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瑩
(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廈門 361021)
在驗收保溫工程時,裂縫驗收和判斷工作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國家建筑安裝驗收規范中也沒有對保溫工程驗收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在冷庫建筑頂板保溫施工時,要認真分析整個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使整體工程質量滿足設計的標準[1]。
在海口市菜籃子公益性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二期冷庫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整個冷庫共計為六層,建筑面積為13000 多平方米,建筑總高度36m。該冷庫主要包括泄氨池、穿堂、冷藏間、加工車間等,冷藏間的溫度要始終保持在-18℃,加工車間屬于恒溫車間,溫度設置為2℃。地面隔熱保溫系統不需要使用聚氨酯保溫材質施工,其他的隔熱保溫系統都要會使用到的聚氨酯保溫材料。冷庫冷間頂部隔熱保溫系統設計剖面的具體情況詳如圖1 所示。

圖1 冷庫冷間頂部隔熱保溫系統設計剖面(單位:mm)
在冷庫設計時,在建筑物頂層設置架空層,使頂部隔熱保溫施工更加方便,將保溫層設置在架空層地面上,施工非常便利。架空層需要占據大量的空間,造價成本比較高。在利用頂部架空層時,使用聚氨酯隔熱保溫系統成品庫板吊頂來提升頂層的凈高,冷間頂部保溫層的主要成分為成品庫板,屋面與成品庫板的間距為1.2m,使其達到通風的需要。盡管成品庫班施工存在很多便利,但是成本投入比較大。
在屋面梁板的下包絡面上涂刷聚氨酯保溫材料,使其形成聚氨酯隔熱保溫系統,聚合物砂漿使聚氨酯保溫表面防火層和保護層的主要材質。該施工方案會使用到很多聚氨酯材料,仰噴施工的難度系數比較高,表面的厚度與平整度控制困難重重,在聚氨酯涂刷之間必須完成好修整工作。在固定和布置照明燈具、管線時存在難度。冷庫在使用過程中,做好沖霜和定期清理工作,平頂聚合物砂漿表面的冰霜處理非常麻煩,聚氨酯的強度不高,如果清理措施不得當會傷害到保溫層和砂漿粉刷層。
為了使經濟性與設計方案達到平衡的狀態,項目分析了以往的施工經驗,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技術創新。詳細分析后,科學驗算熱阻值,最終決定使用聚氨酯保溫與水泥壓力板吊頂一體化施工方案,在確保冷庫空間利用率的前提下,有效解決了照明管線燈具布置、保溫層施工及保護、熱橋構造處理、建筑細部節點、厚度與平整度控制和保溫層材料減量等問題,降低了施工難度系數,使其外觀、性能、施工效率和安全性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使用熱阻計算核準以后,使其使用功能達到了最佳的效果,推升了其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推動冷庫頂部保溫設計朝更加先進的方向發展[2]。
(1)聚氨酯隔熱保溫層要與纖維水泥板吊頂系統結合起來,使冷庫冷間部保溫吊頂一體化得以實現[3]。
(2)以FC 板吊頂設計圖紙為基礎,科學設置吊點位置,在屋面結構施工時事先預埋好固定吊桿的預埋件,將傳統膨脹螺栓施工的滲漏、粉塵問題控制在到最小的范圍里。
(3)設計斷橋組合吊桿。在連接不同材質的絲桿時,使用內絲套完成施工作業,將冷熱傳遞作用落實好,施工簡便,安全系數高,將金屬吊桿熱橋問題控制到位,將結露、結冰問題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4)在FC 吊頂和鋼絲網之間噴涂聚氨酯發泡劑,該吊頂方式使其實現了一體化施工,不需要剪裁,一次性完成施工作業,使隔熱保溫層厚度和平整度滿足設計要求,提升防潮和隔汽指標系數,使用立噴施工技術來完成聚氨酯噴刷施工,降低了工程造價投入和施工難度。
