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榮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完善與實施,初中歷史舊時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要求,為了高效提升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質量,就需結合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基于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將能夠有利于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改進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促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從而為初中學生能夠高效率的學習掌握到歷史文化知識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本文首先對當前初中歷史在課堂教學中存有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而后提出了對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促使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得到高效提升提供一些參考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創新策略
一、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對初中歷史課堂創新的促進作用
在網絡環境下,將信息化技術有效運用到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初中歷史教師而言,不僅能夠幫助其形成全新的教學理念,摒棄舊時的教學手段,也能促使其重新樹立初中歷史的教學目標,從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來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對于學生而言,通過將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將有利于其獲得既有趣又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并對于學習初中歷史文化知識的興趣還有積極性也將得到激發。此外,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還能夠促使教學資源變得多樣化,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如此一來,能夠大大提升初中歷史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從而促使初中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
二、當前初中歷史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觀念落后
當前,很多初中歷史教師仍然秉持著舊時陳舊的課堂教學思想,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仍習慣于利用生硬的知識講解,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在傳授知識內容,導致學生習慣于通過死記硬背來掌握知識內容,并且初中歷史教師依然堅持以自身為教學主導地位,而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被動對象,完全喪失了課堂主動意識,因而在課堂上不善于向歷史老師提問或進行知識交流,導致整體的歷史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沉悶、壓抑,以至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動力不足,因而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質量十分低下。此外,大部分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理念都一直在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總是習慣通過考試分數的高低來作為考核學生對于歷史文化知識的學習水平,而未重視培養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
(二)教學范圍受限
很多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課堂教學內容始終按照教材書本上的內容來照搬全抄,對很多知識要點沒有課外延伸,也未通過利用教室里的多媒體工具來拓展學生的視野,導致學生學習范圍有限,所掌握的歷史文化知識較為單一生硬,完全不利于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模式單一、刻板
基于網絡環境下,很多初中歷史教師未做到與時俱進,沒有運用信息化技術來創新自身的教學模式,仍習慣于運用既單一又刻板的教學模式來實施教學,很多學校在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的教學設施,但是由于很多歷史教師對信息化技術還較為陌生,不擅長運用這些先進的教學工具,還是一直沿用黑板式書寫的教學手段來傳輸歷史知識,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抄寫,致使學生在課堂上完全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理解這些知識,而對于難懂的知識要點也難以有時間向老師提問并進行交流,課堂教學效果十分低下。
三、信息化技術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發揮
(一)轉換教學觀念
基于網絡化的教學背景下下,初中歷史教師應緊跟教育的發展步伐,積極創新自身的教學觀念,不再利用知識灌輸的方法來讓學生死記硬背歷史知識內容,可利用網絡學習平臺來進行知識延伸,注重增強初中學生對于初中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將有助于促使其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初中歷史教師不能將學生的歷史考試成績作為自身的教學目的,而是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和結合學生對于學習初中歷史的實際需求來確立教學目標,并要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不再以自己為教學主導,而是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倡學生要在課堂上多提問多交流,為學生營造愉悅自在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初中歷史文化知識,也將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歷史知識要點,促使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此外,初中歷史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通過利用網絡學習平臺來不斷更新教學知識,并且要善于熟練使用多媒體技術工具來開展課堂教學,在對一些重大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故事進行教學時,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工具來播放相關內容的視頻或者音頻,有效調動起學生對于該內容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從而高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豐富教學內容
初中歷史這一學科本身具備很強的時代特征,而這也致使初中歷史這一學科的教學空間受到了限制。目前的初中歷史教材內容雖然都是圖片搭配文字的形式進行編訂的,在課堂上也有歷史教師的詳細講解,但是學生仍然難以感受到這些歷史內容所表達的情境,因而學生也無法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認知能力。因此,教師應充分借助教室內配備的多媒體設施,利用信息技術將課本上的歷史內容轉換成視頻課件,將乏味枯燥的歷史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動畫內容和有趣的配音,不僅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也增加了初中歷史課堂的學習樂趣,同時大大激發出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致與熱情。
(三)轉變教學模式
基于網絡環境下,將信息化技術與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充分結合起來,能夠突破空間還有時間的局限,使課堂教學模式不再僅僅是生硬的知識灌輸,教學內容也將不再只圍繞教材內容,信息化技術的有效運用將有助于初中歷史教師獲得更多的教學渠道。在開展教學實踐時,教師在進行內容講解之前可先對學生布置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課堂學習,教師還要合理利用多媒體工具來播放與歷史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激發出學生對于歷史故事的好奇心,做好有效的課堂導入,然后通過之前布置的問題來向學生發問,或者指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時也促使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堂交流來增強其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可借助信息化技術來構建線下學習交流的平臺,為學生創造歷史知識的交流平臺,例如微信群還有QQ群等等,學生在課下對歷史知識內容進行探討和研究時,若是遇到難題可及時在群里向老師發問,同時歷史老師也能及時幫助其解決問題,通過線下建立的歷史知識交流平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初中歷史內容的認知水平,也將促使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效果得到高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志忠. 淺析初中歷史學科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必要性[J]. 學周刊,2018(18):158-159.
[2]梁貴格. 初中歷史信息化教學策略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8(1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