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托斯蒂是意大利近代著名作曲家、聲樂教育家,其歌曲旋律優美,語言通俗易懂,內容也貼近人們的生活,經常是舞臺上很多演唱者的保留曲目,為了更好地研究托斯蒂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征及演唱技巧,掌握其歌曲中情感的變化,本文針對其作品及演唱方式展開討論。
關鍵詞:托斯蒂;藝術歌曲;創作特征
弗朗切斯科 托斯蒂(Franesco Tosti.1846-1916)是意大利近代著名作曲家、聲樂教育家,他被認為是19世紀沙龍民謠的作曲家。在19世紀后期大多沙龍作曲家漸漸被人遺忘之后,他的很多作品都是當時的聲樂學者必學的作品,其歌曲旋律優美,語言通俗易懂,內容也貼近人們的生活,經常是舞臺上很多演唱者的保留曲目,為了更好地研究托斯蒂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征及演唱技巧,掌握其歌曲中情感的變化,本文針對其作品及演唱方式展開討論。
一、托斯蒂生平及作品簡介
托斯蒂1846年生于意大利阿勃魯齊省的奧爾納托,他從小就酷愛音樂,在他12歲的時候就在那不勒斯圣彼得羅?阿?馬依愛拉皇家音樂學院進修小提琴專業,1886年畢業以后開始嘗試創作,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加深自己對民間音樂的理解和認知,創作出了很多的優秀作品。其非常流行的代表作有《她不再愛我》、《愛的悲嘆》等歌曲。1894年他進入英國的皇家音樂學院擔任教師,隨著其音樂造詣的不斷提高,大量的優秀代表作開始問世,如《永遠》、《再見》、《母親》、《晚禱》、《愛情》、《春天》、《我愿死去》、《那一天》等作品都是他在這個時期創作的,他的作品融合了大量的敘事性和浪漫主義色彩,被當時的很多人模仿和學習。
二、托斯蒂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征
19世紀是浪漫樂派蓬勃發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歌曲作曲家,比如羅西尼、貝里尼、多尼采蒂。托斯蒂的很多音樂作品就繼承和發揚的他們的歌曲特點,在歌曲的創作結構上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體裁上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比如在歌曲《不再愛你》、《最后的歌》等歌曲的創作上,都很好地詮釋了這一特點。另外,他的作品很多都帶有濃烈的意大利民族風情,還融入了很多民族舞曲的特點,比如《小夜曲》、《馬萊卡萊》、《最后的歌》這三首歌曲中都是以一個故事背景為體裁構造而成,利用浪漫主義風情的歌曲來表達內心的真是感受和對音樂的熱愛,在當時的“沙龍音樂”影響很深的前提下,整個歌曲進行的十分平穩,抒發了內心的咱們和情感上的向往。托斯蒂的很多作品北斗廣為流傳過最后成為了經典的作品,比如:《不再愛你》,這個曲調本是來自于拿波里地區的教堂婚禮歌曲,作品中濃郁的莊嚴和神圣風情被演繹得如醉如癡,在一個激烈的氣氛中講述了一段令人羨慕的愛情故事。
三、托斯蒂藝術歌曲的語音的發音特點
意大利語發音時,發音器官肌肉緊張度較大,有元音、輔音之分。除外來詞以外,幾乎所有詞都是以非重讀元音結尾,重音一般都落在每個詞的倒數第二個音節上。元音發音時,唇形變化明顯,而輔音則分為清輔音和濁輔音,發音要求嚴格,不可模棱兩可。而意大利語擁有漢語中所沒有的大舌顫音r,沒有“鼻元音”。因此,每個音發音出來都很平正,明亮,流暢,清晰。元音、輔音分開來看。下面將元音和輔音分開來看。
首先,元音特點。意大利語中元音必須清楚而不含糊地朗讀,無論重讀或非重讀,一概不許吃音。發音時,氣流要不受阻地從咽喉至口腔自由流出,同時舌頭和嘴唇的位置也有高低、前后、開閉和展圓的變化,發音器官各部位肌肉緊張卻均衡,以較弱的氣流使聲帶振動發出響亮的元音。
再看輔音特點。意大利語中的輔音是氣流受到唇、齒、舌、腭等部位的擠壓或阻礙后,沖破發音器官所發出。發音時與元音組合成音節發出不同的聲音。通常被分為清輔音和濁輔音。清輔音發音時聲帶張開,氣流出來時不振動聲帶。濁輔音發音時聲帶靠攏并拉緊,氣流出來時振動聲帶。
四、如何更好地演唱其作品
托斯蒂的藝術歌曲的歌詞來源于他同時期的意大利詩人的詩歌,它們多數以愛情為主題。他為了細膩地傳達歌詞中所寫的心理狀態,旋律上便具有朗誦性。因此我們在演唱托斯蒂的作品之前首先要將歌詞慢速朗讀,每個字都要發得很圓潤。一首歌的演繹不僅需要條件好的嗓音,正確的舌位也是唱好歌的重要條件,尤其是在高音的表達和音量的控制方面。舌的位置影響著氣息的傳送,進而對元音的形成、音色的變化及共鳴的質量等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發音時,應將舌柔軟地靠近下牙齒根部,放低舌骨,切不可使勁或使舌根后縮,同時保持下巴呈半打哈欠狀態,最為理想。
意大利語的連貫性是指單詞之間,由前句的詞尾音和后句的詞首音相互連接起來的發音法。這種連接關系將各自獨立的詞組融為一體,賦予了意大利語以流暢的樂感,進而增強了歌唱的表現力。例如意大利語歌曲《不再愛你》其中如mi⌒al- men、guisce⌒ilcor兩組詞將前句詞尾音和后句的詞首音互相連接起來,從而使作品更加流暢,更具音樂性。另外,他的作品中會出現很多弱起小節,樂句間的空拍也往往不是整拍數,演唱旋律樂句間的空拍由鋼琴伴奏部分的旋律連接,因此演唱托斯蒂的藝術歌曲,一定要熟悉伴奏部分,并要和伴奏保持內心節奏的一致。
從本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托斯蒂藝術歌曲創作的曲式結構、體裁運用等方面都繼承了意大利浪漫主義的情感內核,并融入了意大利民歌的民族特色,因此要演唱好托斯蒂的藝術歌曲,在演唱時唱好意大利語的語音,在元音發音方面,應以口腔打開為重要前提,充分運用橫膈膜的呼吸,同時注意舌頭對于元音的形成、音色的變化及共鳴的質量等的影響。把握好作品的結構、調性色彩、節奏和語言等方面的特點,靈活地運用聲音技巧,在音色和音量的處理上都要十分考究,感情要充沛而不過分。
參考文獻
[1]吳雪松.論托斯蒂藝術歌曲的教學價值[J].北極光,2019(06):44-45.
[2]李明月.托斯蒂藝術歌曲教學價值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37(06):185-187.
[3]張永凱.析《托斯蒂歌曲集》創作的藝術價值[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8,36(02):119-127.
作者簡介:喬宇函,1997.7.29,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男,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級碩士在讀 研究方向:聲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