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十多年前,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的陸全堂看到農戶從外地購買的鴨苗的品種和質量都很一般,就自己購買來40臺孵化箱,做起了孵化鴨苗的生意。每一批鴨苗銷售前,陸全堂都會抽樣檢查鴨苗的體重。如果達不到一只50克的銷售標準,這批鴨苗他就不會賣,因為體重不達標的鴨苗體質相對較弱,不耐運輸、容易死亡。正因為陸全堂孵化的鴨苗健康、耐養、出肉率還高,所以本地和外地的許多養鴨戶都找他購買。
就在陸全堂的鴨苗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之時,2013年3月份的H7N9型禽流感給了他致命一擊。一夜之間,禽流感的陰影籠罩著所有雞鴨鵝養殖戶,沒有人再去購買鴨苗。此時,陸全堂還有30多萬只鴨苗正在孵化,心理負擔極重。
30多萬只鴨苗陸續出殼后,陸全堂措手不及。他以2角錢一只的價格賠本處理,卻賣不出多少。他干脆將鴨苗免費送給農戶,實在送不出去的,就自己當種鴨來養。可養著養著,就積壓了上千噸鴨糞。揮之不去的禽流感,賣不出去的鴨苗,以及堆積如山的鴨糞給陸全堂帶來了多重困擾。眼看這個行業要做不下去了,他焦急不已。
4月份的一天,陸全堂到陜西考察,吃到了一種味道絕佳的獼猴桃。一問他才知道,那些獼猴桃是用牛糞種出來的。陸全堂想:我的鴨糞這么多,如果拿去種植獼猴桃,那么種出來的果子品質應該也會很好。于是,他認真學習了獼猴桃的種植方法。隨后,他流轉來300畝土地,訂購了1萬多棵獼猴桃樹苗,把發酵好的鴨糞鋪在地里,種植起了獼猴桃。
陸全堂是個老實人,他種獼猴桃用的也是最笨的辦法。他施肥用鴨糞,除草也不用藥物。不僅如此,陸全堂還讓員工把品相不好的、外觀有傷痕的獼猴桃統統挑出來,不拿去銷售。因為不打農藥,有些獼猴桃會被蟲子和鳥吃掉。可陸全堂說,寧肯損失一些,寧肯產量低一點,也要老老實實種獼猴桃。
4年之后,陸全堂的第一批獼猴桃終于成熟了。這時,本該抓緊銷售的他做了一個異常舉動——連續3個多月把市場價值15萬元的獼猴桃免費送給鴨苗客戶。難道是陸全堂的獼猴桃賣不出去?不是,他在靜靜等待一個結果。
原來,用鴨糞種出的獼猴桃口感好、味道甜,陸全堂很有自信。他知道鴨苗客戶品嘗了他的獼猴桃后肯定會回購,所以他并不愁賣。另一方面,一些原本從其他公司購買鴨苗的客戶聽說在陸全堂這里買鴨苗能免費吃到獼猴桃,所以也被吸引過來購買他的鴨苗。在獼猴桃的帶動下,陸全堂的鴨苗生意一下子紅火起來。那年年底,他的鴨苗銷售額達到了2000多萬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第二年,陸全堂的獼猴桃進入了盛果期,銷售額也達到了200多萬元。
鴨糞助推了獼猴桃種植,獼猴桃的特色則有力帶動了鴨苗的銷售。因為懂得借力獼猴桃,陸全堂讓危機變成雙重商機,將鴨苗、獼猴桃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產業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得自己的創業之路走得更穩健、更踏實。
(編輯? 高倩/圖 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