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勝
摘要:初中生屬于青少年階段,在各個方面都還不成熟,需要學校及家庭教育的引導。其中德育教育、三觀教育、行為習慣等方面值得我們去重點引導,學生思想德育教育及可遷移技能可以影響學生的人生高度。本文就此問題開展研究,并給予參考建議,以期為未來學生的教育及相關問題的研究提供參考及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生;教育;德智體美勞
一、引言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很多問題都值得我們初中教師去關注與思考。當前突出的問題是在課時緊張的情況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僅僅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同時學生的心理素質文化內涵等等也需要我們去構建。學生是學習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同時初中時代也是三觀建設德育發展的重要時期。
二、初中生教育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后,在教育方面的要求也逐年升高。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聽。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習比較自覺的學生來說沒什么大的問題,但是對于一些自覺性差的學生就存在很大的漏洞了,他們有可能在老師家講課的時候就神游了,一節課下來也沒學進去什么。然而在長時間的這種教學模式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失去興趣,也不再進行思考,為老師所講的為標準,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并沒有太多的促進作用。
三、初中生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過于注重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德育教育
創新是一個國家進步的靈魂,而教育的進步也需要創新,一個優秀的學生必須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一個優秀的學校也必然是重視德育的教育機構。“沒有創新人格的培養,就不會有創新人才的涌現”。當下的初中生德育教育一般是班主任老師帶領全班,班長協助老師,學生們都已經適應了這種學習,沒有一點的積極性,所以加強德育教育的創新性是我們非常緊急的一項任務。首先,初中生德育教育缺乏創新的理念,其次,德育教育的教學缺乏創新性,教育的內容、教育的方法都缺乏創新。另外,學校的教育方式大多不為學生所接受,傳統的教育老師大多喜歡占據主講地位為學生們教授課程,然后要求學生寫一些心得體會,實際上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能達到德育的效果,學生和老師的時間都投入了,但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所以改變創新方式,是初中必須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創新是初中生德育教育工作成功進行的靈魂,是道德精神教育的生命力,沒有創新,我們的發展就不會長久。
(二)學生家庭教育缺失,與父母溝通不足
家庭教育也是初中生教育的重要組成環節,如果家庭教育缺失,缺乏與父母的溝通,對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是極其不利的,更有甚者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陰影,從而影響孩子將來的人生發展。有一部分比例的學生家庭環境不太好,父母吸煙酗酒打游戲,這些習慣都不利于初中生的成長,同時還有一部分比例的家長以為將學生放進學校就全部是老師的責任,其實也不盡然,學生的成長健康習慣的養成很多有取決于家長,學生初中的學校環境中的時間是三年,而與父母之間共處的時間將是一生,所以培養孩子好習慣父母所占的影響很大。
(三)學生自身素質缺失
初中生因為有中考的壓力自身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都有待提高,有些學生甚至將書本上的內容奉若圣典,而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初中生是學生成長上的重要環節,初中生生理與心理發育尚未健全,這段時間三觀建立,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培養還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可塑性都極強,我們應該選擇恰當的時機,培養學生自身的價值。
四、應對初中生教育問題的策略
(一)在學習過程中給學生滲透德育教育
初中生育德教育應當加強和改進班級管理工作,加強優秀班級體的建設,通過課外活動,課上討論,班級比賽等促進道德教育深入學生思想,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要想完善初中生德育教育方面,我們就需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進行合理教育與安排。首先,學校領導方面應該緊跟國家發出的號召,深入了解國家對于道德教育的內容,并投入到自己學校的建設,此外,應該開集體會議,和老師們以及學生代表進行討論,找出符合自己學校的道德教育之路。第二,學校老師方面,學校的老師是重要人員,他們的存在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上邊接受學校領導的重要批示,將問題反饋給領導,下邊將德育教育內容傳達給學生,并在學生中了解問題。另外學校應該加大對道德教育的投入力度,只有時間和精力都夠,班級管理的道德教育才能有所改善。
(二)呼吁家長增加對學生之間的關懷與互動
對于家庭教育的方面,建議有條件的學校定時開班家長培訓班。良好的家庭條件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家長也應該時常與孩子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并與學生經常互動,比如和學生一起大掃除,健身活動等等。對于學生的學習與良好習慣德育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
(三)培養學生自身素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除了書本上的內容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也可以適當的加入課堂當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給學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價值。
五、總結及展望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沒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受社會包容的,所以說道德教育的開展是相當有必要的。道德教育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它更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每位教師,每個社會群眾都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責任,將責任當做自己的事情來干,我們的道德素質水平教育一定會有一個很大的飛躍。此外,我們還應當對教授德育工作的老師進行培訓,讓他們擁有統一的認識,并且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讓學生從他們身上學到做人的真正道理。另外班級管理的德育教育必須更加加大實踐的力度,道德教育工作只有通過老師和學生的主動積極參與,此項工作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結果。班級管理下的道德教育需要完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以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人際關系,并且引導學生日常良好生活習慣的慢慢養成,兩者的完美結合定會促進學生將來的心靈和諧,使他們在人格魅力上擁有獨特的道德素養,班級管理中所有人都各司其職,發揚優點,努力改正不足,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社會定是具有高素質道德素養人才的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唐建生,李遠,高思剛.互聯網+初中生心理自我教育活動的實踐與探索——基于廈門市金尚中學的調查與實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07):138-141.
[2]王琪瑛.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初中生父母教育期望的影響和機制分析[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9,11(04):13-21.
[3]黃天德.淺談農村初中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藝術[J].亞太教育,2019(07):69.
(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沙坪中學?廣東?江門?52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