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海,劉新君,何 精,馮穎博,張晉才
(巴中市中心醫院腎內科 四川 巴中 636000)
糖尿病腎?。╠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iabetes mellitus, DM)的常見并發癥之一,主要與高血糖所致腎血管內皮功能損傷、微炎癥及氧化應激損傷等有關,若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其治療難度比其他腎病更難,故目前關于DN發病機制等相關研究已經成為熱點[1]。而脂聯素(adiponectin, APN)具有抗炎、抗氧化應激的作用,其與DM的發生及預后有關[2]。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可有效反映腎小球的濾過率,其可作為評估機體腎損害的重要指標[3]。因此,通過檢測DN患者血清APN、CYSC水平,并與健康對照進行比較,分析APN、CYSC與DN的相關性,結果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腎內科收治DM患者50例作為DN組;同時納入同期在我院行健康體檢人員50名作為健康對照組。納入標準:(1)符合DN診斷[4]標準;(2)就診前1個月內無抗炎、調脂、免疫等治療史;(3)年齡>18歲;(4)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正在進行抗炎、免疫治療者,年齡小于18歲,拒絕配合者。DN組與健康對照組在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MI)、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1血清APN、CYSC水平檢測 所有對象均于清晨8:00—9:00抽取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3 000 r/min、10 min、離心半徑8.5 cm)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APN、CYSC水平。
1.2.2尿蛋白檢測 所有研究對象常規留24 h尿液(當日和次日晨尿液),通過日立7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24 h尿液中蛋白水平,得出24 h UAER(尿白蛋白排泄率)。
DN組患者的血清APN水平低于健康對照組,血清CYSC水平和24 h UAER水平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APN、CYSC水平和24 h UAER比較(±s)

表2 兩組血清APN、CYSC水平和24 h UAER比較(±s)
組別 例數 APN/(μg·mL-1) CYSC/(mg·L-1) 24 h UAER/mg健康對照組 50 12.13±1.41 1.05±0.23 9.53±1.13 DN組 50 7.43±0.75 5.71±0.66 223.10±25.31 t 20.810 47.157 59.607 P<0.001 <0.001 <0.001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APN水平與24 h UAER呈負相關(r=-0.847,P<0.001),血清CYSC水平與24 h UAER呈正相關(r=0.868,P<0.001)。見圖1、2。

圖1 血清APN水平與24 h UAER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

圖2 血清CYSC水平與24 h UAER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
脂聯素(APN)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具有抗炎、抗氧化應激作用的一種內源性生物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質,APN可以通過對轉化生長細胞因子等的表達進行調控以及對AMPK信號通路調控等方式實現對機體細胞內的氧化應激水平的改善作用,APN在糖尿?。―M)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與患者高血糖導致的各類炎癥以及機體氧化應激損傷等密切相關[5]。而CYSC一種糖基化堿性蛋白質,因腎臟是唯一能清除CYSC的器官,并且經過腎小球的自由濾過而不被腎小管上皮細胞所吸收和分泌,故可精確地反映腎小球的濾過情況,其作為腎損傷的重要評估指標目前也已被廣泛報道和證實[6-7]。
結果顯示,DN組血清APN水平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而DN組血清CYSC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表明血清APN、CYSC水平與DN的發生、發展有關。這可能是由于在DM向DN的發生過程中,機體的高血糖狀態引起了腎臟炎癥、氧化應激反應的失衡,使APN等抗炎、抗氧化應激因子分泌減少,導致腎臟炎癥、氧化應激反應加劇而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微血管病變、腎小球硬化等,使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表現為不能有效濾過CYSC等而使CYSC水平升高。本文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APN水平與24 h UAER呈負相關,血清CYSC水平與24 h UAER呈正相關,進一步提示血清APN和CYSC可作為評估DN及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因此,通過檢測血清脂聯素(APN)和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可以有效評估DN病情的發生發展及疾病轉歸情況,對CYSC水平較高或APN較低者,應警惕DN發生及其病情進展,且考慮單一指標檢查易受多因素影響[8-9],故在臨床中應進行APN、CYSC聯合檢測,以為及早評估DN發生及其病情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10]。
綜上所述,APN、CYSC與DN的發生發展有關,提示APN、CYSC應可作為評估DN病情轉歸的重要指標,故通過監測患者血清APN水平、CYSC,應有助于DN的臨床診治及其病情評估。本文由于樣本量較少,樣本來源也只是一個中心的回顧性病例,因此,對象選擇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選擇偏倚,在以后需進一步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的隊列研究加以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