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群眾文化建設也越來越重要。實踐表明,群眾文化可以有效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而其中的群眾文化聲樂藝術日益得到大眾認可,在群眾文化中占據(jù)重要的位置,這就要求相關群文工作者重視群眾文化聲樂輔導工作。本文主要從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聲樂輔導工作的現(xiàn)狀入手,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群眾文化 聲樂輔導 建議
一、引言
通過在新形勢下加快群眾文化建設,可以有效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從而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聲樂是群眾文化活動中最常見的形式,它簡單易學、易接受、參與度高,群眾文化聲樂藝術是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既可以豐富群眾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又可以對群眾的音樂修養(yǎng)、藝術審美有積極的影響。現(xiàn)階段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群眾文化聲樂輔導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基于現(xiàn)狀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
二、群眾文化聲樂輔導工作的現(xiàn)狀
借助適宜的音樂,可以緩解群眾的思想壓力,使群眾身心得到放松。同時,群眾在參與聲樂活動的過程中還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促進鄰里和諧,從而為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做出貢獻。[1]因此,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聲樂藝術對群眾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響。伴隨著各地群眾文化聲樂活動的開展,參與人數(shù)日漸增多,活動形式豐富多樣,群眾的參與熱情空前高漲,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首先,聲樂活動開展不僅僅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的專業(yè)輔導、專業(yè)的器具及設施,還需要合適的場地。目前,部分地區(qū)群眾喜歡在公共場合開展活動,且無論是早上還是夜間,這樣的活動勢必影響到周圍群眾的正常生活以及休息。還有個別地方,由于群眾文化活動需要使用一定的擴音設備等作為載體來集合群眾,或由于參與者人數(shù)眾多且需要伴奏等,在開展這項活動的時候會引發(fā)一些不必要的沖突。[2]
其次,參與群眾文化聲樂活動的往往是中老年人為主,他們業(yè)余時間充裕,本著娛樂性的目的來參加活動,使自身在茶余飯后得到身心的放松,但音樂基礎各有差異,因此在群眾文化聲樂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存在的輔導難度比較大。
再次,由于群眾文化聲樂活動面對的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也就是說參加活動的群眾沒有非常專業(yè)的音樂知識,所以,輔導時所用的音樂作品一旦過于高深、過于專業(yè)化,則會使群眾望而卻步,違背了群眾文化的群眾性、參與性、娛樂性原則。同時,一些有較高音樂基礎的群眾往往想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歌喉,卻苦于沒有合適的機會和場所,在這個時候,根據(jù)群眾基礎的不同采取有針對性的輔導工作就變得非常重要。[3]
三、群眾文化聲樂輔導工作的策略
(一)轉變理念,重視對群眾音樂基礎知識的教授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聲樂活動的開展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及時轉變思路,注重工作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群眾文化工作者要結合新時代要求,著力提高群眾聲樂愛好者的音樂水平。[3]在輔導過程中,既要重視音樂基礎知識的輔導,又要提高群眾的參與熱情,提倡將情感融入聲樂藝術表達中,促進群眾文化聲樂活動的開展。這就要求群眾文化工作者提升個人的專業(yè)音樂技能,將音樂知識潛移默化地教授給群眾音樂愛好者。
(二)實施因材施教,增強群眾的聲樂學習信心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特點體現(xiàn)出多樣性、復雜性,尤其是聲樂的表達形式更是多種多樣,所以,聲樂的形式不同,輔導的形式也不相同,對群眾聲樂輔導中出現(xiàn)的問題還應該具體分析,針對被輔導的群眾學習能力、接受能力、音樂基礎的不同實行因材施教。[4]因此,群眾文化聲樂輔導教師應善于使用不同的輔導方式方法,如果不分對象搞一刀切,盲目使用同一種輔導方法可能會使群眾聲樂愛好者存在接受困難的情況,這樣也容易導致基礎差的群眾失去對聲樂學習的信心,影響聲樂輔導的整個進度。對學習能力強、基礎較好的群眾,可以把輔導的重心放在演唱技巧的提升上。進行聲樂輔導前,輔導教師應該先了解每個人的水平和能力,在對群眾個人能力和對聲樂基本知識進行了解的基礎上,制定出相關的輔導方案,根據(jù)學習和接受能力的不同使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會使學員更容易理解相關內容,間接幫助學員對聲樂知識進行學習,促進聲樂輔導順利進行。
(三)聲樂輔導與表演活動相結合,豐富聲樂輔導的形式
