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孜 潘成剛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紹興旅游文化底蘊,接著分析疫情防控常態化下5G時代加速到來陽明心學5G+智慧文旅的可行性,最后提出紹興陽明心學5G+智慧文旅開發的途徑。
關鍵詞:陽明心學;5G;智慧文旅
紹興具有獨特的古越文化、經典的江南山水和蓬勃的發展活力,這些都為紹興文旅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紹興文旅產業將是全市最有基礎、最有潛力、最有空間的支柱型產業之一,也將是推動紹興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推進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戰略性板塊。
一、背景
近年來,紹興文化旅游發展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工作思路,以“融合、轉化、創新、服務”四大工作理念為牽引,緊緊圍繞“重塑城市文化體系、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爭創全國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樣板地”三大目標,充分發揮地處長三角的區域優勢,全面謀劃打造“π”型全市文態空間布局,不斷加快文化和旅游資源整合步伐,制定了相應的特色文旅產品發展規劃,穩步推進構建有質量、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世界級文旅產品供給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始終堅定國際化視野,大力實施文化旅游“走出去”戰略,持續發力推進紹興文旅國際化。
2020年春節原本是文旅行業創收的旺季,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該行業受到沖擊和影響。作為知名旅游城市的紹興,自然也難以避免。疫情防控目前仍不能松懈,紹興旅游要回到正常軌道尚需一段時日。如何快速提振旅游市場,拉動紹興文旅消費市場,形成經濟內循環并且同時給游客帶來最佳的旅游出行體驗,紹興市政府正圍繞以上目標做著諸多的文旅建設方案嘗試;爭取形成全國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樣板地。
二、陽明心學5G+智慧文旅的可行性
1、5G時代正加速到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加速推進5G商?落地。在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驅動下,中國5G產業快速發展,在各個領域上也已取得不錯的成績。預計2025年中國5G連接數將超4億個。
2、王陽明在紹興生活時間最長,講學時間最長,最后的魂歸之地也在紹興,這決定了紹興在陽明學研究中的地位,紹興一直是陽明傳承的大本營,也理所應當成為全世界陽明學研究的中心。三十年來,紹興在王陽明研究和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不少的貢獻。1989年陽明墓修復時舉辦過重大學術活動,1999年和2014年,也舉辦過國際性研討會,奠定了紹興在陽明學研究國際上的影響力。2015年起,柯橋區啟動王陽明墓的保護開發,總投資3.1億元左右,如今已基本完工。2016年11月18日,王陽明研究院在紹興成立,這標志著歷史文化名城紹興進一步整合傳統文化資源優勢,打造國學高地。2018年,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永久會址落戶紹興,2019年3月,第三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啟動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在紹興南部會稽山景區宛委山陽明洞天、陽明草廬也已復建完畢。陽明紀念館開館后,2018年半年參觀人次為2萬,但2019年僅4個月,參觀人數就突破了4萬,增長速度極快。據悉,紹興政府將投資60億,通過系統立體有序開發,在全市區域內保護開發打造陽明文化遺址,向全世界的陽明文化愛好者,提供一個拜謁、參觀、旅游、學習的陽明文化“綜合體”,打造陽明故里、書圣故里、魯迅故里“一城三故里”的歷史文化格局。此外,紹興還在進行古城的規劃,將重修稽山書院,再現王陽明講課時的輝煌,陽明精神也將真正融入到紹興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血液中去。
三、紹興陽明心學5G+智慧文旅開發的途徑
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文旅理念,緊緊圍繞“重塑城市文化體系、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爭創全國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樣板地”三大目標。整合紹興市現有旅游資源(包括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特色產業、名人故居等),結合互聯網和5G生態技術,用科技賦能文旅,打造沉浸式5G+AR+AI的文旅體驗。
1、開啟“知行之旅”,探尋心學精髓
結合市場上熱門網游,推出“王陽明”英雄人物,上線“王陽明”皮膚,并做對應的網游宣傳推廣及優惠活動;讓廣大網游愛好者全方位了解、熟悉、接受歷史名人“王陽明”。結合市場上火爆動漫,尋求和明史相關聯的動漫合作,剔出王陽明事跡專輯,最大限度的體現王陽明的歷史貢獻及影響。讓廣大動漫愛好者,全方位了解、熟悉、接受歷史名人“王陽明”,并由此產生歷史崇拜及向往感。依據朝代史詩,結合王陽明歷史事跡,邀請網文寫手進行王陽明歷史小說的網絡連載,可以借著《明朝那些事》網絡大IP進行宣傳,掀起新一波明史狂潮。依據網絡連載的熱度,可以進一步打造新款網游和動漫,加大用戶的黏合度和史學熱情,更深入的了解明史、王陽明歷史事跡及《陽明學》的文學影響力。
2、開發文創產品,設立論道角
打造推廣紹興“名人名言”文創明信片和書簽,目的在于對紹興歷史文化名人IP進行設計包裝,使之成為紹興市跨越時空的“形象代言人”。打造“致良知”心學論道角,為廣大心學愛好者,提供一個學問及人生感悟相互論證的平臺。并邀請心學傳人做論道宣講,以此擴大心學影響力并吸引更多的心學愛好者。
3、開創文旅科技深度融合
文旅科技融合已成為智能文旅4.0時代的發展趨勢,強調專業化、智能化、品質化、IP化,用科技賦能文旅,打造沉浸式5G+AR+AI的文旅體驗。運用全新的AR技術,結合景區傳統建筑、歷史人文,將AR游戲、AR文化內容、AR智慧導覽、AR廣告營銷等板塊引入其中,建立全新虛實結合旅行場景,從“被動消費”到“體驗共創”,游客既是服務對象又是參與者。隨著新科技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個性化旅游消費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景區開展了文旅IP的打造,結合景區歷史文化,創建專屬文旅IP,增強游客吸引力,成為趨勢。例如基于AR技術實現稽山書院歷史樣貌還原;基于AR技術實現王陽明穿越時空的現場講學;基于AR技術實現和王陽明坐而論道,探討心學精髓;基于全息投影技術,實現和王陽明一起探索星際奧秘和占卜之術;基于AR技術實現悟道體驗場景,和王陽明一起“格竹致知”和“南鎮觀花”,感受古人悟道之升華。
參考文獻
[1]肖良武:陽明文化品牌構建與價值提升研究[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2]那艷,張玲琳:王陽明在紹興的歷史文化遺產開發與利用的研究;《才智》2012年13期;
[3]魏靜,佟靜:5G影響下VR/AR在旅游業的應用研究--《經濟研究導刊》2019年35期.
作者簡介:夏孜(2000.9——),浙江紹興人,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
二作:潘成剛(1980.1——),浙江紹興人,講師,主要研究文化產業發展。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浙江?紹興?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