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賢麗
摘 ?要:幼兒園體驗式行為力主自幼兒時期的現實生活考慮,設計方式不一的貼合幼兒實際生活感受的真實情境,鼓舞幼兒參與體驗,使他們在實際生活或者模態背景里積極觀察,感受生活;在體驗歷程里累積生活經驗,掌握知識能力,形成自我接受、協作等優良品行。教學是以傳統節慶活動為內容,以體驗為途徑的授課形式,其價值就是推動幼兒對傳統節慶文化的認識,有助于承繼我國的優秀文化,有助于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幼兒園在實施體驗式課程教學時,應善于在環境創設與課程教學中滲透節慶文化。
關鍵詞:幼兒園;體驗式;傳統節慶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7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1-0033-02
How to develop experiential traditional festival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FU Xianli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in Wuyishan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kindergarten experiential behavior i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real life in the early childhood,and the design methods are different to fit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childrens actual life feelings,encourage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ence,and enable them to actively observe and feel in the real life or modal background Life;accumulate life experience in the experience course,master knowledge and ability,and form good behaviors such as self-acceptance and collaboration. Teaching is a form of teaching with traditional festival activities as the content and experience as the way. Its value is to promot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help inherit my country's excellent culture,and help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When implementing experiential curriculum teaching,kindergartens should be good at permeating festival culture in environment creation and curriculum teaching.
【Keywords】Kindergarten;Experiential;Traditional festival activities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里具體提到應有效應用民間娛樂、傳統節慶等,有效地給兒童講解國內各個民族及全球別的國家及民族的優秀文化,幫助幼兒感知與體驗文化的多樣性及差異性,理解人與人間應該平等關系,應當相互尊重,和平共處。所以,在幼兒園進行體驗式傳統節慶活動,針對宣傳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推動兒童對國內傳統節慶具有深遠的實際意義。
1.推進體驗式傳統節慶慶祝活動的巨大價值
幼兒園推進傳統節慶慶祝授課極具深遠的實際意義,可以使幼兒自小就接受傳統文化的陶冶,使幼兒養成懂得禮節、積極向善、志向遠大的習慣。實際來說,展現于下面三個角度。
(1)有利于兒童對傳統節慶文化的認識
中華民族傳統節慶,是我國民族長期歷史文化的關鍵組合內容,方式多元、內容充實。傳統節慶的發展,屬于某一國家或者民族的歷史文化長時間累積沉淀的歷程。我國的傳統節慶主要有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抬頭(二月二)、社日節(二月二)、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后)、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歷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九)、冬至節(公歷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兒童對外物的認知構建于感覺、知覺的前提下,其思維存在實際形象以及模仿性的特征。換言之,兒童只有在切身感受及實踐的歷程里,借助自身親力親為,才可以得到對外物的具體認識。
(2)有助于萌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從傳統節日中,幼兒能夠感受到節日的熱鬧,喜氣洋洋的春節,通過吃團鳳飯、收壓歲錢、穿新衣、走親訪友等形式,幼兒感受到春節的熱鬧;利用寒假假期和爸爸媽媽共同動手動腦制作花燈,發展了幼兒的創造能力,同時增進了父母與子女的情感;在幼兒園通過觀賞舞龍燈了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搓元宵、煮元宵、吃元宵、賞花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同伴的交往能力。
(3)有助于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我國傳統文化統一體現出我們的祖先的社會觀、人生觀、交際道德觀,有利于個人的社會性進步,很多優良品行都包含在這里面,體驗式傳統節慶慶祝文化借助顯性的呈現形式,更是讓此類內容變成能夠被兒童認識并吸收的事物,與之同步,又借助其深邃的思想含義及價值理念影響著兒童的思想及內心,進一步對兒童的個人感情及社會性進步發揮了關鍵性的巨大效果。
2.在幼兒園開展體驗式傳統節慶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幼兒園在推進我國節慶慶祝感受活動的時候,幼兒老師理應對應地去設計部分有關的主題授課行為,依照兒童的現實狀況在合適的背景下展開有效的節慶感受活動,從而實現開發幼兒智力的教育意圖。
(1)要科學地選擇傳統節日,并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慶均屬于各個民族勞動者在勞動歷程里
開創且形成的紀念性節日,這里面包含了老祖宗對大好生活的追求及贊美情懷。然而在此類紀念性的節日里,也出現很多同現代意識相去甚遠的封建糟粕意識,因此幼兒園在推進我國節慶體驗的時候,必須應考慮對節慶的梳理。這也屬于目前我們對我國傳統文化推陳出新的具體體現。除了這些,應依照節慶設計對應的主題,節慶感受之后應展開對應的授課活動,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推動兒童對我國節慶的認識。
同時,在每個節慶活動來臨之前,我們都會把事先錄好的故事錄音推送給家長和幼兒,讓家長和幼兒對接下來的傳統節慶有一些大概的了解。對于相對重大的節慶活動: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園內會以年段或班級為單位開展大型的體驗式活動。
