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金龍
(蘭陵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山東臨沂 2777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屬于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極容易合并呼吸衰竭癥狀[1]。針對COPD伴急性加重的呼吸衰竭,通氣支持是一線的治療方式,常規的通氣方式是經鼻導管持續低流量吸氧,但該方式的療效一般。近年來臨床中越來越多地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而關于對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干預效果如何尚且存在爭議[2]。本研究探討了對老年COPD急性加重呼吸衰竭患者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療效及對動脈血氣的影響,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蘭陵縣人民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1例老年COPD合并急性加重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兩組:試驗組41例,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齡53~85歲,平均年齡 (70.12±2.41)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 (3.12±0.53)年。對照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51~86歲,平均年齡 (69.12±2.32)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 (3.18±0.54)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 (實踐版·2018)》[3]關于COPD的診斷標準,且均合并呼吸衰竭;②患者均有良好精神狀態及完整臨床資料;③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衰竭者;②合并惡性腫瘤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本次研究經過蘭陵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方法 對兩組入院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控制感染,祛痰并且解除氣道痙攣,糾正心衰。對照組在以上治療基礎上給予常規經鼻導管持續低流量吸氧支持:將吸氧流量控制在1~2 L/min。試驗組則是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予以無創呼吸機支持:選用美國衛康公司生產的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無創呼吸機 (BiPAP Harmony),呼吸模式設定為自主呼吸/時間控制 (S/ T)模式,設定吸氧流量為3~5 L/min,呼氣氣壓設定為6~9 cm H2O,呼吸頻率為14次/min。在兩組通氣支持的過程中均可根據患者血氣分析情況以及耐受情況調節通氣量與通氣速度。兩組通氣頻率均為3~4 h/次,2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5 d。
1.3 觀察指標 ①療效評價標準。有效:經治療后患者痰液分泌量明顯減少或痰液由濃變稀,痰液也容易咳出,呼吸困難情況明顯得到緩解,肺部無啰音或者啰音明顯減輕,經胸部X線片檢查肺部影像明顯改善。無效:以上的癥狀均未見改善或者加重。②對患者治療前與治療5 d后的動脈血氣指標變化進行觀察,具體指標包括動脈血氧分壓 (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PaCO2)、血氧飽和度 (SaO2)與pH。③兩組患者住ICU時間、總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1.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用 (±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 (%)]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2.6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5 d后,兩組血氣指標均優于治療前,且試驗組PaO2、SaO2與pH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aCO2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 n PaO2 (mm Hg) PaCO2 (mm Hg) SaO2 (%) pH治療前 治療5 d后 治療前 治療5 d后 治療前 治療5 d后 治療前 治療5 d后試驗組41 57.12±4.16 92.26±6.25* 81.15±4.4258.24±3.71* 84.12±3.25 98.12±0.58* 7.21±0.09 7.41±0.06*對照組40 57.04±4.12 71.15±5.42* 81.06±4.3570.12±4.03* 84.21±3.21 92.02±1.47* 7.22±0.09 7.30±0.07*t 0.124 24.943 0.132 18.879 0.180 26.575 0.712 10.064 P 0.901 0.000 0.895 0.000 0.858 0.000 0.479 0.000
2.3 兩組患者住lCU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 試驗組患者住ICU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住ICU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 (±s,d)

表3 兩組患者住ICU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 (±s,d)
組別 n 住lCU時間 住院時間試驗組 41 9.86±0.86 15.56±2.45對照組 40 15.21±1.35 22.41±3.12 t 25.379 14.060 P 0.000 0.000
COPD屬于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關于疾病的病機尚且不明確[4]。COPD的患者通氣狀況不佳,患者也多合并呼吸衰竭情況,表現為高氣道阻力及呼吸困難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可導致患者死亡[5]。
對老年COPD合并急性加重呼吸衰竭,臨床中主要是給予控制感染及解除氣道痙攣的措施,此外還同時給予患者通氣支持,在既往的通氣手段中,主要是經鼻導管吸氧支持,這種方式無需建立人工氣道,對患者傷害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然而經鼻導管吸氧方式對動脈血氣指標的改善效果一般,影響患者的治療及預后,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需采取更為有效的通氣支持方式[6]。本次研究中探討了應用無創呼吸機輔助治療老年COPD伴急性重癥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的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經治療后,試驗組動脈血氣指標指標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住ICU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這一結果提示無創呼吸機治療老年COPD合并急性重癥呼吸衰竭的效果滿意。分析原因主要是無創呼吸機采用口罩或者鼻罩方式為患者建立通氣,在通氣時不需要建立人工氣道,經無創呼吸機可以保留患者自身濕化功能[7]。此外經無創呼吸機支持采取的通氣模式為正壓通氣,正壓通氣支持也能很好地控制吸氣壓力,這樣使得呼吸肌做功降低,顯著改善患者的短期癥狀并有效清除氣道內分泌物,改善患者通氣功能,促進患者康復[8]。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加重呼吸衰竭,予以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支持干預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明顯改善患者動脈血氣指標,縮短患者住ICU時間與住院時間,值得推廣應用。