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錦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是整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階段,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的系統化過程。數學復習課是以總結、講解、練習為主的一種課堂教學形式,其中總結是使知識系統化的主要措施,講解是引導學生突破知識難點和關鍵的有力手段,練習是引導學生檢查和運用知識的重要環節,它在學生知識系統化中能起到組織作用,并能完成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第二次飛躍。由此可見,上好復習課,對于學生牢固掌握好數學基礎知識,提高數學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開展復習教學。
一、歸納整理,梳理知識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在新課程的知識點教學中都是分模塊出現。復習課的特點之一是“梳理”,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整理,使之“豎成線、“橫成片”,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特點之二是“通”,融合貫通,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梳理數學知識既可以按教材順序,分單元梳理出各單元的知識點,特別要抓出每個單元知識的重難點,和學生容易混淆和出錯的知識。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標準把有關知識進行整理、分類、綜合,這樣才能搞清楚來龍去脈。也可以統籌整合本冊的內容分計算部分,概念部分,應用部分梳理知識點。形成完整的網絡,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一般來說,對于六年級的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整理復習,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復習,或者借助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小組復習,再加上老師適時點評,這樣收效較好。
如在復習“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總結出割補法、倍拼法等方法,然后讓學生找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并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知識歸納成體系。這樣,學生的梳理結果就出現了按平面圖形的種類整理和按面積公式推導過程整理等不同形式使,一個個零散的知識串成線,形成更充實的知識網。這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自主討論,形成復習目標,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自我需要。
二、精選例題,觸類旁通
復習課是以講練習題為主的課,要想上好復習課,必須選好例題,尤其是平時極容易犯錯的例題。精選的例題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的,且具有典型性;要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要有助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具有啟發性。在上復習課的時候,如果按照題號順序依次講解,沒有將同類型的習題歸類講解,會使學生接受的知識零零散散。所以,在教學過程要將不同類型的題目做到分類、整合,在講解過程中,要將該類問題講透徹,讓學生完完全全地明白、理解。
做練習時最忌諱的是題海戰術,這樣會使學生不堪重負。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教師必須首先鉆進題海,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針對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典型性例題,為精講、精練打下基礎。復習過程不應是機械地重復過去教學的過程,復習也不僅是抓幾個重點,補幾處缺漏、選幾道習題、講幾個錯例、把復習的過程變成書本知識再過濾的過程。復習應當給學生以新的信息,即使是“舊”題也要“新”做。所以復習范例應做到數量少、容量大、覆蓋面廣、啟迪性強,最后要關注本質。
要想上好復習課,教師應對教材有個總體思想,不能見“好”的題目隨意拿來就做,“優”的題目拿來就練,也不能一個章節,一個單元進行獨立的、分散的復習,而應揭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本質,并加以變換和展開,通過學生的思維活動對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知識系統進行整體研究。
例如:在復習分數應用時出示:六(1)班有54名學生。其中男生24人,女生30人。接著提出以下問題:
①男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②女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③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幾?
④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幾?
⑤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幾?
⑥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幾?
這6個問題,每一個問題中的單位“1”都不相同。通過這種相同題境中的局部變化,訓練學生從“變”中把握“不變”,掌握本質,從而正確解題。
三、重點復習,突破重難點
在復習的內容中總是有重點的內容,抓住這個重點或者難點內容進行復習是必要的。這是檢查學生學習情況,查缺補漏的重要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引導的作用,使學生注意到重點與難點之所在。
在復習時,針對重點知識點設計一些練習題,學生通過練習分清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另外,也可以將學生的作業本上平時出現的錯誤進行統計歸類,并擬出了相應的題。先要求學生將所學知識點做錯的題進行歸類,還要試著找相關類型的題做一做,同桌互相檢查、輔導。然后教師將自己擬定的題出示到黑板上讓學生練習,檢驗一下學生掌握得如何。同時,對那些基礎知識掌握好的學生,另外出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題,讓他們練習,以達到分層學習、分層輔導的目的。這樣的復習,即彌補了學生的薄弱環節,又使學有余力的學生的能力更進一步地得到提高。
四、開放課堂,優化教法
絕大部分的時間里,復習課采用的是我們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這樣就導致有些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上復習課感覺很沉悶,教學效果自然就不好。其實,在教學中可以改變一下,以學生為主角,通過學生來講解自己錯誤思路的方法,發現問題之所在。從學生講述自己錯誤的思路,發現其中大家普遍存在的問題,再著重講解,這樣教學效果會好得多。對所選的例題課前要認真研究,尋找最優方法或一題多解。在講解時要詳細得當,注意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逐步深入,層層剖析,使學生聽得條理,學得主動。同時要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以練為主,精講為輔。
總之,復習課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基本課型。它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幫助學生減少遺忘,增強記憶力;同時,它還有助于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和建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提高對復習課的認識。認真備課,做好充分準備,精心組織教學,這樣,才能把復習課上好,才能將復習的功能發揮到最大。
(廣東省惠東縣鐵涌光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