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丹
摘 要:本文以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為基礎,首先對其管理原則和意義進行分析,然后對管理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對成本管理措施進行總結,旨在為今后成本控制提供借鑒。
關鍵詞:控制措施;造價動態管理;建筑工程
1 對建筑工程造價實施動態管理的基本原則
1.1 責權對應原則
在對建筑成本進行管理過程中,會涉及采購以及會計等方面,因此通過對成本進行管理可以使建筑企業效益進一步提高。而為了使管理任務進一步明確,施工單位應以責權對應原則為基礎,將責任和權利具體到個人。
1.2 經濟原則
在實施造價管理時,施工單位應以經濟性原則為基礎,對建設項目物料和技術進行管理,使管理效果得到充分發揮,從而達到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2 對建筑工程造價實施動態管理的主要意義
2.1 動態管理的主要內容
造價管理水平會對建設成本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對傳統建筑項目實施造價控制時,所采用的方法通常為靜態控制法,由于該種方法綜合性和系統性相對較低,因此其管理和控制效果都不盡人意。通過動態管理,可以使靜態成本控制的缺陷得到有效的緩解。通常情況下,有效成本管理和動態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做到如下幾點:第一,對工程實施管控。在實施建設的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對項目大小和數量進行實施控制,避免出現無效建設活動,與此同時,施工單位應對建設活動內容進行選擇,使項目成本進一步降低。第二,對資源進行合理控制。物流成本和物流管理是項目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了使資源分配更加優化,施工單位應對項目資源進行控制和管理,防止出現資源浪費的問題,從而達到控制成本目的。
2.2 動態管理的主要意義
在進行項目成本管理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其需要對專業人員、政策和技術進行整合。通過對項目成本實施動態管理,不但可以對項目投資和成本進行控制,還可以使企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可推動市場良性競爭的發展。除此之外,在實施造價管理和動態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可及時了解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對建設成本進行控制,從而達到控制成本波動幅度的目的。除此之外,通過動態管理,還可以對建筑工期、建筑成本等內容進行調整,使工程社會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
3 造價動態管理過程中的不足
(1)缺乏動態管理意識。當前,大部分建筑項目在對造價進行控制和管理時,不具備長遠性,這主要是因為,在實施造價管理時,施工人員沒有對管理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導致成本超過計劃,使企業和業務發展受到影響。與此同時,管理人員在實時工程造價管理時,只注重預算,不注重過程,導致管理缺乏動態性,使管理效益受到影響。
(2)造價管理人員信息交流不暢通。在對工程造價實施管理時,為了使建筑成本管理科學性進一步提高,施工單位應以標準為基礎進行管理,但是實際管理過程中,由于其影響因素較多,導致各參與公司的造價管理人員無法對數據進行實時分享,使管理準確性受到影響。
(3)忽視了投資決策的重要性。在實施建設過程中,投資決策具有重要作用。項目建設的經濟性與決策準確性之間息息相關。但是,在實際施工之前,管理者往往忽視了投資決策,導致其決策準確性不符合要求,傳統的以靜態為主的造價形式,往往會出現實際成本高于預算成本的現象,使項目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
(4)各造價管理階段之間嚴重脫節。在對建筑項目實施成本管理過程中,通常可以分為最終價格、結算價格、合同價格、施工圖預算、設計預算以及投資預算幾個階段。各階段之間相互依存,不能獨立存在,因此在實施造價管理時,應以這幾個階段為依據,嚴格實施管理,但是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各階段之間嚴重脫節,導致造價科學性受到影響。
4 對造價實施動態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提高對造價動態管理的重視度
在實施建設過程中,由于發展壁壘的存在,導致我國大多數建筑公司所采用的管理方法都較為落后,缺乏先進技術的指導,因此為了使企業對造價動態管理的重視度進一步提高,應對動態管理概念進行積極宣傳,提高企業對動態成本管理的認識,做到與時俱進。若企業對動態管理認識不足,會使其管理效益受到影響,進而使公司利益受到影響,制約建筑企業的發展。不利于建筑公司的長期發展。因此,建筑公司應對自身造價管理進行改進,應做到如下幾點:第一,對管理人員進行科學培訓和管理,使其了解企業利益和動態管理的主要含義;第二,對動態成本控制方式進行設計,并積極對員工實施培訓,使各施工人員明確管理進度和有效性;第三,國家應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制定,使企業造價動態管理有法可依,使企業進一步發展。
4.2 對成本管理目標進行制定
建筑企業應對成本管理目標進行合理制定,使動態成本控制和管理更加規范,與此同時,在對特定項目實施成本管理時,建筑企業還應對動態概念和思想進行總結,使其有效整合。為了使造價動態管理的進度和有效性進一步提高,企業應以項目實際情況為基礎,對其實施動態成本管理,并對成本控制目標進行合理的制定,使管理科學性進一步提高,達到提高成本管理有序性和明晰性的目的。除此之外,成本管理人員應對項目性質進行合理分析,對目標成本管理的影響以及準確性進行總結,及時了解成本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并制定措施加以解決。
4.3 對造價動態管理體系進行構建和完善
為了使造價動態管理活動更加順利的完成,施工單位應對造價動態管理體系進行構建和完善。首先,企業應加強對造價動態管理的認識,對操作流程進行開發,使實施準則和工作內容更加明確,使造價動態管理的有序性進一步提高;其次,企業應對造價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專業技能和知識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造價人員還應對統計知識和建筑技術進行靈活應用,以市場價格波動規律為基礎,對項目造價動態管理體系進行完善;最后,在對造價進行管理時,為了對緊急情況和各項事務進行有效處理,造價管理人員應提高自身靈活性,使管理系統適應性進一步提高。
4.4 對總成本進行動態控制
在對建組項目進行動態成本控制過程中,企業應對總成本實施動態控制,主要控制和管理方法為:第一,對決策階段進行控制。在實施決策之前,施工單位應對動態成本控制進行及時分析和審查,并對項目可行性和必要性進行分析,使投資回報率估算更加準確,并以此為基礎,對長期投資方案進行編寫;第二,對設計階段進行控制。在此過程中,造價人員應對投資成本進行評估,并對設計計劃進行控制,使設計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達到降低總成本的目的;第三,對建設階段進行控制。企業應對現場施工條件和施工進度進行監控,并對動態成本控制方案進行制定,使其符合預算要求。
4.5 對竣工驗收階段進行控制和管理
在對施工完成之后,企業應實施結算。在此過程中,企業應以驗證要求為基礎,對項目的總體建設情況進行評估,并對竣工報告進行合理的編寫,使其符合成本管理的審查要求,若存在變更,造價管理人員則應先對變更進行分析,明確其變更理由和內容,并對其進行建檔記錄,在竣工驗收階段對其進行核查和控制,使成本動態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項目實施造價管理過程中,施工單位應以經濟角度為出發點,對施工前后的資源成本和人力成本進行嚴格控制,對建設項目成本加以控制,使項目利潤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管理人員還應以技術角度為基礎,對設計和施工過程進行控制,并對設計變更內容進行記錄,達到動態管理的目的。除此之外,企業應以工期和數量為基礎,對施工組織計劃進行優化,使其符合成本控制要求,提高項目造價動態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媛暉.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20(10):240-241.
[2]陳君.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的分析[J].居舍,2019(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