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任何運動都會或多或少地用到膝關節,幾乎不存在完全不傷膝關節的運動,甚至連走路都可能對膝關節造成細小的損傷。以下運動更易損傷膝關節:
長期坐著或躺著不動
長期坐著或躺著不動,是最傷膝關節的行為。肌肉支撐、保護人們的骨骼和關節。和“越懶越容易長”的脂肪不同,肌肉“用進廢退”。也就是說,平時越喜歡坐著、躺著不動,肌肉力量越薄弱。
久坐的時候,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良,代謝減慢,關節腔滑液分泌減少,增加了下肢關節損傷的風險,并且膝部和髖部患關節炎的風險將提高。
通過運動刺激可以使關節腔內的滑液流動,幫助膝關節更好地活動,還能提供營養物質。
爬山或爬樓梯
膝關節是負重關節,過度的反復高強度負重會加重關節軟骨的磨損,從而出現關節炎的癥狀。生活中,爬樓、爬山等都是增加關節負擔的動作。
正確做法:爬樓梯的時候,背部保持挺直的狀態,重心不要太早向前移動,這樣可減少對膝關節的壓力。對一些膝關節有傷病、孕婦以及過度肥胖的人群,建議少爬樓梯。
另外,下坡下山的時候,從略高一點的地方邁到更低的地方,腳踩到地面的瞬間,膝關節會承受地面的反沖力,速度越快,反沖力越大。加上很多人缺乏運動,膝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都不夠強壯,著地的瞬間,就會因為不穩而左右晃動,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建議徒步的時候備好登山杖,下坡可以用它來借力,給膝關節減減負。
跳減肥操
跳減肥操的大忌有兩個:①光腳或只穿襪子,在地板上蹦跳;②不講究動作是否標準。
如果你喜歡跳減肥操,可以這樣做,將傷害降到最低。
⑴墊上瑜伽墊,穿專業運動鞋,必要時戴上護膝。
⑵動作跟不上時,不要追求跟上進度、完成課程,而要反復觀看教練動作,慢慢摳,把動作做標準。
水泥地上長時間跳繩
水泥地面不能對跳躍落地過程產生的沖擊力有緩沖作用,對膝關節的沖擊很大。因此,長時間在水泥地上跳繩容易造成膝關節傷害。
如果想跳繩,建議選擇塑膠跑道(運動場)這類有一定緩沖的地面進行,減少跳躍帶來的膝關節沖擊。跳繩的姿勢也可以適當調整,膝蓋稍稍彎曲,腳前掌先落地,對膝關節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