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新時期加強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勢在必行。本文將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作為研究對象,從四個方面對其進行探討,以期為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助上一臂之力。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新時期;組織;開展
為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精神生活訴求,保證群眾文化活動開展質量,在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群眾文化活動彰顯出來的新特性,運用科學有效的組織開展策略,整體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成效,營造積極向上、生動活潑、蓬勃發展的群眾文化活動。
一、做好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
為增強群眾文化活動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舉行的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文化活動。群藝館、文化館站等職能部門應做好群眾文化活動宣傳。一方面,成立專門的宣傳隊伍,定期采用廣播或發放傳單的形式,深入到鄉村宣傳群眾文化活動,為廣大群眾講解群眾文化活動內容以及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群眾認識。另一方面,每當舉行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時,應向各村發出通知,為群眾介紹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并將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時間、開展內容、地點告知廣大群眾,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其中。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更多先進的宣傳模式應時而出,因此,群藝館、文化館站在宣傳方面可以全面創新,除了較為傳統的廣告模式之外,可以融入抖音等,提高宣傳力度,調動更多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去,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開展的成效。
二、切實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與內容
當前,國家大力倡導“文化自信”理念,在此背景下,群眾文化活動得以良好開展,并且活動的形式日漸豐富,內容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群眾文化活動不應該只集中在一處,必須充分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和群眾的喜愛偏好,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與內容,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要對傳統文化深度發掘,并且與現代文化內容進行有機的融合。例如,當前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廣場舞,可以讓參與者穿上象征美好的傳統旗袍,在廣場上翩翩起舞,這樣既起到了鍛煉身體的作用,又充分展現了旗袍的傳統藝術之美。另外,群眾文化活動以公園、劇場以及廣場等作為主要的活動場所,在活動形式與內容上要不斷創新,使其更加豐富多樣,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例如,可打造“周末農家戲臺”“鄉村公益講壇”等群眾文化品牌,做到群眾文化天天有活動、月月有安排、全年不間斷。同時,還可通過“周末農家戲臺”“鄉村公益講壇”將文化課堂、免費培訓、公益演出等惠民活動多樣化、常態化、長效化,從而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三、注重對群眾文化活動的不斷優化
當下,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各種文化活動層出不窮,特別是各類文藝演出,極大豐富了市民們的文化生活,讓老百姓享受到了一道道文化盛宴。唱歌跳舞的人多了,賭博扯皮的人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融洽了,群眾安全指數明顯提升了……。群眾紛紛稱贊文化活動為社區帶來了新變化。為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煥發持久活力,更好地滿足群眾精神生活要求,群藝館、文化館站應注重對群眾文化活動的不斷優化。一方面,充分了解群眾訴求,舉行受更多人喜愛的文化活動。應派人到各村發放問卷調查,了解廣大群眾對現有文化活動的意見,尤其應詳細詢問廣大群眾對文化活動的訴求,及時調整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在此前提下,群藝館、文化館站必須根據群眾心理特點和文化需求,全面提高文化活動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從而全面優化文化活動的質量。另一方面,注重學習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開展經驗。除做好群眾對文化活動反饋的分析與改進外,還應定期組織主管領導,到當地模范鄉鎮參觀考察,學習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經驗,并結合當地實際有針對性地加以借鑒,不斷豐富優化本地的群眾文化活動,給廣大群眾帶來新鮮感。
四、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網絡化管理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進步,由于其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等優勢,為群眾文化的迅速傳播提供了重要的載體,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全面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當前,全國各地都在積極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應在它們之間建立起有效的鏈接,形成文化網絡。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對此高度重視,為互相之間的工作搭建溝通的橋梁,由個別帶動全部,構建密集型文化活動鏈條,為群眾文化團體等提供相應的技術、理論支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還可以同其他地區的相關組織部門交流經驗和心得體會。長此以往,群眾文化活動的效果能夠得到顯著提高,從而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加強與發展,有效推動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創新,成為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開展的前提,相關部門領導人員與工作人員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拓寬宣傳力度和途徑,對活動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同時可以借助社會資本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支持,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從而真正使得整個群眾文化活動質量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春雅.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策略初探[J].大眾文藝,2019(06).
[2]林明星.淺議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及開展策略[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12).
[3]劉揚琴.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j].傳播力研究,2019(06).
[4]曲志萍.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探究[j].參花, - 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