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生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手段被應用在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中,信息化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在當前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需要積極在此方面進行投入,以此提高管理效果。基于此,本文對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進行研究,分析了其基本構成,以此提出具體策略,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監督;策略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進行了一些順應時代發展的改革,使其能夠更好的融入當前社會。會計內部控制與監督在事業單位當前創新改革工作的重要作用,針對現階段社會對于事業單位的要求,需要深入挖掘內部控制與監督工作中不相符、不匹配的問題,結合信息化手段進行加強,最大程度上保證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規范化以此為我國事業單位發展奠定基礎。
一、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構成
在當前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需要將各類現代化手段有效應用在實際建設中,使各種工作模塊能夠進入到統一化管理的狀態,以此減少人為處理中帶來的各種主客觀因素的負面影響,使各類型的風險進一步降低,提高會計管理的質量。同時,積極將信息化技術使用到監督工作中,可以在分類分級工作建立統一標準,全面完善各類細節控制,使管理水準朝著更高的方向發展,構成如以下幾點。
控制環境:主要包括管理層的相關經營理念與相關經營效果,完善當前事業單位道德價值觀,規避了信息孤島的問題,使內部控制環境優化。
風險評估:對相關風險問題進行系統性分析,資金使用流程會更加科學,其中的風險會得到評估,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控制活動:為提高控制活動的有效性,需要以相關的政策程序確保相關決策的順利實施[1]。
信息與溝通:對所有信息進行確認,依靠信息技術,可以使得實際會計信息管理更加規范,以便于事業單位員工履行職責,將信息及時傳遞。
信息監控:信息監控可以發現當前現存問題,使整體內部控制有序進行,以長期監控評估結果基礎,使人工失誤發生的概率得以降低,從而提出解決策略。
二、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的現狀
(一)內部控制不健全
站在內控角度來看,需要在管理中包括組織規劃、職工培訓等多項內容,形成統一的管理框架,把全面預算管理和內控充分結合,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事業單位在發展建設中存在內部控制不健全的問題,如不少事業單位依舊采取的傳統的內部控制機制,導致管理無法契合事業單位建設要求。同時,雖然部分事業單位在發展中采取了相當多的管理理念進行優化,但是未能結合實際情況,導致初創期、完善期和成熟期無法同步,不能迎合新時期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開展需求,阻礙了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預算約束力不足
全面預算管理需要融入內部控制的每一個環節中,且需要根據全面預算管理調整內部控制細節,如事業單位會將每一年度的財政預算上交給政府部門,通過管理部門將預算的相關內容落實,發揮內控的作用。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部分事業單位存在盲目對既定預算項目調整的情況,實踐過程中無法結合預算項目開展工作,使得資金使用過于混亂,該問題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背道而馳。同時,預算約束力不足也會導致事業單位出現掛名款項,為會計內部核算帶來諸多影響,該問題需要通過各類信息手段加以解決[2]。
(三)缺少監督管理
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需要有明確的監督機制,但當前部分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過程中,仍然缺少監督管理機制的約束,使得財務管理部門出現了與內部控制規定相違背的操作,該問題制約了事業單位的發展。雖然在改革過程中部分事業單位設立了監管部分,但內部監督工作僅僅是由財務人員兼任,使得制度流于形式,且在管理過程中缺少監督審計部門的約束,實際的內部監督與管理難以區分,導致整個監督機制存在片面性,無法發揮出實際價值。
三、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和監督的策略
(一)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為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需要首先分析內部控制的內涵,明確監督管理的主要內容,將其理解為:“通過對組織經濟活動、經濟項目,將事業單位內部的職能充分發揮,實現規范化統一管理,推動我國事業單位的建設與發展”。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內部牽制(初創期):在初創期需要將相關制度的落實,發揮出內部牽制的基本作用,在此過程中應在職能部門權責明晰的基礎上進行控制,此過程中必須包括一系列前期任務目標。
(2)內部控制(完善期):為使管理能夠結合實際情況改革創新,在完善期間內需要控制事業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將相關制度進一步落實,且在此過程中還需要使管理流程規范化,進一步明確組織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3]。
(3)控制框架(成熟期):控制框架主要是規范內部控制,要求其具備經濟業務處理機制,以此提高相關業務能力。同時,在成熟期需要控制和監控各類信息息,各類活動要求職能部門的批準,建立與處理者之間相互制約的機制。
(二)強化全面預算管理
在全面預算管理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會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因此應根據社會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標準制度。全面預算與內部控制都是事業單位效益提升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需要將兩者進一步優化,將傳統的內部控制理念與現代事業單位發展理念相結合,積極分析當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監督工作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從根源入手,進行科學研判,以提升人力、物力、財力管理效率為控制目標。在當前會計時代背景下,內部控制會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因此也應以當前發展戰略的可行模式為控制目標,將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不斷精簡,消除周圍不利因素的影響[4]。
(三)轉變監督管理觀念
在信息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事業單位必須認識到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及時轉變觀念,把監督管理觀念提升到戰略高度,以此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應突破傳統的思維局限性,在管理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做好監督管理宣導,監督人員必須接受新的理論新的技術,根據事業單位自身發展狀況,以監督管理約束內部控制,防止風險問題的出現。同時,監督管理部門需要合理應用現代化技術,引入更多的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并進行人才選拔及招聘,實際管理中要求人員對監督“全職全責”,以此突出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的基本原則,為服務社會及群眾做好鋪墊。
結束語:
在當前信息化背景下,事業單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管理體系,在實際工作中構建規范化體系,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同時,事業單位需要將監督管理作為內部控制的核心,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調整,以此使內控體系更加健全,推動事業單位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偉連.淺談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J].經營者,2019,33(4):71-72.
[2]白華.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中的十大關系[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8,32(6):3-18.
[3]楊柳.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探討[J].經營者,2020,34(6):63-64,66.
[4]張艷梅.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常見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經營者,2020,34(1):36.
(甘肅省白龍江林業管理局?甘肅?蘭州市?7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