如:五月,我們迎來了棕香飄溢的端午節,幼兒只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那么對于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并不清楚,我們通過講故事《粽子里的故事》、《不是方的,不是圓的》念古詩、看視頻、端午節的來歷,包粽子、畫粽子、制作手工等形式幫助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知道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還要掛艾草、賽龍舟、栓五色絲線同樣團團員圓的中秋節,與親人共同賞月。
(2)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年齡設置相應的節日體驗式活動。
體驗式傳統節慶活動,針對幼兒老師而言職責巨大,其既需要老師對兒童展開傳統節慶有關內容的講解,更需要老師尤其重視兒童的人身安全。與之同步,老師應該思考到兒童的認識水平及接受水平,針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有計劃性地展開節慶體驗還有關于內容的講解。
(3)要科學把握體驗式傳統節慶活動的目的。
對兒童展開我國體驗式節慶活動屬于認識傳統文化的合理渠道,其關鍵意圖是強化兒童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且有效傳承華夏文明,然而兒童的智力推進,認識水平還有體力等相較而言有限,這就需要有關老師在展開節慶體驗式延伸活動的時候,應保證兒童在參加歷程里的體驗感還有內心快樂,進一步實現寓教于樂的意圖。
3.幼兒園體驗式傳統節慶活動的實踐。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慶非常多,幼兒老師應依照兒童的身心特征來設置有關活動內容。
(1)要對節日進行篩選。我國地域廣闊,各個地區的傳統文化會有巨大差異,所以應該先是對部分關鍵的傳統節慶加以梳理,比如說,對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此類相較而言特大的節慶加以體驗,依照兒童現實的接受能力,進行多元化的節慶體驗式延伸活動,使兒童在游戲里體會到感受到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
(2)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針對兒童的教育,必須是寓教于樂的方式,并且應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需要幼兒園在展開我國節慶體驗式延伸活動的時候,有效思考實際要素,舉例來說,在春節開始之前展開春節的節慶體驗式延伸活動,在靠近重陽節時展開同重陽節有關的節慶體驗式延伸活動,如此兒童在校園展開節慶感受,回到家里過節的時候又加以深入穩固認識,進一步實現兒童對傳統節慶認識的優良實效。
(3)創設環境,感受濃濃節日氛圍
作為教師,我們應吸引幼兒、家長共同參與環境創設,創設與節日相適宜的環境氛圍環境創設應注重節日性、趣味性、教育性,良好的環境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幼兒通過參與環境布置,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創設與節日相適宜的主題墻,國慶節帶領幼兒制作國旗,在涂鴉墻上用水粉繪畫:我心中的北京天安門。在中秋節中幼兒通過制作月餅,吃月餅。收聽“嫦娥奔月”的故事、觀看視頻,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賞月等等一系列活動,幼兒在環境中學習、探索、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不斷求知的欲望,進一步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總之,在幼兒園開展體驗式的傳統節慶活動,不僅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更對幼兒自身的成長起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4)尋找恰當的結合點,讓幼兒更加熱愛每個節日
當幼兒在開展傳統節日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將傳統的節日和合適的文化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首先,可以在分析每個幼兒的年齡之后尋找合適的節日,并讓幼兒能夠更加熱愛節日本身。正因為我國本身的歷史較為悠久,傳統節日的種類也很多。所以,在實際選擇節日的過程中更需要選擇與幼兒年齡相適應的節日。例如,正因為小班的幼兒比較小,所以可以在第一時間感受不同的節日。到了中班和大班,很多班級內的孩子非常熱衷于參與到節日內部。多數大班的兒童擁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所以可以更好地理解傳統節日內部蘊含的內容。
因此,在認真挖掘和篩選傳統節日的過程中,注意選擇積極向上的傳統節日,并讓節日能夠更好地反映生活本來的面目。此外,如果能夠注重整理符合本土特點的民間節日,廣大幼兒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參與進來。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將每一個節日都融入到地域文化中來。通過將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和元宵節等幾日開更好地融入內部,更多的幼兒也就能夠更好地熱愛節日本身。幼兒只有更好地熱愛節日才能夠掌握與節日相關的其他知識。
(5)根據幼兒自身的興趣來設置合理的節日環境
當幼兒在開展傳統節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在分析不同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設計合理的節日環境,每個幼兒也能夠對節日有更深的期待。充滿節日氛圍的環境更能夠讓每個幼兒都加深對節日的興趣。例如,在類似國慶節和中秋節的傳統節日中,我們可以通過在幼兒園大廳上吊上紅綢布和中國結來讓學生感受濃重的節日氛圍。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來舉行包粽子活動,這樣整個班級內部就會展現出更強的感染力。端午節期間的中國結、自由刺繡和其他類似的活動更可以讓幼兒愛上端午節。
每個幼兒也可以在節日的時候能夠自發地組織一些活動。例如,每當六一兒童節來臨的時候,老師可以讓每個幼兒都能夠參加“搶板凳”、“踩氣球“和”抓尾巴“一類的活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參與在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在闡述將傳統節日融入幼兒園的原則和意義的基礎上更好地找出具體實施的策略。可以看出,如果能夠將傳統的節日活動融入幼兒園教學的過程中之后,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幼兒自身的審美能力,更能夠在整個幼兒園都營造一種濃厚的節日氛圍。幼兒更可以在不通過的節日中學習到包括自然、地理、天文和其他不同行業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陳祁鎏.開展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實施幼兒德育探究[J].成才之路,2019(32):18-19.
[2]陳淑敏.傳統民俗文化在幼兒園一日活動設計中的融合探析[J].才智,2019(35):195.
[3]高玉楠.幼兒園傳統文化傳承教育的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