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霞
提高閱讀速度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xiàn)新版教材的理念。有助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提高。更有助于學生素質的提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閱讀總量不少于400萬字,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提出“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一般讀物每分鐘一般不少于300字,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要達到這個要求,勢必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只有養(yǎng)成快速閱讀的習慣,學生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目標。那么怎樣提高閱讀速度呢?
一.閱讀時盡量默讀,做到集中注意力,快速閱讀
提高閱讀速度的最基本的要求,讀文章時注意力集中、盡量連詞成句?一氣讀完,不出聲,不指讀,也不重復讀。學生在原有讀書速度的基礎上提高閱讀速度。
第一,小學中年級的默讀,就是不出聲音,用心去讀。
就閱讀《三峽之秋》來講,按照時間順序來寫三峽的一天,早晨景色是明麗的,中午是熱烈的,黃昏是平靜的。抓住重點詞明麗、熱烈、平靜。配合信息技術,展開想象,讀懂畫面。感受三峽之秋的神韻。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 “提高閱讀速度”,就是遇到不懂的字詞、句子不停下來思考,也不去回讀。養(yǎng)成整體閱讀的習慣。不能看了后邊忘了前邊,這就大大減慢了閱讀速度。要養(yǎng)成注意力集中讀書的習慣。這里快速的讀不是粗略的讀。“快”,允許略,但不允許粗,更不允許錯。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撲捉信息閱讀,提高閱讀質量。
第二,小學高年級默讀成習慣。瀏覽全文,篩選主要內容,抓關鍵詞句。
默讀過程就是感知文體,理解文本的過程,只有掌握默讀的方法,才能加快閱讀的速度,發(fā)展思維能力,提高讀寫水平。默讀也叫目讀,用眼睛掃視,這樣循環(huán)往復,就會逐步讀完全文。默讀時可以勾畫批注,也可以跳躍品讀。劉章爺爺?shù)摹洞钍芬晃模虒W時我讓學生記錄自己閱讀這篇課文所用的時間,閱讀哪里用的時間比較多,并分析多的原因。要想讀的快,就要默讀,學生慢慢地掌握快速默讀課文的方法與技巧,循序漸進地加快閱讀速度,又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將相和》一文能盡量連詞成句的讀課文,要提高閱讀速度,當然引導學生快速閱讀,不是只注意閱讀速度,而是要將閱讀速度與技巧相互統(tǒng)一,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提高閱讀速度。完璧歸趙、澠池相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關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說明文《什么比獵豹地速度更快》一文,我要求學生借助關鍵詞句快速閱讀課文,什么比獵豹地速度更快,記錄閱讀時間,整體了解課文內容,并交流閱讀課文用的時間與體會,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知道列數(shù)字、作比較說明方法的好處,光的速度讓人難以置信。《冀中的地道戰(zhàn)》一文,我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并統(tǒng)計閱讀時間,交流用的時間多的地方,其實學生打開課文,腦子里就會出現(xiàn)冀中是一個地名,在哪個省,哪個縣?地道結構怎樣?大小如何?地道中的人是怎樣向外面?zhèn)鬟f信息?地道戰(zhàn)有什么作用,目標明確了,就會從文中尋找答案, 篩選內容,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也就弄懂了。知道地道戰(zhàn)去的成功的關鍵源于中國人民的智慧和保家衛(wèi)國的斗志。當然我們還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提高閱讀速度。
1.學會轉移注意力。當讀書的時候,想的是游戲的精彩畫面,想的是看動畫片,想的是球場上的戰(zhàn)斗。這時就要把腦子的這些雜念試著清理掉,轉移注意力,回到書本上,試著想一想這本書中你敬佩的人物,為什么敬佩?敬佩什么?也可以聯(lián)想故事情節(jié),這樣就激發(fā)了讀書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讀下去,提高閱讀速度。
2.切換方式。當你覺得讀書枯燥無味時,可以考慮換種方式來讀,聽書,讓別人讀你聽;跳讀,跳過去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做簡單的批注,勾畫好詞好句;等等自己喜歡的事,來激發(fā)閱讀的動力,讓自己繼續(xù)讀下去。
3.休息調整。休息是為了更好地閱讀或完成任務,當你不愛閱讀時,站起來喝水,看遠處,洗臉,扭扭腰,說說話等等,調整情緒,集中注意力。
二.帶著問題讀書,目標明確,不懂的詞句可以跳讀
