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美
摘要:如何強化數字資源建設力度、切實提升數字化建設質量,是當下各文化館參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濟南市文化館依托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展示形象、提高知名度,積極推動互聯網與文化館服務的深度融合,,并在信息傳遞、資源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朝"以受眾為中心"的互動服務方向轉移,不斷進行服務質量的提升。本文通過對濟南市文化館線上服務現狀的調查研究得出其線上服務優化的途徑,力求為廣大市民提供新型、精準、優質的服務。
關鍵詞:文化館;線上服務;濟南市文化館
為加快推進全國文化館行業的數字化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已于2015-2017年先后啟動了三批共40家數字文化館建設,同時按照"十三五"期間分步推開數字文化館建設工作安排,于2018年將全國剩余15家副省級以上文化館納入數字文化館建設范圍。濟南市文化館以自身業務需求為導向,以更好的服務群眾為目標,圍繞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群眾文化藝術輔導培訓、群眾文化藝術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進行濟南市數字文化館建設,積極探索公共文化傳播新方式,努力爭取更大社會效益。
一、濟南市文化館發展線上文化相關措施及成果介紹
(一)線上文化設施基礎建設方面。一是不斷健全數字化硬件設備,為廣大群眾提供新鮮便捷的文化惠民服務。網站系統現有服務器、防火墻、交換機等設備,具備支撐網站、資源建設與管理、辦公自動化等業務正常運轉的保障能力;磁盤列陣容量達24TB,有線接入帶達100M,并有無線WIFI接入互聯網;配有數碼照相機、數碼攝像機、非線編系統等,具備數字資源加工、創作能力。二是成立數字文化部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主要負責濟南市文化館網站、微信線上運行管理維護,數字音視頻錄制編輯整理等數字文化建設工作。三是制定完善《濟南市文化館數字化建設方案》。目前濟南市文化館已完成數字文化館實施方案論證、立項及招投標、平臺軟件開發工作,計劃到2021年,逐步完成設備部署、資源梳理等內容,完成測試后正式上線。
(二)數字文化線上服務平臺開發方面。一是濟南市文化館網站提供"一站式"服務。"濟南市文化館"官方網站自2013年運行以來,不斷進行改版升級,實現了線上線下藝術教育普及的互聯互通。目前,濟南市文化館門戶網站主要設有本館概況、黨建工作、群文活動、公益培訓、非遺保護等文化服務模塊,具備信息發布、藝術欣賞、網上培訓、訂票及資源展示等功能,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讓廣大群眾突破了時間和距離的限制,更便捷得參與到公共文化活動中來。二是充分合理使用微信公共平臺。"濟南市文化館"微信公眾平臺于2014年9月正式運營,主要設有線上活動、云端展示、信息中心三大服務板塊,以此為群眾提供信息展示、展覽直播、公益慕課、培訓報名、網上訂票、賬號管理等服務。截止目前,“濟南市文化館”微信公眾平臺累計發布信息1100余條,關注用戶人數近50000人,累計閱讀量突破500萬次,閱讀人數270多萬次,形成了一個穩定有效的文化服務受眾群體,進一步擴大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二、濟南市文化館線上服務優化途徑
濟南市文化館作為國家第四批文化和旅游部數字文化館建設單位之一,將以"結聯盟、匯資源、抓服務"的總體思路格局,積極推進濟南市數字化總分館服務體系下的"數字文化館"建設, 最終形成"傳承地域,服務全市,示范全省,共享全國"的文化服務格局。
(一)線上服務優化目標
(1)推進濟南文化總分館制。著手濟南市四級總分館數字化服務體系構建, 以業務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以遵循國家公共文化云統一標準、統一規范為支撐,為濟南市各級館站提供一個開放、共建、共享的服務平臺,統一濟南市文化服務標準、文化管理標準、文化評估標準,將全市優秀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匯聚流轉起來。
(2)挖掘濟南公共文化資源。通過全市各級文化館站的結盟,打通聯盟內部的數字資源采集路徑,形成濟南市數字文化資源云數據庫,對所獲取的資源進行分門別類的歸檔存儲,并在濟南市數字文化館云平臺上對各單位所提供的文化資源進行展示和呈現。通過持續、穩定、不間斷地數據采集保持整個平臺活力。
(3)共享濟南特色文化精髓。對接國家公共文化云資源于濟南本地的落地展示服務,實現濟南優秀資源通過國家公共文化云于國家級平臺的宣傳推廣展示。并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結合旅游文化資源,梳理本地文化脈絡,打造特色文化專題。
(4)落腳基層群眾文化需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重交流、多互動",在濟南市文化館原有的信息化建設基礎之上,通過平臺研發、設備研制等手段將全市每年的各類培訓、講座、文藝演出等文化資源有效地傳播出去,并收集整理分析公眾服務反饋數據,進一步完善改進創新傳播方式,打造文化傳播品牌,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的良性生態圈。
(二)線上服務優化內容
通過濟南市文化館數字化云平臺建設,拓展濟南市公共文化服務渠道,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文化館推出的文化資訊、場館預訂、活動報名、在線展覽、培訓點播等多元化公共文化數字服務,進一步滿足群眾多元化文化需求。以網站集群為載體,以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為保障,匯聚本市各級文化館站,為各級文化館站提供獨立服務空間、管理空間,為群眾提供各地區文化館站專屬服務空間、服務活動;同時整合全市各級文化館站所有資源,打造全市公共文化數字門戶一張網。
參考文獻
[1]肖立雪.《關于文化館數字化建設的思考》[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8
[2]王文戈 亓程. 《“互聯網+文化館”建設的方法論探析》[J].人文天下.2018
(濟南市文化館?山東?濟南?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