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瓊
摘 ?要: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進入了多元化的網絡時代,互聯網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對于我國小學德育教育也造成一定影響。小學德育教育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如何有效開展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是當前教育們應該考慮的問題,小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尚處于未成熟的時期,受到互聯網沖擊以后抵御其不良影響的能力較低,這為當前小學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新挑戰,在互聯網+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重點應放在:創建新的小學德育體系、加強對于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視、營造良好的小學德育環境等,將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自我教育學校教育相結合,將現代化信息技術引入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去,建立學生、家長、學校三方面的溝通橋梁,踐行新的小學德育教育模式,幫助小學生加強應對網絡不良信息能力,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良好的個人素質和品格。
關鍵詞:小學德育;信息技術;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1-0187-02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WU Yanqiong ?(Sanzao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Zhuhai Ci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eople have entered a diversified network era,the Internet affects our life,study,work,etc.,for Chinas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has also caused a certain impact.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the key content of new times education work,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is the current education should consider the problem,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all aspects,is still in the immature period after a hit from the Internet to resist the bad influence of ability is low,it puts forward a new new challenge for current moral educ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Internet + education,element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should focus on:Create a new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strengthen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build good moral environment,etc.,will be online edu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self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to element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set up three aspects of the students,parents,school bridge,practice of the new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mode,help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bad information network,make them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values,shaping a good personal qualities and character.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Education mode
1.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德育中的應用
小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與人生觀形成的基礎時期,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與工作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小學生思想具有不穩定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利于思想道德品質的定型,且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環境日漸復雜,為學生帶來了思想誘惑與不良信息,這給小學德育工作帶來了一定挑戰,傳統的小學德育教育在新時代應與時俱進,利用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小學德育教育改革,增加學生德育實踐活動,探討出適合新時期的德育工作路徑。傳統德育教育方式僅注重外在功能,但其內容俗套、陳舊、實踐學習不夠,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且學生對于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缺乏相應的理解能力,教師僅在課堂上口述出理論知識,學生很難接受相關理論,借助現代化教育技術將打破相關時間與空間限制,利用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趣味性呈現出來,這種開放性、趣味性、互動性的教學方式可以帶給學生不同的教學體驗,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加學生德育知識的吸收與理解。
2.傳統小學德育工作面臨困境
(1)德育工作缺乏實效性
小學傳統的德育教育更加側重于理論教育,對于學生的道德行為不夠重視,德育教育模式僅限于課堂填鴨式教育,課程沒有適應性和可操作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且小學德育場所僅僅是在課堂與學校,缺乏與社會的聯系,小學德育教育始終處在孤立與封閉的狀態,缺少真實生活場景的熏陶,導致了學生少掌握許多道德知識,缺少生活實踐與必要的鍛煉,無法將德育理論內化于心,不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與品德修養,還有一些小學德育教育老師對于德育教育的認知和理解存在偏差,工作理念落后、缺乏創新意識,導致小學理論教育與實踐嚴重脫鉤。
