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變革和發展,對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已經不滿足于只使用簡單的教學教具達到教學效果,教學方式也由傳統方式發生改變。本文主要針對高校教師應如何順應時代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1信息化時代對高校教育教學產生的影響
信息時代的到來,促進了信息和知識的交流,為人們獲取和學習知識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尤其是近年來,微課、慕課等許多通過互聯網進行在線教育教學的方式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盛行,甚至不用出家門就能看到世界上最優秀的專家和老師為大家傳道授業。
對于我們個人的學習,傳統的教學教育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更方便、更低成本地獲取知識,而互聯網只是改變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實際上提高了學習和教授知識的效率,擴大了影響規模。
教育的本質是幫助我們理解如何思考、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因此,教育包括許多要素:傳授理論知識、培養情感能力、發展專業技能、傳播價值觀以及學習認識自我和世界。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互聯網可以把大量的信息放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沒有快速甄別出有效的信息的能力,它不能提升我們的自我思考能力,不能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也不能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相反,教師作為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不僅傳授知識,而且能在教學方式和生活中影響和感染身邊的學生。因此,教師在適應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同時,不能改變教育的初衷。
2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分析
首先教師信息化教學的意識不強,對于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積極性不高,不愿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今年的上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老師被迫地開始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線上遠程教學,這一過程可謂是困難重重。在互聯網上也留下了許多老師可愛的身影,通過此次長達半年之久的線上教學也讓我們意識到運用好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必然性。
其次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不強,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下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在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手段等方面都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高校中存在兩種普遍現象。一是從事教育教學行業多年的老教師對信息化技術運用不夠熟練,接受新鮮事物較慢,教學平臺的使用和教學信息資源的處理方面都存在著困難。二是從事教育教學行業時間不長的青年教師對信息化技術較為熟練,接受新鮮事物較快,但對教學設計的整體把控不足,教學設計的思考不夠成熟。沒有真正運用到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所以信息化手段的不熟練和對整體教學的設計把控是影響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重要因素。
3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途徑
提升高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不僅有利于教學內容、理念、手段和方法的全面改革,而且還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信息素養,所以高校應不斷探索提升高校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方法。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體系,鼓勵教師主動參與培訓。相關高校應不斷完善相關管理措施和激勵制度,確保在整體規劃建設中體現信息化教師隊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信息化教師隊伍建設落到實處。同時,在新進教職工的崗前培訓中,應增加信息化教學培訓項目,作為高校教師知識結構儲備的一個組成部分,并納入教學水平提升和師資隊伍建設資格評估的考核要求。
其次,培訓內容不僅要注重信息化的理論培訓,更要注重其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高校肩負著為國家和社會教育和培養人才的艱巨任務。因此,信息化培訓的培訓內容應設置在促進教育改革的層面。高校教師信息化培訓應遵循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硬件培訓與軟件培訓相配套、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不斷提高高校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再次,要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培訓模式和教學方法。高校可以通過考核、交流、典型學習活動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的信息化能力,以促進高校教師信息化知識的學習和提高。
最后,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問題為導向,考慮到培養對象的特點和需求,同時從實際出發,解決課堂上的實際問題。高校在制定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的過程中,要經常與教師溝通,聽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困難、經驗和意見,并根據實際教學實踐制定相關制度和計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高校教師的信息化水平和專業教學技能,促進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
4結束語
信息化教學能力是高校教師必備的能力之一,高校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信息化教育理論和敏銳的信息化教育意識,還必須掌握優秀的信息化教育技術。提高高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不僅是高校教師個人和專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只有教師和學校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凝聚力,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一流課程。
參考文獻
[1]王衛軍.信息化教學能力:挑戰信息化社會的教師現代遠距離教育,2012(2):45-53.
[2]趙磊磊,張蓉菲.教師信息化教學領導力:內涵、影響因素與提升路徑[J].重慶高教研究,2019.7(03):86-97
[3]馮強.淺談高等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J].科技風 .2019(22):53.
[4]李娟.新媒體語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學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03):58-59.
[5]葉波.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資源一體化建設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4):93-96.
作者簡介:趙婉彤(1993—),女,蒙古族,內蒙古興安盟人,助教,工學學士,三亞城市職業學院,572000,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三亞城市職業學院?海南?三亞?5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