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華
摘要:大豆是現階段非常重要的經濟、糧食作物,為得到更高的大豆生產效益,應采取科學的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保證其正常的生長。基于此,本文首先對北方的大豆種植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對北方大豆在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有效防治措施進行了闡述。以供相關人士的閱讀與分析。
關鍵詞:北方大豆;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策略分析
作為我國重要的基本糧食作物,大豆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使其產量與質量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需要采取合理的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以便在提高大豆產量的同時,促進我國農業生產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一、對北方的大豆種植技術進行分析
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大豆是非常重要的經濟農作物。我國北方地區因自身特有的自然環境,能夠為大豆的生長提供良好的光照條件、土壤條件等,因此大豆種植區域在我國北方的分布范圍較廣。
(一)對大豆種植土地進行科學化的整理
在對大豆進行種植時,為保證最終的產量,需要對土地進行科學化的整理,以便為大豆的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對大豆種植土地進行科學整地,可以降低病蟲害對大豆種植造成的威脅,并能夠對土地中的雜草進行合理清除,同時還能夠對土地結構進行必要的改善,使土壤的肥力得到有效增強[1]。這對保障大豆出芽率、提高最終產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作為一種直根系農作物,大豆在生長的過程中對土壤、水分等,有著嚴格要求;所以在實際的種植過程當中,要使土壤的含水量保持一種正常的狀態,并使土壤環境的良好性得到保障。
(二)進行合理的施肥
首先,在進行大豆種植前,需要進行基肥。通常情況下,會采用有機肥料進行基肥。種植前施加基肥,可以為大豆的生長過程提供相對充足的養分,同時可以使土壤保持一種松軟的狀態,以便促進大豆對養分、水分的有效吸收,進而有助于提高大豆種植的產量。
其次,進行種肥。種肥是指,在大豆播種的過程中施加在種子或秧苗附近的肥料,具有“用量少、見效快”的特點;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常用氯化鉀、尿素等肥料。進行種肥的主要作用是,為種子或秧苗的根系生長提高充足養分,使大豆可以健康的生長,以便達成高產量的播種目的。
第三,注意進行合理的追肥。大豆在不同生長階段對肥料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在大豆生長后期,前期施加的肥料已經無法滿足其生長的需求,因此需要進行追肥。在對大豆進行追肥時,必須結合實際的土壤質量、大豆生長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追肥。
(三)進行更為有效的田間管理工作
首先,為保證大豆的最終產量,需要開展有效的田間管理工作。例如,在大豆出苗后,如果出現豆苗稀疏不勻、缺苗斷條等情況,需要進行查苗工作,并做好補苗的準備。當出現豆苗過密的現象,則需要進行間苗工作,使豆苗之間的距離得到科學化的管理與控制,使大豆更好的生長。其次,可利用現代農用機械進行中耕除草工作,清除掉田間的雜草,以便為大豆生長提供良好的空間環境。此外,由于大豆對旱澇情況的反映較為敏感,因此要綜合各種種植因素、大豆各生長階段的特點,對田間的灌溉、排水進行合理設置,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可以滿足大豆的生長需求。
二、北方大豆在種植過程中防治病蟲害的有效措施
(一)農業技術防治措施
大豆在種植生長的過程中,常見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褐紋病、卷葉螟、蚜蟲等;如果大豆出現了相關的病蟲害問題,就會造成減產。因此,在進行農業生產過程中,需采用有效的技術與措施,對大豆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首先,在種植前需要做好選種工作。在進行選種時,要充分考慮到大豆種植區域內的土壤狀況,并對當地病蟲害的種類進行了解,選擇合適的大豆品種;同時,做好種植地塊的選擇,不選用迎茬、重茬的地塊,借此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2]。其次,需要對大豆種植技術進行必要的優化。在播種前,需要依據氣候、土壤等條件,科學地確定播種時間。在大豆幼苗階段,需要及時發現并處理掉攜帶病菌的幼苗。同時,在種植的過程中要對土壤的透氣性進行保障,以便可以降低感染風險。此外,在對大豆進行收割時,需要對感染病菌的植株進行集中處理。
(二)選擇有效的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
在大豆種植的過程中,可選擇科學、有效的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在防治病蟲害問題上,農藥是最為基礎、直接的一種處理方式,因此其應用較為普遍。在大豆種植的過程中,農藥可以對大豆植株起到保護作用,從而可以及時對大豆的病蟲害信息進行掌握,并迅速發現病蟲害的源頭,這樣可以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對病蟲害進行有效治理。在利用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時,需要做到“對癥下藥”,即根據不同病蟲害選擇對應的農藥進行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農藥時需要對其劑量與使用方式進行嚴格的規范,以便保證大豆的正常生長。
(三)采用科學的物理預防措施
在利用相關物理措施對大豆病蟲害進行預防時,可在田間懸掛灰色薄膜,對蚜蟲等進行驅趕,或是借助防蟲網阻止有害蟲類進入田地。此外,還可以利用蟲類的“趨光”、“趨化”等生物趨勢與生物特點,采用合理的物理措施,對害蟲進行誘殺。這樣不但可以獲得較好的病害蟲防治效果,還能夠進一步滿足大豆的各項種植需求。
三、結束語
為進一步提高大豆的產量與質量,農業人員應選擇合理的種植技術,并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對種植技術進行優化,采用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推進我國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景堂.淺論大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8,v.38;No.301(08):100+160.
[2]侯春亮.大豆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22):27-27.
(虞城縣農業農村局?河南?虞城?47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