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IDI和數字音頻技術是電子音樂系統的核心,電子音樂從電腦制作方面入手,將電腦作為控制平臺,MIDI技術作為操作的手段,終端是合成器等電子樂器的音頻系統,即電子音樂系統。本文淺析了MIDI音樂制作與電子音樂系統,為創作音樂提供多種選擇性。
關鍵詞:MIDI;音樂制作;電子音樂系統
一、電子音樂系統概述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音樂合成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電子技術也在向數字化方向轉變,再后來的MIDI 技術出現,電子音樂已經在商業化邊緣。目前,有商業性質的MIDI音樂和電子音樂等以計算機為主要制作平臺的音樂都可以被看作電子音樂。電子音樂從電腦制作方面入手,將電腦作為控制平臺,MIDI技術作為操作的手段,終端是合成器等電子樂器的音頻系統,即電子音樂系統。如果從音樂種類上講,是可以將傳統音樂形式如交響樂、歌劇等形式和體裁區分開來的計算機軟件系統,其內在涵括了不少音樂美學的部分,不同與傳統的音樂表現形式,可以理解為一種音樂藝術形式。
結合數字音頻與MIDI技術就可以制作各種高質量的音樂,幾乎可以不用考慮音質問題。MIDI技術讓電腦成為了一個音樂工作站,給音樂的制作帶來的重大影響。MIDI,即樂器數字接口。并不是一種硬件設備的端口而是樂器之間的一種協議規范,對電子樂器之間的數據進行接收或者發送處理。MIDI的信號不同于普通信號,MIDI傳輸的信號是所謂的演奏信號,比如控制滑音、顫音等,可以通過MIDI界面送出或者接收數碼信號,再進行演奏;而普通信號是指利用一般的音樂器材如DAT所錄制的信號只有通過D/模數才可以還原聲音原貌。MIDI可以看做是一種數碼語言,為每一種樂器配備了專職的技巧調用參數,是電子音樂系統出現的前提。因此,有人將電子音樂系統與MIDI系統等同起來。
二、電子音樂制作和MIDI音樂制作
電子音樂作品的制作如生產線一般,從作品的設計到成品的過程,由一個制作系統就可完成。傳統音樂制作需要有作曲、演奏和錄制三個部分。樂隊按照作者要求,分析樂器的特點及混合原理,寫出總譜,再進行演奏錄制。這種音樂制作方法將音樂完成后無法更改調整。MIDI系統制作是指運用一個系統來實現所有環節,即作曲、演奏和制作流程。在這個制作過程中,可以由一人來獨立完成,演奏和作曲基本上同步完成的;接下來是具體制作的環節,運用多種手段和功能來完成,所以有“三分寫作,七分制作”的說法。
(一)硬件配置設置
電子音樂制作系統需要多種設備構成,調音臺、、聲像、采樣器、監聽、降噪器、混響器、延時器等,是根據實際需要才將這些單個且獨立的設備組合起來使用。此外,已經完成的音樂也可以通過這些設備進行在加工,可以達到更好的 效果。電子音樂制作系統不局限于普通的聲音環境,可以依照靈感要求隨心設計,可以不與現實場合是否相適應。
(二)音樂空間感
欣賞高質量的音樂作品是可以感受到所參與的樂器和音樂所塑造的立體位置,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但在實操中,需要用聲像參數來控制橫向定位,即制作過程中設置參數就可以了。在某些音樂軟件中以圖片圖形的方式出現可能會更為直觀,在合成器中就是以數字方式出現在音序器上。音樂的縱向定位一般是聲音音量越大,聲音就越清晰。聲音與人的距離越遠,音量就更小,聲音就更模糊。所以制作音樂是可以根據樂器的混響時間來設定聲位等,經過不同的處理效果,可以模擬出音樂空間來。
(三)混響效果
混響效果的處理十分復雜,涉及到多種參數。就音樂混響的比例而言,電子音樂系統在模擬真人樂隊時,混響比例可以有局部和整體之分。設想樂隊處在一個聲場環境里,如教堂、房間等,就指選擇一種混響方式來追求真實性。電子音樂作品是創作者依靠自身的想象來完成音樂作品。由此會因為創作者不同有不同的個性特色。若混響比例是局部的話,模仿一個真實的環境或任何環境的效果,樂器和聲部都必須有自身獨立的聲音定位。
三、電子音樂創作風格選擇
人們對電子音樂系統了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深,其制作的水平有明顯的提高,不少創作者會有更深的理解或者新的認識。創作中有意避開傳統音色、結構、配器等,力求與傳統音樂不同。電子音樂作品的質量雖然沒有到完美境界,但其效果已滿足了大眾。電子音樂系統創作中的優點是可以輕松完成真樂隊無法實現或者演奏難度很大的部分,如任意的多連音、多變的節奏等。電腦模仿一個長弓音的效果可能比一個低水平的樂隊要好。如果加上后期處理得當就會顯得力量十足,富有真實感。在實際操作中,做到揚長避短,充分發揮電子音樂系統的優點。目前,民族樂器電子化發展還處于低水平,民族樂器的音色特別,模仿的范圍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其模仿的難度較大。
從MIDI與電子音樂的產生上來看,也正是因為MIDI的出現才使得電腦加入的音樂制作行業,從而產生了電子音樂制作。電子音樂風格的形成,離不開MIDI作為電子音樂制作系統三大件,這些是電腦與電子樂器和其他電子設備的主要通訊渠道,是電腦與電子樂器和其他電子設備的橋梁與樞紐,它在個人電子音樂制作中獨占重要地位。當然,若沒有電子音樂制作者,MIDI這個獨特的通訊語言也就無處生存了。因此,MIDI與電子音樂制作是相對獨立卻有不可分開的,它們是辯證統一、相互依存的。
四、結語
總的說來,電子音樂系統及MIDI音樂制作系統有了硬件設備之后還需要軟件設備的應用,才有音樂制作功能。電子音樂制作系統和MIDI音樂制作系統為創作音樂提供了多樣可能性。在風格選擇、音樂的混響效果上電子音樂制作系統的操作方式更為簡便,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陳雅潔.淺析電子制作MIDI音樂[J].散文百家(下),2016,(9):37-37,166.
[2]曹樂.我國電腦流行音樂制作的發展研究[J].明日風尚,2018,000 (004):P.137-137.
[3]張效恩.談MIDI音樂中的管弦樂制作[J].音樂時空,2012,(9):140-141.
作者簡介:張澤林(1997.8.31)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男,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級碩士在讀,電子音樂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