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銀珊 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谷物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谷物中富含多種礦物質元素及一些有害的金屬元素[1]。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因其具有靈敏度高、檢出限低、干擾少、準確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簡單等特點,應用十分廣泛[2—3]。
1.1.1 主要儀器
Agilent 7900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ML204/02 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微波消解儀,美國CEM公司。
1.1.2 主要試劑
硝酸(優級純);過氧化氫(優級純);鈉、鎂、鈣、鋅、鉻、砷單元素標準溶液(濃度1 000 μg/mL,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鉀、錳、鐵、銅單元素標準溶液(濃度1 000 μg/mL,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 鋼鐵研究總院);鎘、硒、鉛單元素標準溶液(濃度100 μg/mL,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1.2.1 標準溶液的配制
將13種單元素標準溶液配制成鈉、鎂、鉀、鈣濃度為0、0.1、0.5、1.0、5.0、10.0 μg/mL,錳、鐵、鋅濃度為0、0.01、0.05、0.10、0.50、1.00 μg/mL,鉻、銅、砷、鎘、硒、鉛濃度為0、0.002、0.010、0.020、0.100、0.200 μg/mL的混合標準溶液。
1.2.2 樣品前處理
稱取試樣0.5~2.0 g(空白試驗時不稱樣)置于聚四氟乙烯內罐中(樣品加標在稱樣后加入加標溶液),加入5~7 mL硝酸,浸泡20 min,再加入2~3 mL過氧化氫,放置10 min,蓋上內蓋,安裝好保護套,于微波消解儀中消解。消解完全結束后,將內罐中的消解液少量多次洗滌,轉移至50 mL容量瓶中定容。
1.2.3 樣品的測定
在儀器的最佳工作狀態下,對系列標準溶液、空白溶液、樣品以及加標樣品進行測定,得到13種元素的標準曲線以及空白溶液、樣品和加標樣品中13種元素的含量,計算各元素的檢出限、精密度和加標回收率。
測定11組空白溶液中各元素的含量,計算13種元素的檢出限,結果見表1,13種元素的檢出限均符合GB/T 35876—2018的要求。

表1 13種元素的檢出限
2.2.1 大米中各元素的精密度
測定6組大米中各元素的含量,計算13種元素的精密度,結果見表2。大米中13種元素的精密度均小于10%,符合GB/T 35876—2018對于精密度的要求。

表2 大米中13種元素的精密度
2.2.2 面條中各元素的精密度
測定6組面條中各元素的含量,計算13種元素的精密度,結果見表3。面條中13種元素的精密度均小于10%,符合GB/T 35876—2018對于精密度的要求。

表3 面條中13種元素的精密度
2.3.1 大米中各元素的加標回收率
對大米中各元素進行3個水平的樣品加標,分別為鈉、鎂、鉀、鈣100、200、400 mg/kg,錳、鐵、鋅10、20、40 mg/kg,鉻、銅、砷、鎘、硒、鉛2、4、8 mg/kg。計算13種元素各加標水平的回收率,結果見表4。根據GB/T 27404—2008的要求,大米中鈉、鎂、鉀、鈣的回收率要求為95%~105%,鉻、錳、鐵、銅、鋅、砷、硒、鎘、鉛的回收率要求為90%~110%,本實驗中13種元素3個水平的樣品加標回收率均滿足要求。

表4 大米中13種元素3個水平樣品的加標回收率
2.3.2 面條中各元素的加標回收率
對面條中各元素進行3個水平的樣品加標,分別為鈉、鎂、鉀、鈣100、200、400 mg/kg,錳、鐵、鋅10、20、40 mg/kg,鉻、銅、砷、鎘、硒、鉛2、4、8 mg/kg。計算13種元素各加標水平的回收率,結果見表5。根據GB/T 27404—2008的要求,面條中鈉、鎂、鉀、鈣的回收率要求為95%~105%,鉻、錳、鐵、銅、鋅、砷、硒、鎘、鉛的回收率要求為90%~110%,本實驗中13種元素3個水平的樣品加標回收率均滿足要求。

表5 面條中13種元素3個水平的樣品加標回收率
本文選擇大米和面條兩種基質,通過檢出限、精密度和加標回收率,對《糧油檢驗 谷物及其制品中鈉、鎂、鉀、鈣、鉻、錳、鐵、銅、鋅、砷、硒、鎘和鉛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GB/T 35876—2018)中的檢測方法進行了驗證[4—5]。實驗結果表明,檢出限、精密度和加標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本實驗室具備該方法的檢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