1.明確讀這本書的目的。讀書之前,弄清楚讀這本書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方式閱讀,會獲取不同的信息。比如讀《紅樓夢》,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是誰?林黛玉、賈寶玉最后的結局是什么?金陵十二釵都有誰?賈母與林黛玉的關系?在讀書之前,以及讀書過程中帶著這些問題有目的性的閱讀,收獲會很大,而且會提高閱讀的速度。比如《搭石》一文,要求找出中心句,什么是搭石?人們是怎樣走搭石的?并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找出你最喜歡的段落,贊美了鄉(xiāng)親們的 怎樣的品質?《將相和》一文,課文圍繞廉頗、藺相如講了幾個故事?這幾個故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廉頗、藺相如有怎樣的品質?《松鼠》一文,松鼠有怎樣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默讀課文,目標明確,讀書的效果會收到很好,這就是“快速默讀”的學習結果。
2.明確主要內容。讀整本書的時候,按一定的順序讀,讀讀作者、書序、目錄,了解這本書的大概內容,也可以帶著問題,看目錄,跳著讀,這樣會節(jié)省時間。民間故事《獵人海布》,故事較長,但一看題目就知道講海力布的事,講海力布的那些事?快速默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詞,不懂的句子,可以跳過去,繼續(xù)讀后面的內容。知道故事的主要內容,然后講故事,進行縮寫,就容易多了。既訓練默讀速度,又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明確用途。讀書就是為了在生活中運用,學以致用,讀完這本書后,想一想,這本書和我的生活是什么關系?我怎樣把學到的知識運用的生活中去?民間故事《牛郎織女》一文,從牛郎對老牛無微不至的照顧中,讓學生明白做人要勤勞善良,從織女與牛郎的愛情故事中,讓學生明白人要有所追求,要敢于追求。學習古詩《示兒》就要學生學習陸游的愛國、報國情懷,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題臨安邸》讓學生明白詩人義憤填膺、憂國憂民的原因。這樣的閱讀讓我們收獲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身素養(yǎng)。
三.一邊讀一邊思考,抓住關鍵詞句,捕捉有用的信息
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效率,學生的手、眼、腦同時動起來。俗話說:“熟能生巧。”讓我們不斷練習,努力做到眼睛看得快,腦子想的快。要做到一邊讀一邊想,邊讀邊做批注,為了掌握文章的重難點,圈畫出關鍵詞句、做批注能夠幫助理解重難點,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才會及時捕捉有用的信息,提高閱讀速度。《白鷺》一文中的第六自然段,概括小標題,因為寫的是鳥與自然融為一體和諧的美,抓住“水田”“釣魚”兩個重點詞,我們就知道是一幅水田釣魚圖。許地山的《落花生》抓住種花生、收花生、議花生等關鍵詞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有用的信息浮現(xiàn)在眼前,既提高了閱讀的速度,又形成閱讀能力。
四.要不斷地練習,鞏固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
提高閱讀速度,養(yǎng)成閱讀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否則“欲速則不達”。比如閱讀時做批注,批注分為兩種,文字批注和符號批注,符號有數(shù)字、線條、圈畫的圖形等等,為了不混淆,重點詞下面用三角形符號,重點句子下面用橫線,文字批注有眉批、旁批、尾批。只有學生自己不斷反復閱讀實踐,不斷體驗,才能養(yǎng)成批注習慣,逐漸形成能力。默讀文章《珍珠鳥》一文,可以讓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畫畫,展示畫面,講述畫面,這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默讀質量。這種默讀方法需要不斷的訓練,才能形成習慣。我們常常帶著問題閱讀,給文章分段,質疑,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抓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閱讀方法,只有學生親身體驗、親身實踐、親身學習,潛移默化,逐步形成學生學習策略、用策略的習慣和能力,提高閱讀速度。
總之,提高語文閱讀速度需要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的堅持,掌握了閱讀方法,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實踐。我們要在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中總結方法,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能力,養(yǎng)成習慣。達到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2019年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
2.高啟山名師工作室 《部編本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的思考》-2019年9月4日
王磊-《遷移閱讀策略 促名著閱讀開展》-《求知導刊》-2020.02.21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