(5)科學設計重要節點,提升了其觀感、使用性能,為后續的維修保養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在冷間隔熱保溫吊頂一體化施工的過程中,主要施工程序為:安裝結構模板→固定預埋件→拆除結構模板→搭設施工平臺→清理平頂→打磨防水涂料隔層→安裝吊桿→安裝鋼絲網→安裝吊頂龍骨→驗收標高、龍骨和平整度→安裝纖維水泥板→噴涂保溫層→安裝下一條纖維水泥板→噴涂纖維水泥板上的保溫層→噴涂最后一條保溫層→修整保溫表面→安裝最后一條纖維水泥板→處理細部節點→驗收。
(1)做好充足的施工準備工作,以施工進度為基礎科學設置施工材料、施工設備和施工人員等各項內容,聘請具有較強專業技術水平的技術人員來對吊頂與隔熱保溫聚氨酯施工實施技術交底。
(2)在屋面結構施工的過程中,以預埋點位圖和吊頂設計圖紙為基礎開展放樣施工作業,保證各項施工不給屋面結構造成影響。
(3)落實好屋面防滲漏施工任務,嚴格把關屋面結構的施工技術、防水材料和施工質量等,使其滿足設計標準。
(4)吊頂龍骨安裝非常重要,嚴格驗收節點隱蔽工程。
(5)FC 板施工結束后噴涂好發泡聚氨酯,其間隔為10m,起始端墻面要與纖維水泥板長向保持平行的狀態。
(6)在吊頂和鋼絲網間的空腔噴涂施工時,控制好噴涂接槎部位的施工質量,確保聚氨酯保溫層保持連續。發泡聚氨酯噴涂施工的具體情況詳見圖2。

圖2 發泡聚氨酯噴涂施工(單位:mm)
(7)逐條完成纖維水泥板和發泡聚氨酯的施工任務,從一端向另一端逐條施工,在最后一條纖維水泥板施工完成后,噴刷聚氨酯,安排專人管控聚氨酯的施工質量。
(8)纖維水泥板和龍骨固定時,使用不銹鋼自攻螺絲完成施工。
(9)在保溫吊頂大面施工結束后,開始處理吊架、制冷盤管、框架柱隔熱保溫層和局部細節位置。
(10)隔熱保溫吊頂施工完成后,及時落實好相關驗收事宜。將制冷盤管、照明線路和燈具安裝好,同時做好驗收工作。
(1)科學控制冷盤管吊架位置,冷盤管吊架與吊桿、吊頂保持一定的距離。
(2)固定吊桿的預埋件要確保結實、定位準確,屋面混凝土澆筑施工以前,將其他位置采取措施全部覆蓋好,防止水泥漿污染或者堵塞內絲套管。
(3)吊桿安裝施工核心為套管和絲桿的連接長度管控,吊桿安裝完成后,對其承載力進行調試。保護好金屬套管部位、鍍鋅絲桿和預埋件結構等位置。
(4)采取措施管理好PC 板吊頂系統的標高,使保溫層的厚度滿足設計要求。龍骨安裝施工時,科學調試龍骨端的掛件和吊桿,使吊頂的標高與平整度達到設計標準。
該施工技術在經濟效益、施工性能以及效果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優勢。
(1)經濟效益。在所有的隔熱保溫系統中,聚氨酯材料所占成本最高,隔熱保溫吊頂一體化技術投入使用以后,施工成本得到了降低,提高了整個工程的經濟效益。
(2)施工性能。聚氨酯的施工難度系數比較高,隔熱保溫吊頂一體化方案投入使用以后,所有工序更加簡單易行,采取立噴的方式完成聚氨酯噴涂施工,提升了施工質量和效率。
(3)效果驗證。項目交工以后,冷庫的室內溫度慢慢降低,所有指標達到設計標準。降溫達到設計標準后,停機一天一宿,冷庫的溫度波動保持在設計值允許的范圍之內,表明其可以正常使用。冷庫投入使用正常,其性能和運行狀態完全滿足施工需求,其能耗也比已有冷庫低很多。
在提升冷庫內部空間的使用率時,隔熱保溫吊頂一體化技術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施工質量、施工效率、經濟性、外觀、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比傳統設計方案優秀,在今后施工的過程中可以大范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