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梅?張麗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標志著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正式進入了內涵式發展的新時期。教研工作是提高我國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促進教育內涵發展的關鍵要素。面對新時代的任務和挑戰,區域教師研修機構需要適度調整職能定位,積極推動職能提升進階,切實做好“四個服務”的工作,強化教師研修機構對區域基礎教育質量的支撐作用。
一、新時代區域教師研修機構職能定位的演變和內涵
區域教研功能是指通過教研所產生的促進區域教育綜合改革的有利作用及效能,是區域教研應該達到的方向和目標。隨著國家教育改革重點的變化,研修機構的職能也在不斷發生改變。以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以下簡稱“豐臺分院”)為例,“十三五”時期的職能定位是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心、教師發展的培育中心、學生成長的監測中心。
2019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區域研修機構“四個服務”的工作任務。在深入分析“四個服務”的對象和特點的基礎上,豐臺分院提出了“四個中樞”的職能定位:先進課改理念與教育教學實踐的轉化中樞、教師學習體系與教師專業發展的賦能中樞、評估監測數據與學生全面發展的反饋中樞、綜合信息分析與教育研判決策的服務中樞。這是貫徹落實新時代教研工作根本任務的具體化,是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它明確回應了對“四個服務”對象的職責,由頂層設計落實到底層治理,強化了研修機構的信息交互、加工分析、有序輸出、問題解決的中樞功能,在區域教育生態循環中起到關鍵作用。
二、“四個中樞”的職能解析
1. 先進課改理念與教育教學實踐的轉化中樞
研究發現,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之間存在一種并不對等的關系,受多方面外在因素的影響,教研員就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國家課程改革的標準和要求需要通過以教研員為主的骨干教師群體的消化吸收,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教法培訓、課例示范、診斷反饋,以點帶面,提升區域實施課改的真實水平。
2. 教師學習體系與教師專業發展的賦能中樞
教師學習是當代教師教育發展的邏輯走向,從強調“教師培訓”到“教師教育”再到關注“教師學習”,研究領域的橫向轉換代表的是理念和研究重心的轉移。豐臺分院構建的“大融合:雙賦能、三維度、四進階”的教師學習課程體系,以教師學習主體的知識建構和教會教師反思為關鍵抓手,賦能不同層次、階段教師的專業發展,鼓勵教師自主地多樣化學習,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3. 評估監測數據與學生全面發展的反饋中樞
豐臺分院以“教學評一體化”全面引領推進學科過程性評價和教研實證研究。評價超越了對評價結果數據的關注,將評價內容擴大到能夠影響數據的先決條件和課堂實施過程,從而反應不同階段學生的素養發展水平,以學生非認知能力的發展帶動、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
4. 綜合信息分析與教育研判決策的服務中樞
區域研修機構作為區教育行政部門的直屬單位、緊密聯系一線學校的業務指導單位,承擔著區域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咨詢和決策參謀職責。研修機構要始終堅持以課題研究引領全面發展,開展先進教育理論指導下結合區域發展需求的中觀應用型研究,針對教育、教學、學科領域、課程領域、信息領域進行深入剖析,及時梳理、提煉研究成果,對成果信息進行整合和分析,服務于區域教育的研判決策,為區域教育質量的靶向發力,供給智慧資源。
三、新時代區域教師研修機構轉型重點
1. 從關注“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
新時代研修內容要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意義建構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習情境對學生素養發展的形塑作用。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水平、素養體現、學業成果和檔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倒推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發揮課程育人價值,開展學生核心素養在課程領域達成共識的過程化研究。
2. 從關注“經驗基礎”轉向“實證研究”
新時代的教研員要從以直覺為基礎的經驗型實踐者向以數據為基礎的實證型實踐者轉變。豐臺分院提出教研員年度工作總結的升級版—年度課程教學發展研究報告。引導教研員在解決實踐問題時合理利用教育理論和調研數據,設計針對性的實踐干預方案,選擇適切的研究方法,檢驗研究結果的科學性,最終轉化為研究成果的意識和能力。最終,匯總為《年度豐臺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發展白皮書》,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數據參考和資源支持。
3. 從關注“學科建設”轉向“融合發展”
新時代的研修運行要從單一學科建設轉向學科間、學科內部各學段間的融通、銜接、進階式發展。豐臺分院自2020年起探索實施“學部制”建設,成立語文、數學、英語、人文、科學、藝體、綜合實踐、教育技術8個學部。學部秉承“高站位、寬視野、重實踐”的工作定位,精準把控學科領域關鍵問題,密切跟蹤和分析研究熱點,秉承課程育人目標開展研究,推進學科內、學科間的整體規劃和長遠發展。
4. 從關注“區域培訓”轉向“校本研修”
新時代的研修機制要明確“以校為本”的原則,強化“以校為本”的研修意識。研修路徑要從“自上而下”轉向“自下而上”,將研修工作的重心放在一線學校。豐臺分院將于“十四五”期間探索實行“校本研修培訓師”,加強校本研修和學科教研組長的指導,以集群牽頭校為核心,鏈接高校、科研院所等相關資源,協同集群內各單位形成研修共同體,不斷促進研修質量的提升。
5. 從關注“任務完成”轉向“模型構建”
新時代的研修工作要從完成規定動作轉向高質量內涵發展。倡導用研究的態度重新審視每一項日常工作的功能、價值、模型構建、流程梳理,厘清相應的評價要素,聚焦成果展現,強調工作的整合和銜接,以實踐的檢驗不斷修正工作流程,形成并輸出豐臺經驗。豐臺分院要結合整體核心職能,以年度為單位持續更新模型、數據和成果,不斷督促和關注研究進展和發展方向,確保各項工作始終在正確的方向推進。
從“三個中心”到“四個中樞”的職能進階式發展,是區域教師研修機構面向“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深刻思考和實踐回應。我們以“四個中樞”的闡釋回答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發展目標是什么”這幾個新時代教師研修機構必須明確的問題。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豐臺分院將積極履行職能轉型,做好“四個服務”,充分發揮區域研修機構的中樞性作用,努力推進豐臺區基礎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立項編號:CCDB2020191)、豐臺區教育系統2020年度重點黨建課題(立項編號:20DJZD5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
責任編輯: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