導致疾病反復或加重;于患者出院后做好隨訪工作及隨訪情況記錄,可及時發現患者所存問題,并予以對應指導。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延伸組總滿意度97.67%較常規組93.72%高(P<0.05),可見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化延伸護理服務可提高干預滿意度。綜上所述,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化延伸護理服務能提高老年EH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且干預滿意度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