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
摘要: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有用人才。本文以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工程系學生黨支部為例,提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出“黨建引領”,開創黨建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五強六進”網格化融合路徑。
關鍵詞:黨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五強六進;網格化融合
引言
高校大學生黨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思想政治教育是促進高校大學生黨建的有效途徑,且二者在目標、內容、方法上均有相同之處。面對新的時代和世情國情,研究高校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新內容、新形式、新路徑,不斷提高二者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對培養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強六進”網格化整合路徑
加強支部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構建“五強六進”網格化融合路徑,以育人為根本,以解決共同存在的問題為任務,整合資源創新形式形成合力,既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學生黨建中的基礎作用,又不斷強調黨建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龍頭作用。
五強:(橫向網格,加強自身建設)
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強:對標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標準中的七個有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帶領廣大黨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打造堅不可摧的新型基層黨支部。
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強: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提升黨員意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崗位,守正創新,將新時代的新要求貫穿至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終,實現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先鋒模范榜樣。
預備黨員的管理和教育強:結合學院辦學特點,預備黨員發展后便離校實習,利用互聯網+黨建,開辟新媒體黨建平臺,打造立體學習和教育空間,創新對預備黨員的教育管理模式,既使在實習就業崗位上也能做出卓越的貢獻。
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結合強:嚴格組織發展和入黨積極分子認定程序,“早選苗、早教育、早培養”,將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與教育管理工作相結合,以此帶動校園文化建設和學風建設,充分發揮入黨積極分子在校期間的示范引領作用。
青年團員,黨的后備力量強:加強團員的教育和管理,在“學”上下功夫,堅守共青團員精神高地、在“做”上見成效,抓緊抓實推優入黨任務、在“嚴”上謀真招,持續加強團員隊伍建設,從而發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強大作用。
六進:(縱向網格:黨建與學生思想政治相融的具體路徑)
黨建進班團:從鞏固新時期黨的青年群眾基礎、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的高度出發,堅持“黨建帶團建”,強化工作機制,不斷增強團員青年深入學習黨的理論和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斷提高團員青年隊伍素質,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其成為黨的優秀的后備軍。
黨建進課堂:結合黨中央“三全育人”和“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精神,實現黨建+課堂,與思政部及教師黨支部實現無縫對接,形成協同效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觀各類技能大賽等,以賽促學,著力培養思想政治過硬、專業素養過硬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黨建進公寓:學生公寓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是學生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空間因素。通過開展“黨旗進公寓”、“黨員掛靠”、“入黨積極分子與同學聯動”、創建“公寓黨團活動室”等項目開辟黨建工作——公寓新陣地。
黨建進社會實踐及志愿服務活動:利用春考、大賽等志愿服務活動和特色社會實踐活動平臺,實現黨建全覆蓋,在人員選拔、培訓、考核等過程中,突出入黨積極分子的示范引領作用,提升政治修養、增強服務意識、拓展專業維度,以致更好地服務學校和社會。
黨建進校園文化活動:將黨建融入各類校園文化活動中,以黨的十九精神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增加紅色元素,堅持“黨”的領導,弘揚主流思想,傳播正能量。
黨建進社團:加強對各類社團的管理和教育,讓黨組織成為社團的“政治核心”,可以團結廣大學生,在學生社團組織內部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確把握社團發展方向,從而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覆蓋。
結束語
融入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通過黨建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形成與系部發展相適應的黨建工作模式——以支部為抓手推動落實、以黨員為落腳點帶動示范、以群團為后備軍跟進,為支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政治保障,提升育人質量。
參考文獻
[1]林琳.基于“黨建+”理念下的高?;鶎狱h建工作效果提升[J]化工進展.2020(06).
[2]唐朝暉.讓思政工作緊扣網絡時代脈搏[J]共產黨員(河北).2020(01).
(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工程系?山東?濟南?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