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結保
摘要:紅色文化傳承是中國共產黨的信念和精神追求,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班瑪縣是少數民族聚集地,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傳承紅色文化是學校的教育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職責。為貫徹習總書記“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托起明天的太陽”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加強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班瑪縣立足區域實際和特點,依托紅色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建設以紅色文化為基本的民族團結示范工程,著力引導青少年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思想,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取得了明顯成效。
關鍵詞:紅色教育;文化傳承;民族團結
1936年6月底,甘孜會議結束后,紅二、四方面軍從甘孜出,向北川阿壩地區前進。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約25000余人在班瑪地區活動時間大致有24天,在休整和籌集糧食期間,向群眾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黨的政治主張和革命道理,至今仍保留在石壁上的“北上響應全國抗日反蔣斗爭!安慶宣”的標語,就是當時紅軍二方面紅軍所到之處給藏族人民留下了軍紀嚴明的深刻印象,牧民群眾為了表達對紅軍的懷念,把紅軍走過的子木達溝改稱為“紅軍溝”,把紅軍走過的橋更名為“紅軍橋”,把紅軍走過的路更名為“紅軍路”,把紅軍喝過的泉水更名為“紅軍泉”。在班瑪,紅軍和當地的藏族同胞,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軍民團結、民族團結的唯美篇章。新時代,更需要把紅色文化發揚光大,將軍民團結、民族大團結的優良傳統不斷傳承下去。對此,用好紅色文化資源,抓好民族團結教育,班馬縣既有優勢,也有基礎,更為重要。
一、研究的意義
(一)、紅色文化對民族團結教育研究存在著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的內涵,紅色文化是反帝反封建,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革命文化,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艱苦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體系。鴉片戰爭以后,我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時,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歷史的變遷,必然會形成一種反對帝國主義壓迫,國家和人民期待自由和獨立。因此,紅色文化作為此次革命的思想產物和指導思想,本身就存在民族性的基因。紅色文化體現在民族團結實踐的方方面面,也從不同層面指引、影響著民族團結的實踐、教育。同時,民族團結的理論、實踐、教育都是紅色文化的重要方面。因此,班瑪縣作為與紅色文化相結合的民族地區,弘揚紅色文化是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生動教材,也是完善民族團結的重要途徑。
(二)、紅色文化對民族團結教育的研究價值
紅色文化教育對民族團結教育也具有深遠的研究的價值,它明確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方向,豐富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資源,并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
二、研究的核心內容
班瑪縣是以紅色文化為背景的革命特色縣,紅色文化與民族團結教育密切聯系:
1、馬克思主義是紅色文化靈魂,尤其是民族理論及民族團結教育的理論基石。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
2、作為紅色文化制度層面重要內容的黨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課題。
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關于民族問題的基本理論同我國多民族的國情相結合,在建設社會主義事業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制定和執行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實踐證明,黨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確和成功的。堅持民族平等,維護民族團結,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本質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基本格局,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的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同時,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中指出: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國家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我國56個民族結成了不可分割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國家利益代表著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維護祖國統一,保持社會穩定,對于我們偉大祖國的進一步發展繁榮,對于各族人民的富裕和安居樂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各民族的一切成就,就是在維護國家統一、穩定的前提下取得的。今后我國各民族要實現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也必須依靠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四、紅色文化作為民族團結實踐研究思路、目標和主要研究內容
紅色文化體現于民族團結實踐的方方面面,也從不同層面指引、影響著民族團結實踐、教育;民族團結理論、實踐、教育都是紅色文化的重要方面。所以用紅色文化基因引領民族團結教育,并且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通過學習,堅定“三個離不開”的思想觀念,強化祖國的認同、強化中華民族的認同、強化中華文化的認同、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所以只有真正懂得在祖國大家庭里,才有我們各個民族的興盛和發展,才有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從而增強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對偉大祖國的自豪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使命感。紅色文化體現于民族團結實踐的方方面面,也從不同層面指引、影響著民族團結實踐、教育;民族團結理論、實踐、教育都是紅色文化的重要方面。我們通過這些重要理論進行了多元化的課題研究。
五、結語
紅色文化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論、革命經驗和革命精神凝結成的革命傳統,也是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斗歷程中必須大力弘揚的先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