相對于其他群眾文化活動,聲樂藝術的內容具有一定特殊性,在輔導過程中切忌一味地講解與示范,要讓聲樂課堂活起來,調動群眾聲樂愛好者的學習積極性,適當組織配合聲樂知識小結的表演PK活動,激發(fā)群眾的合作互助精神及參與積極性。例如,可以按照分小組合唱的形式,選取廣受群眾歡迎的歌曲讓群眾借助聲樂表演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團體表演,促進他們之中各聲部的配合,促進團結合作精神的升華,在實踐中夯實聲樂知識。[5]此外,聲樂輔導人員可在有紀念意義的節(jié)日組織聲樂比賽,以賽代練。可選擇主題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歌曲,通過舉辦比賽的形式促使群眾對聲樂表演的熱情,同時這也是檢驗學員學習成果的機會。如果可以在比賽中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這樣會增長學員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促使學員更積極主動地學習聲樂;其他學員可以在比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另外,在比賽之后輔導人員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能有效提升群眾的聲樂表演能力。這樣不僅能調動群眾的興趣,也能使他們在輕松愉悅中掌握音樂知識,從而使聲樂輔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善于從群眾中發(fā)現(xiàn)聲樂人才,加強對人才的培養(yǎng)
新形勢下要不斷提高群眾文化聲樂藝術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其中,要能夠從活動中發(fā)現(xiàn)群眾聲樂人才,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從而壯大群眾文化聲樂人才隊伍。群文聲樂活動往往是以集體性的活動方式開展,所以,在平時的聲樂輔導過程中,相關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善于發(fā)現(xiàn)群眾聲樂愛好者中有較好音樂基礎及聲樂表現(xiàn)力的人才,并通過這些人才帶動其他人更快更好地接受輔導,同時,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群眾文化聲樂活動中來,有力地推進群眾文化聲樂藝術的發(fā)展。[6]由于在群眾文化聲樂輔導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接受能力的人,導致每個人的學習進度都不一樣,所以,需要專業(yè)技能過硬、綜合素質強的輔導教師,不僅懂得傳授關于聲樂的基礎知識,還能將專業(yè)知識與授課群體的基礎、特點、心理結合起來,也就是說,不但自己會唱,還會教別人怎么唱。相關部門應重視對群眾文化聲樂輔導教師的培訓,并從群眾聲樂愛好者中選拔人才,對其進行定期的培訓,使這部分人也一并參與到群眾文化聲樂輔導工作中,促進群文聲樂藝術的有效發(fā)展。
(五)選擇合適的聲樂輔導素材,提高群眾的聲樂鑒賞力
一般而言,群眾聲樂愛好者專業(yè)性不夠、音樂鑒賞能力不足,因此,輔導過程中對音樂素材的選擇至關重要,一定要選取廣大群眾耳熟能詳?shù)那縼磉M行輔導教學。避免在輔導過程中選擇專業(yè)性過強的音樂素材,導致群眾在輔導過程中產(chǎn)生聽不懂、學不會的情況,直接影響了參與的興趣。在基礎樂理知識的輔導教學中,既要通過合適的音樂素材進行知識的傳授,也要在輔導中寓教于樂,有效提高群眾的聲樂表演能力以及欣賞能力。[7]
(六)加強對群文聲樂人才的培養(yǎng),提升聲樂輔導教師的專業(yè)技能
群眾文化聲樂藝術工作者既要有藝術的專業(yè)性,又要有群眾活動組織能力和引導能力。各級文化館要加強針對群文聲樂藝術人才的培養(yǎng),定期組織培訓,實行考核制,在提高其藝術專業(yè)性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其群眾文化聲樂活動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時,還可以組織群眾文化聲樂藝術工作者到群文建設經(jīng)驗豐富的地區(qū)進行學習和交流。另外,文化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人才需求導向,加強與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也可以選拔優(yōu)秀青年到高校深造,學習群眾文化活動聲樂藝術普及知識。
四、結語
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使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滿足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成為群眾文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群文聲樂藝術得到大發(fā)展的當下,群眾文化工作者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用不同的輔導方式方法促進群眾文化聲樂活動的有效開展,使群眾的業(yè)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孫盈盈.新形勢下文化館的培訓與輔導工作高質量發(fā)展探討[J].大眾文藝,2021(05):1-2.
[2]鄭惠元.新形勢下群眾文化中的聲樂輔導[J].藝術品鑒,2021(03):171-172.
[3]仁曾卓瑪.新形勢下群眾文化中的聲樂輔導研究[J].牡丹,2020(22):37-38.
[4]姜建平.新形勢下群眾文化中的聲樂輔導探究[J].作家天地,2020(17):155+157.
[5]金雯.新形勢下群眾文化中的聲樂輔導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01):57-58.
[6]趙曉梅.淺談群眾文化輔導中的聲樂輔導[J].參花(下),2019(09):148.
[7]鄧琳莉.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輔導中的聲樂輔導研究[J].藝術評鑒,2019(04):74-75.
(作者簡介:王濤,男,本科,高臺縣文化館,館員,研究方向:音樂、群眾文化)
(責任編輯 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