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金玲
【摘? ? 要】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當地的地理資源,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地理知識,以生活化的教育形式促使學生對地理知識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從而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而強調鄉土地理資源與初中地理教學有效結合能夠促進初中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基于此,本文將主要論述鄉土地理資源與初中地理教學有效結合策略的研究,旨在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掌握地理知識,讓學生形成較高的地理素養,加深學生對家鄉的認識。
【關鍵詞】鄉土地理資源;初中地理教學;有效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5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4-0086-02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LocalGeographic Resources and Geograph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Weibei Junior middle school, Wushan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KANG Jinling
【Abstract】In actu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combine local geographic resources to help students accurately master geographic knowledge, and use the form of life-based education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geographic knowledge, complete teaching tasks with high quality, and emphasize rural areas.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geographic resources and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can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umanistic feeling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discuss the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rural geography resources and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aiming to inspire and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useful geography in life, master geographic knowledge, form a higher geographic literacy, and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ir hometown .
【Keywords】Rural geography resources;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Effective combination
一、鄉土地理資源與初中地理教學結合的背景
初中地理新課標指出,初中地理課程要努力建設區域性地理,形成鄉土地理為載體的地理課程,使學生通過局部的地理知識了解世界地理,明確世界地理、中國地理與鄉土地理之間的關系,理解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武山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北部為黃土高原西南邊緣,黃土層沉積,形成黃土梁、黃土峁的地貌。南部為秦嶺北坡西段,以太皇山、云霧山、東梁山等山峰為主體,其中天爺梁海拔3120米,是天水的最高峰。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從縣城中部穿過,侵蝕沖刷形成渭河谷地平原。武山也是 “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經濟帶”的重要通道,我國東西最長的鐵路干線——隴海-蘭新線、連霍高速公路、國道310、國道316都在此經過,交通便利,人文自然地理環境獨特,鄉土地理課程資源豐富,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二 、鄉土地理資源與初中地理教學結合中存在的問題
(一)地理知識比較抽象
通過真實的記錄訪談,大部分學生都表示,部分地理知識過于抽象。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將較為抽象的地理知識進行深入闡釋,就會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學生地理思維存在局限
初中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于地理現象的理解不到位。學生在學習時對地理知識的掌握能力有限,缺少規律性的總結,邏輯思維能力存在不足。教師在強調鄉土資源的實際應用中,應該促進學生提高自己的地理思維能力。
(三)鄉土地理教學表面化,鄉土資源應用方式單一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講授地理知識時,習慣于依靠空洞的理論分析,沒有發揮鄉土資源實踐作用,這無疑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此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準備不充分,沒有與學生形成有效的互動,這將使學生失去學習地理的興趣。地理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對于鄉土資源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并沒有聯系當地的鄉土資源進行教學,這就導致鄉土資源與地理教學的結合仍停留在表面上。
三、鄉土地理資源與初中地理教學有效結合的探究
教師要巧妙地將鄉土資源融入地理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家鄉地理知識的認識。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讓學生去搜集、整理有關的鄉土地理資源,幫助他們降低地理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一)充分挖掘可利用的地理資源
地理學習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具備較強的發散思維,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充分挖掘當地的鄉土地理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察渭河的流向,以了解武山縣地勢的高低;通過記錄渭河的汛期來探究當地降水的季節變化等相關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在不斷實踐探究的過程中,把地理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地理知識的內涵,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教學
教師還要將學生熟悉的地理環境融入課堂設計中,使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感知到地理知識,幫助學生總結生活中的地理知識。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入手,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同時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小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設計活動時要與學生積極溝通,激發學生對生活中的地理現象的思考,進而展開一系列的探究性學習活動,高質量地完成地理教學任務。例如,教師在講解山脈、平原、丘陵、高原等概念時,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環境,詢問學生是否有比較熟悉的地形,以“地形高低、平坦程度”等概念入手,師生共同分析總結山脈、平原、丘陵、高原等地貌的特點。鼓勵學生了解家鄉的地理事物,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找到記憶地理事物的正確方法。
(三)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鄉土地理資源觀
鄉土地理資源復雜多樣,資源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展,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觀點資源觀,以辯證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鄉土資源。鄉土地理具有更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特點,因此,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可以緊密聯系實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繪制地圖、地理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等地理基本技能,學生可以緊密結合鄉土地理的知識,將其應用于地理實踐當中。另外,教師也可以將《武山縣地方志》引入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樹立可持續發展的鄉土地理資源觀念,在此基礎上認識到資源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探究鄉土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素養,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從更高層面來理解鄉土地理知識 。地理資源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教師要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資源觀,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主陣地,而將鄉土地理資源引入課堂是激發學生家國情懷的主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立德樹人的目標,把德育、智育融為一體,巧妙利用地理資源,把空洞的地理知識具體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發揮地理資源實踐性、開放性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把素質教育貫穿課堂。
(四)綜合線上教學方法
社會生活不斷發展,學生在享受高科技便利的過程中,網絡環境也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依托海量的線上資源,關注本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氣候特點、植被特征、名勝古跡、宗教文化等,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對當地的地理現象進行分析,以及綜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思維邏輯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地的鄉土地理資源,將生活化的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這也是推動地理課堂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嘗試。通過地理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學生人地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注:本文為天水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鄉土地理資源與初中地理教學有效結合的探究”(課題立項號:TS[2019]LX29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康國強.淺析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04).
[2]陳衛.初中地理實踐能力與培養[J].教育,2020(09).
[3]吳令.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學策略探討[J].散文百家,2020(02)
[4]張雪峰.淺談縣域鄉土地理資源與初中地理教學有效結合模式[J].新課程導學,2019(16).
[5]劉子中.初中地理教學中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利用研究[J].新課程,2018(03).
[6]冒乃娟.初中地理教學中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利用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6(11).
[7]李新元.初中地理教學中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利用研究[J].知音勵志,2016(24).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