(2)德育內容缺乏針對性
德育教育教學中的教材缺乏創新,很多繼續沿用舊教材內容,和新時代發展內容脫節,無法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小學生在思想、身體、理念等都尚未發育成熟的階段,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需要教材編制人員不斷調研,制作出適合現代小學生認知的教材內容,舊教材教學會使學生感到內容與現實脫鉤,和實際生活相去甚遠,另外,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育水平不盡相同,思想道德水平也有快慢之分,受環境影響也有不同,但傳統的小學德育教育,往往采用填鴨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效果。
(3)學生缺乏課堂主導地位
在傳統小學德育教育中,一些教師認為學生年齡比較小,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老師主導課堂,控制課堂進度與任務,將學生看做被動接受教育的對象,出現了“我說你聽”的教學場景,師生之間缺乏交流與互動,教師不能掌握學生上課的知識學習進度,無法根據學生的不同進度調整課堂教育任務,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無法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且這樣的德育教育無法讓學生參與其中,不能實現培養學生價值觀、態度、情感、自主意識的課堂目標,對于學生今后發展不利。
3.引入現代教育技術的小學德育工作對策
(1)健全德育教育體系
小學德育教育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化過程,不單是學校教育應該做到,更加需要來自家庭、社會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學校可以引入現代化教育模式,將家庭與社會緊密聯系起來,構建一個良好的小學德育體系,多措并舉形成合力,共同為學生的素質教育盡力,如:老師和家長可以利用社交軟件創建微信群等形式,及時交流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流溝通方式,家長可以根據具體的家庭環境,選擇合理的教育方式,與學校和老師進行進一步溝通,拉近彼此距離,在借助互聯網進行溝通時,可以消除雙方的不良情緒,進行更加真誠、輕松的對話,提高溝通效率與溝通次數,形成真誠、和諧的校園關系。另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德育實踐活動,如:維護社區交通、提供志愿者上門服務、參加環境整治等,社會部門利用斗魚、虎牙、快手等平臺對學生的相關活動進行報道與直播,這樣可以讓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德育實踐實時情況,利用小組評比等形式,增加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信心,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家長、親友、社區居民等,現場觀看直播進行打分,有助于全面了解學生的的水平,在小學德育方面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活動,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綜合素質有一個清晰認知,督促學生增強自己的的德性素質等。
(2)加強網絡資源利用
加強小學德育效果,需要調動學生德育學習積極性,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理,因此,教師與學??梢岳眠@個特性,在德育課堂教中學中引入現代化教育技術,利用信息技術搜集相關的道德素質高尚的榜樣人物,利用多媒體展現給學生,幫助解決德育教學教材陳舊問題,如:講解財富觀話題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明星勵志人物,通過明星實例教育學生在制造財富的同時,不忘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回饋社會。對于不同的認知水平的學生,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等,可以循環播放的課堂形式輔助教學,教師在教學時錄制教學視頻,并上傳到網絡平臺做好課堂分類,如:熱愛祖國、知理友善、感恩孝道、助人為樂等板塊,建立相關全面系統的搜索引擎,以便于學生在學習時查找,在錄制微課時注意微課質量問題,并搜索相關的德育網教資源,合理優化課堂內容,不斷學習改進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案,設定一定投票評選出學生最喜愛的微課形式,組織教師進行進行觀摩學習,全面提升微課教學效果與質量,微課中還要注意聯系相關生活實際內容,提高微課的創造性與情境性,實現小學德育教育的綜合提升。
(3)創建多元互動教學
在德育教育中,應堅持主體性德育為主導思想,在教學方案的創建中,注意梳理教學脈絡,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調研學生德育相關問題并分析原因,交還德育教育學生課堂主導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家長進行頻繁溝通交流,全面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與家庭狀況,做到了解班里每一位學生,借助現代化教育技術,營造多元化課堂教學環境,提升學生德育辨析能力,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自己獲取相關道德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將德育知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修養,如:在講解樂于助人內容時,讓學生理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將來在自己的學習工作中,盡量傳承與發揚美德,注重教學方式與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加強德育知識,引進現代化教學技術,布置課堂預習作業,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找到將要學習的德育課堂視頻與圖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先讓學生了解課堂相關內容,開闊學生視野鍛煉學生思維,展開小組辯論形式將自己課前收集的材料,展示在課堂白板上,通過小組辯論的形式教育學生社會中助人為樂形式,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于社會上不良行為有一定認識并予以規避,教育學生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未來的學習生活。
4.結語
小學德育工作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內容,將現代化教育技術引入小學德育教育中,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在小學德育教學中,應加入現代化教學技術,研究改革舊德育模式,探索新內容、研究新方法,實現小學德育中多元化教學目標,從根本上加強學生道德素質,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全方面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明. 淺談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6(11).
[2]牙雪菲. 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有效應用[J].下一代,2020(06):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